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學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總線詳解
最常見的比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提供了對外連接的接口,不同設備可通過USB接口進行連接,連接的標準也統一了外圍設備接口。
還有 PCI、ISA、Thunderbolt 等總線,都是為解決不同設備間的通信問題。
試想如果沒有總線,當我們需要新加一個輸入設備后,為了維持與各個設備的通信又得加一堆線路。而有了 I/O 總線后就像下圖達到解耦清晰而統一。
分類
片內總線
芯片內部的總線,寄存器與寄存器之間,寄存器與控制器、運算器之間。高集成度芯片內部的信息傳輸線。
系統總線
數據總線
雙向傳輸各個部件的數據信息,數據總線的位數(總線寬度)一般與CPU位數相同(32位、 64位)
地址總線
指定源數據或目的數據在內存中的地址,地址總線的位數與存儲單元有關。
- 地址總線位數=n
- 尋址范圍: 0~2^n
控制總線
發出各種控制信號的傳輸線,控制信號經由控制總線從一個組件發給另外一個組件,控制總線可監視不同組件之間的狀態(就緒/未就緒)。
CPU、主內存、I0設備、各組件之間的信息傳輸線。
仲裁
總線上可能掛接多個設備,為了解決總線控制權的競爭問題,必須有總線仲裁部件,以某種規則裁決、分配總線的控制權。
多個主設備提出總線控制請求時,一般采用優先級或公平策略進行仲裁。
按照總線仲裁電路的位置不同,仲裁方式分為:
- 集中式
- 分布式
鏈式查詢
總線授權信號被依次串行地傳送到所連接的外圍設
備上進行比較。
離總線控制器的邏輯距離決定,越近優先級越高。
優點:
- 電路復雜度低,仲裁方式簡單
缺點:
- 優先級低的設備難以獲得總線使用權
- 對電路故障敏感
計時器定時查詢
仲裁控制器對設備編號并使用計數器累計計數,接收到仲裁信號后,往所有設備發出計數值,當查詢計數器計數值與發出請求的設備編號一致時,中止查詢,該設備獲總線控制權。
優先級靈活:計數器初值、設備編號可通過程序設定,優先次序可用程序控制。
獨立請求
各設備均通過專用請求信號線與仲裁器連接,且通過
獨立的授權信號線接收總線批準信號。
優點
- 響應速度快,優先順序可動態改變
缺點
- 設備連線多,總線控制復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JavaEdge」,可以通過以下二維碼關注。轉載本文請聯系JavaEdge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