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企業VPN路由器:虛擬局域網通信技術簡析
蒲公英VPN路由器的出現,為網絡管理帶來很多方便,將用戶和網絡設備聚合到一起,從而支持商業需求,比如輕松管理電子教學平臺、多分支企業異地互聯互訪、多門店遠程攝像監控等。今天筆者就要從蒲公英說起,來跟大家談談虛擬局域網VPN通信技術。
蒲公英X5新品路由
大家都知道蒲公英X系列路由設置簡單,60秒就能實現異地虛擬局域網的組建,但是往往越是簡單的東西其實越復雜。事實上蒲公英的通信進程、系統交互確實跟OpenVPN一樣龐雜,只是蒲公英研發團隊簡化了設置過程,才使用戶覺得輕松、小白。
蒲公英VPN路由到底是如何實現異地虛擬局域網通信的?
通過研究分析,筆者認為蒲公英其實是使用的/dev/net/tun設備創建TAP虛擬網卡轉發VPN所有通信,只不過蒲公英所有協議都是自有協議。最重要的一點:蒲公英其實是有SSL Server在Internet上!蒲公英的這個Server既完成組成員上下線通知,也進行Ethernet數據包的轉發任務。
VPN體系模型
蒲公英VPN具體通信過程如下:
1、路由器1的VPN進程到API查詢所屬組需要登錄到哪臺VPN服務器;
2、同一個組的路由器2登錄到同一個VPN服務器;
3、登錄成功后進程會拿到自己虛擬網卡應有的MAC地址跟虛擬IP(172.x.x.x),并調用相關腳本在路由器中創建轉發與防火墻規則;
4、這個時候兩個路由器之間已經可以通過VPN服務器轉發所有的以太網數據包,雙方路由器下的電腦可以互相ping通了。但這個時候僅僅是通了,還需要提高速度!
5、在進程登陸成功的同時,蒲公英拿到P2P撮合服務的地址,其中IP比較小的那臺,會主動登陸P2P服務器并通過Server通告另一臺可以使用此P2P地址與自己嘗試進行P2P的連接;
6、一旦雙方P2P協商完成,所有剛才在Server上發送的數據包會全部切換到P2P直連通道上,這個時候用戶看到的是:ping的延時一下子變小了。
蒲公英X5新品路由
蒲公英將這種通信技術稱為Cloud VPN技術,區別于傳統VPN在互聯網上使用公用鏈路,蒲公英以隧道可聯通性為設計訴求,組建星形或全連接的形式的Site to Site隧道,在“轉發”模式下幾乎可以100%成功建立組網通道。
另外蒲公英的傳統配置項均在云平臺中進行,賦予設備交互透明迭代升級的可能,大幅簡化了批量開局的工作量(例如VPN等設置),X5新品更是在此基礎上優化了硬件配置,非常適合IT遠程運維及中小企業應用,業內其他產品也爭相在向這種化繁為簡的主流趨勢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