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視野:平臺軟件
針對私有云或者混合云的計劃很復雜,經常被忽視的關鍵元素之一就是平臺軟件,操作系統和中間件會星星在虛擬機上,或者成為平臺即服務(PaaS)的基礎。云平臺軟件將應用和運行的基礎架構和架構鏈接,而且易于集成和管理最終產品。
為了選擇平臺軟件,企業必須關注于虛擬化的投資,這是數據庫、網絡流量問題和應用安全和管理的選擇。
致力于虛擬化的公司
在選擇平臺軟件時,首要因素就是企業中已經部署好的虛擬化??创朴嬎阕詈唵蔚姆绞骄褪翘摂M化擴展,因此如果早就在使用虛擬化,現有軟件就會使選擇云堆棧和平臺軟件的一大因素。
如果你在虛擬化已經有投入,可以從回顧目前運行機器鏡像來開始評估平臺軟件。在云端,最簡單的就是所有應用都擁有標準化的平臺軟件集,或者至少有少數標準化的配置。回顧一下你所擁有的,并選擇出最小數量的平臺配置,這些可以運行任何應用,而無需過度開始或者許可證成本。
如果你的公司并沒有廣泛應用虛擬化,云平臺軟件的作用甚至更為關鍵,但是也更難選擇。大多數公司只有有限的OS和中間件策略控制,因此他們需要一個服務器和應用的目錄,用來確定他們都運行了什么。以前,目的就是盡可能識別出最小數量的標準平臺,因此識別“特立獨行”的配置會很難,去而支持費用昂貴,因為很少會用到。換一種方式來運行即可。
數據庫服務的選擇
對于企業而言,回顧云平臺軟件下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數據庫。幾乎每一個應用都需要某種形式的數據庫服務,而且現在有兩種選擇:部署數據庫服務作為云平臺的一部分,或者使用云提供商的數據庫即服務(DBaaS)產品。
部署自己的數據庫服務***的好處在于這個戰略基本可以確定能夠跨多個云提供商遷移,允許你更換提供商或者甚至是使用多個提供商。缺點在于前期要有很多的額外的工作來繼承這個數據庫服務到平臺上,甚至是還有一些維護軟件升級的工作,當然如果是有新版本或者版本變更出現的時候。Cassandra、CouchDB、Hadoop和MongoDB都是流行的安裝數據庫工具的平臺,很多(尤其是Hadoop和MongoDB)在很多云提供商那里都是可用的DBaaS。
數據庫服務是中間件的一部分,可能部署在內部的相同機器頸項上,作為平臺的而一部分,或者部署在獨立的機器鏡像上。在前一種的情況下,同應用集成更為容易,但是很難在多個云應用之間共享一個數據庫。而獨立機器鏡像的情況下,數據庫成為一個必須的外部應用組件,和SQL Server數據庫在傳統數據中心或者托管環境中,分離組件給Web服務器和應用一樣。這意味著你要承受額外的VM托管費用,由于查詢和響應都通過網絡交換,可能需要支付流量和訪問費用。
網絡流量問題
網絡流量是針對云的平臺軟件的下一個問題。一些云應用會產生明顯的網絡流量,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服務器平臺都為網絡性能做了優化。在虛擬網絡應用中尤為明顯,網絡I/O可能通過中間的hypervisor處理。在沒有對網絡I/O進行加強的情況下,應用可能運行緩慢,影響運行在相同服務器上,不同虛擬機上的其他應用。
英特爾的開放網絡平臺和6WIND的6WINDGate技術旨在讓網絡上的虛擬化和云服務器更加高效。這種加強必須增加到云平臺上,如果你計劃使用SDN或者虛擬交換機/路由器技術,可能需要增加平臺軟件支持所選擇的廠商。網絡優化軟件可能并不能兼容每一個OS,或者甚至是每一個服務器,因此檢查兼容性很重要。
應用安全和管理
***的云平臺軟件的問題和應用安全和管理相關。管理工具和安全架構可以作為代理軟件集成在OS中提供,可以在云端安裝和高效的使用,只要它們不指望查看或者控制實際的服務器。這一點對于云計算很重要,甚至是私有云計算,主要為了避免安全和管理工具期望硬件訪問,因為那些虛擬機共享一個單一服務器的應用存在風險競爭。
任何形式的硬件依賴問題都是在云平臺戰略中***檢查的一項。平臺是用來部署云的,應該僅同虛擬機資源交互,并不是實際的資源,或者不兼容公有云服務,而且創造了不一致或者甚至是私有云中的不正確結果。這種風險對于那些正在將非虛擬化內部IT轉移到云端的企業最為高,因為他們還沒有面對過虛擬資源和實際服務器和存儲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