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了騰訊微博的輸氧管后,新浪微博能逃過中年危機嗎?
9月5日,根據騰訊微博官方的消息,騰訊微博將于 2020 年 9 月 28 日晚 23 時 59 分停止服務和運營。屆時將無法登錄,如有需要,你可在停止服務前,備份您的相關信息。對此帶來的不便,騰訊微博表示歉意。
誕生于2010 年 4 月 1 日的騰訊微博,在跟新浪相互博弈的十年中,騰訊微博復制過新浪微博的輝煌,但始終逃不過半路夭折,慘遭碾壓,最后不得不宣布退出歷史舞臺的命運。
在2014年,騰訊內部便透露出不會再為騰訊微博投入精力時,騰訊微博就已經進入了為期六年的植物人狀態,直到正式宣布停止運營,騰訊微博才真正的開始進入倒計時死亡時刻。十年微博大戰,伴隨著騰訊的落敗終于拉下帷幕,有人說騰訊微博是落敗于新浪,但幸存的新浪微博即使擁有豐富的運營經驗和穩固的互聯網地位,也正在面臨著抖音,B站等后起之秀的圍攻。
其實,騰訊微博只是敗給了這個時代。
微博時代
2005年新浪推出了博客產品Blog Beta 2.0,從明星紅人到傳統知識分子,再到大學生群體,紛紛開通博客,如火如荼的博客時代正式拉開了序幕。
因為憑借博客聚集起來的人氣和資源,所以新浪在2009年8月順勢成立了微博,明星、名人、各領域意見領袖的入駐,再加上降低到僅僅140字的表達門檻,新浪一舉登上了制高點,并正式拉開了信息傳播的范圍。
艾特、贊、私信、評論和轉發等豐富的互動方式讓新浪微博在僅僅兩個月的時間里,注冊用戶數就超過5000萬人。
新浪進軍微博勢頭如此之猛,終于引來了騰訊的躍躍欲試, 2010年騰迅在財報中提到,已著手進行新階段的投資活動,其中之一無疑就是,騰訊微博將展開小規模內部測試,并于年中正式上線。
騰訊微博作為騰訊業務中的“戰略級產品”,從出生起就依仗QQ這個國民社交平臺,以QQ引流,不經意間在QQ彈出通知,讓QQ用戶開通微博,且微博用戶可以通過網頁、短信、手機程序、QQ 等方式發布最長 140 字的廣播。
與此同時嗅到風口的搜狐、網易、百度等中國互聯網公司也相繼推出微博產品,試圖分掉微博時代的一杯羹。
2011 年 ,起步比新浪稍晚半年的騰訊微博,靠著先天獨厚的優勢成功實現了反超,注冊用戶達到3.73億,成功打敗新浪微博、網易微博、搜狐微博,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微博平臺。
同樣這一年,在移動互聯網的潮流下,張小龍感受到了傳統及時通訊的危機,順應時代推出了基于智能終端的即時通訊服務—微信。
2012年微信相繼推出了朋友圈功能和公眾號功能,內容生態的完善行和傳播方式使得越來越多的微博大V、微博名人開始把內容轉移到微信公眾平臺,微信正式開始了搶占微博市場的第一步。
而作為防守型產品的騰訊微博在自己的定位上也交出了完美的答卷,2012年底,騰訊微博用戶突破5.4億,日活躍賬戶數達到8100萬,超越了有5.03億用戶數、4620萬日活的新浪微博。占據了行業老大的位置。
這也一度使騰訊微博成為與騰訊網、騰訊視頻并列的騰訊網媒三大平臺,并在一定程度上拖緩了新浪微博的商業化速度。
2013年,微信的注冊用戶突破6億大關,在移動通訊領域霸主的地位巍然不動。騰訊微博的防守任務已經悄然完成,于是在11月,騰訊內部做了調整,不再將微博作為戰略級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騰訊微博,微信相繼崛起的歷程中,龐大的QQ用戶群體對于騰訊來說顯然是一個源源不竭的金礦,在這里,騰訊不僅扶持了另一個國民社交微信,也找到了自己的利潤核心——游戲業務。
在《騰訊傳》中,馬化騰曾說:“因為有微信,所以,微博的戰爭已經結束了。”
新浪微博的崛起
2014 年 7 月,騰訊內部人士透露,騰訊微博事業部已被撤,騰訊已基本決定不會再為微博投入更多資源,不再研發新功能,只維持日常的基本運營。
同年 11 月網易微博宣布正式關閉,搜狐微博正式進入“半放棄”狀態,搜狐創始人張朝陽稱“微博的三分鐘熱度過去了”。
百度說吧,網易微博,搜狐微博的倒臺,騰訊微博的不作為,意味著微博從百家爭鳴的時代已經過渡為新浪的一家獨大。
明星、大V、網紅等各種人物,各種機構以及各類事件的關注度,再加上長久累積的用戶情懷,讓新浪微博不僅成為了 “公共討論空間”,也變身為新浪的核心業務,相對于新浪的其他業務而言,大有救命稻草之勢。
2017年,新浪微博月活躍用戶達3.61億,日活躍用戶達1.59億,并著陸納斯達克成為全球范圍內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體,被外界稱為“中國版Twitter”的新浪微博在用戶率增長穩定的基礎上,正式開始了商業化征程。
新浪微博危機
盡管今天的新浪微博已經成為「微博」的代名詞,成為最大的文化娛樂媒體/平臺之一,坐擁微博熱搜榜,但依舊難逃危機。 嗶哩嗶哩CEO陳睿曾有一個演講,他表示,過去20年文字圖片是互聯網,未來20年,互聯網將會以視頻表達。
4G時代的到來,伴隨著更多的內容交互方式,抖音的橫空出世,知乎(知乎熱榜/想法)的后來居上、今日頭條(頭條熱榜/微頭條)和騰訊新聞(熱榜|星推榜)紛紛在花重金搶奪內容生產者。
再加上B站、小紅書在二次元、美妝等垂直領域社區的推陳出新,微博的地位也不斷受到影響和威脅。
對于新浪微博來說,視頻一直是新浪微博廣告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抖音的日益強大和花樣翻新的玩法給予了內容生產者更多的創作空間。
微博長久以來積聚的用戶開始把大本營轉移到抖音,如今已經步入商業化的抖音,顯然大有趕超微博之勢。
事實上,面對危機微博也曾力挽狂瀾,與版權方和媒體合作增加專業短視頻內容、 鼓勵用戶創作和分享視頻內容,孵化微博故事、紅豆、愛動等產品,甚至推出“回歸初心,發現美好”的綠洲,力圖用微博最初圖文時代的情懷留住用戶和龐大的群體資源。
但可惜的是,無論是短視頻內容生產者的爭奪還是販賣情懷,新浪微博始終都沒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目前社交App分流的現狀和正在下降的營收依舊是難解之謎。
從成立之初依靠頑強的生命力,新浪微博從網紅經濟過渡到內容電商,再到如今最能代表微博的熱搜榜,地位固然清晰可見,但一路走來,新浪微博已經失去其成立之初作為發聲渠道的獨特性,在鋪天蓋地的信息流廣告中,老用戶早已喪失掉了微博最初的社交感。
如今,一提到微博,大家能想到的就只有明星熱搜,資本壟斷,飯圈文化,營銷號造謠,輿論風暴。商業化固然是一個企業的必經之路,但我們還是希望新浪微博在未來能多一點善良。
參考資料: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531469
https://m.toutiaocdn.com/i6871574853825069571
https://m.toutiaocdn.com/i6871225984390005255
https://m.toutiaocdn.com/i6871145219769762311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5564607
【本文是51CTO專欄作者Hollis的原創文章,作者微信公眾號Hollis(ID:hollisc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