大數據時代的電影產業 誰更懂觀眾誰賺的越多

2013年,《紙牌屋》的熱播讓在線影片租賃公司Netflix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該公司基于大數據而投資拍攝的這部劇集,無論是劇情設置還是演員、導演陣容,都以用戶在網站上的行為和使用數據做支撐,從開發之日起便注定會受到觀眾的青睞。
大數據的應用并不僅僅局限于電影內容開發,從投資決策、開發制作一直到宣傳推廣、終端放映,電影產業的每一個環節都蘊藏著數據化運營的可能性。對電影投資制作來說,大數據分析不僅能為影片的預算、創意、演員、導演提供建議,而且能精確地計算出電影可能的投資回報率;從營銷、推廣的角度來講,大數據能讓營銷人員知道電影的受眾是誰,從而針對性地制訂出合適的推廣計劃;而對電影的放映來說,在什么時間、以何種方式來播放哪部電影,同樣需要以受眾的數據作為基礎。在這三個環節上,大數據具體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紙牌屋》的投拍基于用戶數據分析#p#
大數據用于投資決策——
Netflix:沒人比你更懂用戶
Netflix每天會對全美和世界的2700萬和3600萬注冊用戶的3000萬次“動作”(包括播放、暫停、倒退和快進等動作)、400萬次評級、300萬次搜索,以及一天中用戶觀看視頻的時間和所用設備進行觀測。此外,Netflix上的電影和電視節目還被觀眾貼上了數以百計的標簽,包括影片的演員、情節、基調、類型等方面的描述。過去,這些標簽的作用是根據個體用戶的喜好向他們推薦網站上的電影和節目,而現在,Netflix開始根據用戶的偏好制作原創內容。
Netflix CEO 里德·哈斯廷斯
通過大數據及標簽分析,該公司知道,相當一部分用戶已經看過大衛·芬奇的作品,由凱文·史派西主演的電影通常都很賣座,而英國版的《紙牌屋》也很受歡迎。有了這三個興趣人群,Netflix找到了一個維恩圖解交集,證明如此配置一部新版《紙牌屋》將穩操勝券。與此同時,該公司還根據精確的算法判定出為這樣一部電視劇付出多少投資是合理的。
最后,Netflix花費1億美元制作的《紙牌屋》受到了廣泛的好評,而投資者也提高了對這家公司的熱情。該公司第一季度營收10.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8%。單單是在美國市場上,Netflix的用戶人數就增加了200萬人。Netflix的股價又重新回到了200美元上方,成為今年截至目前為止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
除了《紙牌屋》,Netflix已經投資數億美元來制作原創的系列電視劇——如《鐵杉樹叢》、《發展受阻》、《女子監獄》、與夢工廠聯合出品的兒童劇《蝸牛:快》、以及由瑞奇·熱維斯主演的《德里克》等。雖然宣傳力度不像《紙牌屋》那樣大,但《鐵杉樹叢》吸引的觀眾人數比前者要多,而《發展受阻》則可能超越兩者。#p#
亞馬遜工作室直接從它的用戶中征集劇本和創意
亞馬遜:創意取之于受眾,用之于受眾
去年五月,亞馬遜工作室也宣布開始制作原創節目。與Netflix不同,亞馬遜直接從它的用戶中征集劇本和創意。通過仔細閱讀,亞馬遜最終在2700份申請中篩選出25份入圍的劇本。去年十二月,亞馬遜工作室為6份喜劇劇本制作了試片。該公司將在未來幾個月中播放全部6部試片,并利用其強大的用戶基礎提供分析反饋。隨后,觀眾的意見將決定哪一部試片最有潛力成為成功的連續劇。因此,該連續劇的風格和角色的表達方式在正式上線前就已經得到優化,并擁有了大量的輿論效應和觀眾基礎。#p#
新影數訊創始人劉晗
新影數訊:30個參數預測影片成敗
在國內,針對電影運作的不同環節,一些數據分析、咨詢等第三方公司開始出現,為行業內的投資方(包括銀行證券、基金公司)、電影制發公司、院線公司等同類型企業提供影視制作及投資決策依據。由劉晗創辦的新影數訊公司便扮演著這樣一個角色,這個10人規模的公司掌握了兩萬部電影、六萬名藝人、四千位導演的數據資料,并能對微博80%活躍用戶約8000萬人進行偏好分析。
新影數訊的理念是,電影的名稱、陣容、劇本、檔期、宣傳點、主題曲、互聯網版權等30多個參數變量共同決定了一部影片是否能獲得成功。該公司的工作人員從1990年以來上映的電影中抽樣出五百部,從統計年鑒中找到相關數據,然后利用計算機確定出定量和公式。而微博等社交網絡上涉及到演員、角色、電影結局等內容則會被作為變量。通過數據分析,新影數訊將影視作品和用戶的行為關聯起來。在此基礎上開發的“iFilm+”能以80%的準確度預測出一部電影的市場表現。在知道了什么樣的電影會成功之后,新影數訊便能對制片人和導演提出決策建議。#p#
張昭、張藝謀
大數據用于電影營銷——
樂視影業:互聯網時代的電影公司
從營銷、發行角度來講,大數據能讓我們知道把電影推銷給誰是最直接有效的。樂視影業創始人張昭在公司成立之初將其定位為“互聯網時代的電影公司”。在他看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利用好互聯網的數據分析,通過一系列的精準定位準確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該公司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樂視影業的兄弟公司樂視網做了多年的網絡觀影調查,對用戶的需求有著精準的數據記錄。通過分析注冊信息和評論打分,該公司知道了用戶的職業、年齡、性別、文化背景、偏好。同時,線下工作人員會對觀眾進行持續的觀影調研。線上、線下的數據分析,再加上相關部門及專業機構公布的數據,通過整合這三方數據,樂視逐漸建立受眾分析的市場定位數據系統。

《小時代》的推廣計劃以數據分析為基礎
以《小時代》的宣傳為例,通過數據分析,樂視得出該片40%的受眾是高中生,他們是郭敬明、楊冪等主創的忠實粉絲,是沖動型消費者;30%是白領,對《小時代》感同身受,是營銷導航的重點;20%是大學生,他們是非核心消費者,但能影響其他受眾;另外10%則為目前觀影年齡在26到35歲之間的主體觀眾,他們是需要消除顧慮,擴大外延的群體。基于上述分析,樂視計劃在全國數百家影院舉辦《小時代》零點首映嘉年華,舉行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推廣活動。而推廣活動舉行的時間、地點會根據所面向的是哪個類型的受眾而有所不同。
張藝謀加盟 開啟互聯網時代新格局
而張昭顯然不滿足于僅僅利用大數據來進行電影營銷。5月28日,樂視影業在超級發布會上公布,張藝謀正式加盟樂視成為簽約導演并兼任藝術總監。樂視對于這一事件的定位尤其意味深長:“張藝謀加盟樂視,開啟互聯網時代新格局”。而張藝謀則稱:“我很喜歡這次的定位。在互聯網影響下,中國電影的一些傳統規則正在被改寫,可見和未可估量的變化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已經到來。”盡管具體計劃并未公布,但樂視影業基于大數據進行電影制作的道路已經開啟。#p#
《發展受阻》在Netflix上重煥活力
大數據用于播放終端——
Netflix:搶在用戶提出要求以前
在涉足原創內容以前,交付節目的技術、用戶界面、視頻內容與計算設備的整合、無縫的流播放是Netflix的核心競爭力。Netflix的用戶在每個季度中會通過1000多種不同的設備收看大約40億個小時的節目。為了滿足這種需求,Netflix使用了散布在全球的大量視頻服務器,負責處理客戶信息、視頻推薦、數字版權管理、轉碼以及監控系統性能等事務。
《發展受阻》最新一季(第四季)劇照
當一名用戶點擊一部電影進行流播放時,Netflix會在一瞬間判斷出哪個服務器中有這部電影,而且離這名用戶比較近;然后,服務器會從數十個視頻文件版本中選出一個,每個版本都對應不同用戶的各種帶寬、設備和語言要求。在Netflix的總部,由數學家和設計師組成的多個團隊負責研究人們喜歡看什么節目,并開發算法和界面來向他們提供相關的視頻,從而讓他們一直看下去。
Netflix每晚都會進行一次分析,查看哪些節目在哪些地方最受歡迎。從當地時間凌晨兩點到五點,Netflix會在其服務器中填滿各種合適的節目。人氣度最高的視頻會占用高速閃存驅動器,其他節目則存儲在價格較低、速度較慢的硬盤驅動器中。利用這種預測性的模式,Netflix搶在用戶提出要求以前就向他們提供喜愛的內容。
Netflix不僅可以向觀眾推薦其可能喜歡的節目,而且知道觀眾喜歡以怎樣的方式觀看內容。比如說,《發展受阻》由于劇情復雜、有深度、幽默轉瞬即逝,并不適合在電視上播放,在2006年不得不停播。但這部電視劇非常適合在網絡上觀看,Netflix一次性的發布了該劇集所有內容,觀眾可以隨時隨地、連續或反復觀看這部劇集,通過這種方式,Netflix創造了《發展受阻》的第二春。今年五月,Netflix還將一股腦兒推出了14集新拍的《發展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