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十年 網絡與存儲發生了哪些變化?
新的一年到來,回首10年我們經歷的網絡和存儲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小編帶大家穿梭回到過去,一起來看十年滄桑。
2007年的雅虎首頁是這樣的:醒目位置標著奧運倒計時202天,而現在北京奧運過去已有9年;紅色醒目的阿聯NBA雄鹿狂砍29分,現在易建聯還在CBA打球。現在中國雅虎網站已經不復存在,變與不變之間,歷史感是那么的沉重。
2007年的百度,跟現在相比,空間功能已經被關閉,MP3搜索也早已不再流行,但Logo還是那個樣子。谷歌離開中國的7年間百度成長了多少?
10年前淘寶的風格,現在來看有些亂的格局在當時是很符合時代的。你的淘寶ID是哪年注冊的,到現在為止剁手多少次了?恐怕自己也記不清楚了吧!
當然,還有很多我們現在熟悉的網站,在2007年的時候他們還是一片荒蕪,比如新浪微博的域名在2007年時是一家叫偉博的在線賣鞋網站,京東的域名當時還是360Buy.com。
回想上網的體驗,十年間網速從ADSL撥號的2M提升到光纖100M,電腦CPU從雙核剛剛普及到現在6核、8核扛大旗,可是有些時候網頁打開的速度似乎并沒有比過去快多少,這是為什么呢?
據研究統計發現,過去二十年間,CPU計算效率提升2250倍,降低延遲22倍;網速提升1000倍,降低延遲15倍;同一時期硬盤帶寬提升140倍,延遲卻只降低了8倍。雖然固態硬盤已經進入千家萬戶,但現在很多網站的數據依然是存儲在機械硬盤當中。
十年前,東芝宣布56nm制程閃存進入量產,當時一顆閃存顆粒的容量僅有2GB。一塊32GB的固態硬盤要1800元左右,只有少數玩家能夠消費得起。
而今,東芝使用64層堆疊的3D制程工藝,能夠制造出單顆1TB容量的閃存顆粒。一塊3D閃存TR200 240G原廠固態硬盤只需560元左右,寫入壽命是2D MLC的3倍。
可以說這十年來電腦中變化***的,除了顯卡之外就是固態硬盤了。十年前網絡上的內容還比較匱乏,機械硬盤足以帶動電腦工作,當然還是需要經常整理磁盤碎片才能保持較為順暢的使用。而現在網頁中越來越多的動態元素、Cookies等細碎零散文件,都需要瀏覽器進行進行大量的隨機讀寫才能完成頁面的加載,固態硬盤已經成為新時代每一臺電腦流暢運行的剛需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