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5G領先10倍,美企丟下“5G門檻”,轉頭和韓企開發6G
近日谷歌高層坦言,美國在5G領域已經落后了不止十倍,其國內自上而下急需發展5G通訊業務。
那么,美國的5G到底是什么水平?和我們差距有多大?本文帶您了解國內外5G風云變幻的現狀。
作為全球發達程度數一數二的美國,為何在5G領域發展如此緩慢呢?原來,對5G通訊起重要作用的頻譜,在美國的售價一直居高不下,其拍賣過程中經常以天價掛出,導致美國的通訊運營公司難以負擔。
據相關數據顯示,美國在2020年一次拍賣的競標總額就已經超過了698.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高達4554億。如此高額的競拍價美國運營公司也是無可奈何,相關機構在一則報告中提及,官方部門應當在5G建設中給予運營公司一定的補貼,以助推本國通訊發展。
城市5G發展滯緩,農村通訊建設更是步履維艱。2020年12月,相關機構曾計劃發放92億美元,完成本國農村地區的基礎網絡建設,然而該計劃的款項要在十年內分批到賬,致使美國農村的寬帶網絡成功布局遙遙無期。
面對國內5G發展的困境,美國企業雖然心急如焚卻又無計可施,萬般無奈下不少美國企業選擇了放棄國內5G建設這個爛攤子,將它擱置在一旁,開始打起發展6G技術的算盤。
據國際媒體報道,韓國電子巨頭LG發文宣布,將與美國一家著名的測量儀器公司,以及韓國一家信息技術研究機構,簽署三方協定,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將合作研發6G網絡通訊技術,目標在2024年研制成功,并預測在2029年投入使用。
其實從歷來的通訊時代發展來看,每一次的迭代更新,都是基于上一代通訊技術的發展來進行的,2G到3G,再到4G,最后到目前的5G時代,每一代的網絡技術都是一環接一環的。華為之所以在5G通訊方面率先取得突破進展,也是基于4G領域發展成熟的前提下,并不是從3G時代一蹴而就的。
如今美國在5G領域的發展可以說還沒有完全步入正軌,各行業領域的應用都沒有開展,在這樣的時候貿然選擇跳躍發展,真的有成效嗎?
反觀中國的5G發展,在十年前還沒有普及智能手機的時候,華為就已經開始了5G的研發,并進行了戰略布局,成功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目前在國際5G行列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國內從2019年6月開展的5G應用,截止到2021年3月,國內建造了超72萬個5G基站,其終端互聯的規模高達2億,位列全球首位。
目前5G在遠程教育、在線醫療、無人駕駛、高速通訊等方面應用廣泛,最大限度地將通訊技術與生產生活聯系在一起,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如今國外的企業已經聯合發展6G技術,而我們卻在5G通訊上大展拳腳,國內的通訊建設會因此而落后嗎?其實,早在2020年11月,國內的5個有關部門就已經宣布開啟國產6G技術的研發計劃。2020年由中國電子科技大學研制了全球首顆6G衛星,并成功發射,這一舉措讓國內成功探索到了太赫茲空間技術。
相比5G,6G技術在輸送信息的速度上要快100倍不止,網絡延遲降到了微秒級,如此低的延遲,加上更寬廣的覆蓋領域,其發展布局將更加宏大,也更具挑戰性。
面對更加先進的通訊技術,國內企業不會任由他國領先的,從發射了第一顆6G通訊衛星就可以看出,中國不僅在5G發展中一騎絕塵,在未來的6G時代更將引領潮流。相信國內的科研力量在完成國產5G技術發展之后,也能夠成功助力中國踏入6G領域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