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就緒企業云聯盟”成立后 邁出實質性一步
云時代不需要“獨角獸”
歷經十年發展,云計算從概念到落地,進入實踐期。用戶對于高度現代化、自動化和動態變化的IT需求旺盛。
但與此同時,無論是以技術為導向的傳統IT廠商,還是新興的云計算服務商,都無法以“一己之力”滿足用戶向云演進過程中各種需求。
“未來就緒企業云聯盟”云時代的必然產物
在云時代,戴爾以自己的技術能力,將其“任意云”的戰略落地。同時經歷了20多年的中國本地化歷程,戴爾對中國的IT生態系統有了深刻的認識。
在今年的數博會上,戴爾作為主要倡導者,聯合另外九家企業共同成立“未來就緒企業云聯盟”,從用戶上云的需求出發,提供給用戶***的上云方式。構建中國混合云技術生態,深入用戶體驗,為中國的客戶帶來更加切實有效的混合云解決方案,這是云聯盟的愿景。
而云聯盟營造的生態圈,要通過具體的落地,系統的協作和執行,向這一愿景邁進,用戶在走向混合云過程中也將獲得更完善的方案和價值。
“未來就緒企業云聯盟”邁出實質性一步
執行力才是競爭力,就在上周,云聯盟成員召開***次大會,將成立時的愿景通過系統的執行一步步實現。
>>確立系統化運行機制
首批加入云聯盟的成員包括戴爾、東軟、FIT2CLOUD、航天云宏、Pivotal、UnitedStack有云、VMware、XSKY、英方、YottaCLOUD優特云共10家國內外企業。
在***次大會上,十家成員的負責人出席會議,確立系統化的運行機制
云聯盟每年從成員單位中選舉當年會長,并對會長的職責進行明確規定。會長為法人單位而非個人,任期一年,首屆會長任期為2016年7月22日-2017年7月22日。
在這次大會通過全員選舉,戴爾作為云聯盟首任會長。
以業務模式為主導,云聯盟將由成員單位專人組成的技術整合組、市場合作組、業務拓展組來負責日常的運作,并定期溝通交流。
作為公平公正的開放合作平臺,如何構建一個云聯盟生態圈?
我們會發現,所有這些公司都是業務互補的,不僅與戴爾互補,聯盟成員之間也是互補的,幾乎沒有業務沖突。有多云管理、有開源云平臺、有軟件定義存儲、有容災備份、有商用虛擬化軟件、有面向關鍵應用與PaaS、有行業信息化大咖、有特種行業尖兵,還有本地化定制云服務新軍。
今年大會一致決定:新的成員會通過表決來決定是否引入,在開放基礎上做整體評估,保持云聯盟成員之間的動態平衡。
>>確認云聯盟的使命與模式
云聯盟不僅是聯合,而是提供一個龐大的基于用戶上云的多元化的需求滿足,從傳統架構到開放云平臺,從傳統數據庫到MPP數據庫,從數據挖掘到數據分析。
在***次大會上,所有成員經過討論和分析,對云聯盟的使命和價值進行清晰定位。
***,通過產業聯盟打造領先的全棧式混合云解決方案,助力中國企業迎接云時代的數字化轉型。
云聯盟確認一個團隊的使命,并通過三個小組的系統合作定期制定整合的解決方案,就是向中國客戶展示和提供開放,融合,拓展的IT解決方案和服務能力。
第二,云聯盟不僅是技術的同盟軍,還是業務的同盟軍,比如由云聯盟業務發展組溝通協商出業務合作最終模式。
云聯盟構建了一個基于用戶未來就緒策略的新商業模式,在合作模式、客戶關系、技術合作等方面深入探索。
>>著眼落地 從用戶體驗入手
企業運用云計算和大數據無外乎兩件事,一是改善用戶體驗,二是商業模式的升級、轉型和重構。
在***次大會上,云聯盟還規劃將在東軟沈陽、大連展示中心和貴陽大數據創新產業(技術)發展中心搭建云聯盟方案展示區,旨在為用戶提供更直觀的***方案體驗。
在云聯盟成立之時,大中華區企業技術戰略架構總監許良謀就強調,聯盟并非只是一次市場活動,而是以業務模式推動為客戶搭建的開放平臺。
云聯盟意在整合成員優勢形成強大力量,幫助用戶上云之路更快捷、更有價值,因而最終受益的還是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