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初期覆蓋成關鍵 網絡運維需更專業
現在,全球LTE發展正駛入快車道,根據GSA近期發布的數據,截至今年9月初,全球已經有331家運營商在112個國家推出了LTE網絡服務。GSA預測,LTE全球用戶數到2018年將達到16億,屆時網絡全面進入LTE時代。然而,永遠在線類、大數據業務也增加了資源消耗,使網絡故障風險大幅提升。
怎么做好LTE時代的網絡運維服務,也是所有LTE運營商面臨的一個話題。中興通訊服務業務部副總經理周勇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4G各場景覆蓋不同要求
從LTE用戶數看,目前全球仍處于LTE網絡的初期部署階段,所以首先面對的是覆蓋問題。鑒于無線寬帶數據業務的流量大部分發生在室內,周勇表示,室內覆蓋問題主要通過室分系統的建設來滿足需求,不同的典型場景采用不同的解決方案。對于居民小區場景,由于部分小區無法建室分系統,可采用室外覆蓋室內的解決方案,即通過室外一體化微站結合定向天線的應用達到覆蓋室內的目的。他說,中興通訊在深圳星河時代社區的室內覆蓋實踐表明,通過室外分布+小板狀天線+美化方案,可為70%以上的用戶提供15Mbps的速率。
對于CBD、商業區等業務量大,覆蓋不足的場景,可通過微站補盲、宏站微站協同來滿足覆蓋需求。還有一些特殊場景的覆蓋,主要有高鐵、超遠覆蓋、大型場館、航班等,LTE的覆蓋都需要調整適應不同的場景。今年4月份,國航北京到成都的航線上已經實現了4G上網服務。
對于高鐵場景,需要克服大頻偏、高穿透損耗,頻繁切換的問題,中興主要通過超級小區技術、參數的針對性設計、天饋系統的設計以及設備新功能應用來滿足。中興今年為滬杭高鐵提供的TD-LTE覆蓋解決方案,實現了穩定的速率體驗,獲得了中國移動副總裁劉愛力的稱贊。
對于海面、草原以及農村等超遠覆蓋場景,方案需要通過針對性參數設計、多天線應用、新功能使用、大功率RRU應用等手段來滿足。
對于大型場館場景,可通過多層次覆蓋、一體化規劃、合理小區劃分、多種天線選型的綜合解決方案實現容量、覆蓋、與性能的***統一;利用小區合并、鄰區關系設置、ICIC等技術降低干擾。
4G運維更專業更綜合
LTE網絡具有速率高、頻譜靈活、時延低的特點,SON機制實現自優化、自治愈、自配置功能,降低運維成本,提升了服務效率。LTE時代網絡技術特性完全不同于2G、3G網絡,對運維業務的技術要求更為專業和綜合,對運維隊伍而言是極大的挑戰。
首先,永遠在線類、大數據業務增加了網絡資源消耗以及故障風險,LTE網絡結構扁平化、基站量化部署、傳輸結構復雜化增加了維護工作量,因此要求各級別的運維組織(如省、地市公司)理順運維流程和職責。
其次,在一些熱點區域,LTE網絡為了應對大流量的數據沖擊,需要做好精細化的網絡規劃,滿足熱點區域的容量需求。
LTE網絡是異構化的,需要將2G/3G/4G無線基礎設施中的關鍵部件進行協調運維管理,提供高數據吞吐率、強大的移動能力和優質的用戶體驗,滿足移動寬帶用戶對移動網絡的性能要求。4G多供應商的特征,需要運維團隊具備多廠商綜合代維的能力。
在運維團隊組織結構方面,4G運維強調以市場為導向,更加關注用戶體驗,4G運維架構伴隨網絡結構扁平化進行合理分布, 形成集中化服務型組織架構,突出集約化管理和主動性維護。
在運維流程方面,4G需要建立關注客戶感知的端到端閉環流程,有利于保證業務的快速提供和響應。在工具和運維支撐系統方面,4G網絡自動化管理程度提高,需要實現自動化、集約化和可視化。在考核體系方面,不同于2G、3G時代以網絡為重心,重視技術指標,弱化客戶感知的考核體系,4G時代需要更多引入專業業務考核指標,考核體系由網絡向用戶體驗方向轉變。
LTE時代是數據時代,大量的業務應用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如何做好流量的管理,做好投資和收益之間的平衡也是運營商面臨的一大難題。周勇建議電信運營商根據LTE的網絡容量,在熱點區域針對用戶的使用習慣、業務特征、分布情況,按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容量解決方案,保證在熱點區域的用戶使用,在網絡發展建設方面也需要做好容量的規劃和管理。周勇介紹,通過精細化的擴容規劃服務,從用戶畫像,價值網絡識別、業務模型分析,可最終對小區精細化擴容,為運營商提供支撐。同時可實現已有網絡的容量監控,對于超過門限的板件、小區等進行調整和擴容,從而保證網絡的健康發展。
新技術應用助力4G運維
在以語音為主的傳統電信業務發展放緩,以業務為中心、以數據為主線的4G業務得到迅速發展的背景下,LTE運維的服務架構和服務目標,需要根據業務特點作調整。在組織架構上LTE時代要實現組織結構的扁平化和集約化,依托完善和規范的網管系統進行低成本、高效率的集中化運作,進行全程全網的調度和管理,改變“各自為政”的建設和維護模式,逐步實現網絡資源和網管支撐系統的合理分布。在技術支撐方面,采取與LTE網絡和服務需求相適應的自動化、可視化、云化及移動運維為特點的LTE運維模式。
根據周勇的解釋,自動化是指通過實時監控網絡的性能指標狀況,結合SLM服務等級管理自動識別及觸發網絡質量的端到端保障和主動預防。
可視化則依托智能化工具和平臺,在資源調度與問題跟蹤管理、工時管理與資源優化、以及業務管理實現可視,從而提高維護效率和維護質量。
所謂云化,是指借助于云存儲和云應用工具,實現多廠商、多制式的云管理。
另外移動運維是指在工單處理、人員管理和定位、知識管理方面實現移動化運維管理。
除了通常運維工作,LTE時代還可以通過對網絡中運行數據的挖掘,為市場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運營商業務的大發展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