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發(fā)展| 升職是個陷阱
假期看到Eduards Sizovs寫的這篇關于職業(yè)發(fā)展的文章,其中一些觀點有失偏頗,但是令人耳目一新,分享給大家。
我們都喜歡升職,因為它反映了我們在職場的進步:
junior developer → developer → senior developer → principal developer → architect → senior architect → chief architect → CTO.
伴隨著每個成就的解鎖,我們賺了更多的$, 我們的社會地位也在增長,朝著夢想不斷進發(fā),我們很高興,生活很美好。
其實升職是老板的一個工具,可以讓我們在公司呆得更長一些。
為了讓你呆在公司,老板會滿足你的需求:被人認可以及可以感受到的進步。
為了讓你高興,升職必須是一件定期要做的事情,這樣不管早晚,公司的所有程序員都會變成高級員工。達到***級別也不難,你只需要比其他人在公司呆的時間更長。
© Office Space (1999) by Mike Judge
恭喜你,你終于升到了***軟件架構師的職位!你的朋友很羨慕你,社會地位也非常高。槽糕的是,老板得付給你高出市場平均價格的50%。 現在你很樂意做一些繁瑣的文檔工作,參加各種會議,用PPT畫各種各樣的圖。
現在想象一下,公司倒閉了,或者公司把你解雇了。
你開始參加各種面試, 被拒絕了多次以后,你意識到你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你擁有的金錢和地位會消失。
其實在很長時間內,你生活在一個虛假的“氣泡”當中, 就像《楚門的世界》中的楚門一樣。
© 楚門的世界(1998) by Peter Weir
記?。?/p>
你的職稱沒有什么意義
公司越需要你,就越能保住你,公司會給你承諾,更好的職位,更多的獎金。但是沒有人會真正地關心你未來的職業(yè)安全。工作保障就像圣誕老人——他并不存在,你的職業(yè)安全是你的責任:
一定要驗證你的資歷和能力
即使你有一個好的工作,也要經常出去面試,一年至少3次,所以你***在什么地方設置一個提醒。
嘗試不同國家的不同工作
在一個小國家找到一個工作和在倫敦和硅谷找到一份好工作是完全不同的, 嘗試那些IT市場和競爭激烈的地方(碼農翻身注:不就是中國嗎?),你會了解全球市場對自己的需求。
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可以充當測試環(huán)境,你生活的國家是生產環(huán)境,不一定真的要去那些國家生活或者旅行,把你的LinkedIn位置改為倫敦,買一個一次性的手機號,看,你現在是倫敦人了,有成千上萬的公司在尋找程序員。
不斷的面試能發(fā)現你缺乏的技術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的技巧。你會從中學習,提高,變得更加專業(yè)。
有一天,在一個高度競爭的環(huán)境中拿到一份好工作將不是一個問題,你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和職業(yè)發(fā)展方向。這就意味著真正的自由。
衡量資歷的唯一標準是自由,自由地決定在哪里工作,做什么事情,賺多少錢。
不要一直生活在一個虛幻的“氣泡”當中,時不時走出去看看,這將更有助于你的職業(yè)發(fā)展。
原文鏈接:https://sizovs.net/2019/01/13/job-promotion-is-a-trap/
【本文為51CTO專欄作者“劉欣”的原創(chuàng)稿件,轉載請通過作者微信公眾號coderising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