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在預防性維護方面日益增長的力量
傳統上,術語“預防性維護”與定期維護是同義詞。在這種模式下,根據時間或使用情況對設備進行定期維護。
例如——您的家用爐子和供暖系統通常每年或每隔一年在冬季來臨之前維護一次。這使得它成為基于時間的預防性維護模式的經典示例。另一方面,一個常見的基于使用的預防性維護示例是每10000公里保養一次汽車。
在這兩種情況下,無論資產的當前狀況或狀態如何,預防性維護都被設置為固定的時間表。這種定期維護的價值對大家來說可能已經非常清楚了。通過預先預防設備故障,定期維護可防止服務中斷,并降低與故障相關的成本。
雖然它的價值是不可否認的,但定期維護并非沒有成本。如果沒有考慮到設備的當前狀況,定期維護就會面臨不必要或不充分的風險。您的汽車可能在10,000 公里后仍處于完美的工作狀態,或者僅在 5,000 公里后就拋錨了。雖然維護計劃通常是根據資產的生命周期精心調整的,但還遠遠不夠完美。因此,設備經常會受到過度維護或維護不足。
物聯網解決方案
物聯網技術通過允許實時遠程監測狀態來解決這些挑戰。企業無需每個月或每個季度維護一次設備,而是可以依靠物聯網狀態監測來決定維護。一個簡單的物聯網設備現在可以實時監測重要的性能指標,并在出現問題時發出警報。
通過這種方式,物聯網技術正在將預防性維護轉變為響應性流程。就其本身而言,這個概念并不是全新的。工業 HVAC 系統等大宗資產使用傳感器和自動維護警報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傳統上,這些技術的成本使得大規模應用它們在經濟上不可行。然而,在過去的五到十年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大大降低了網絡連接成本。
現在,一個簡單的連網微控制器可以配備各種傳感器和功能,然后,這些設備可以密切關注貴重設備的狀況,并在必要時發出維護警報。
一些應用程序甚至結合了零件和材料的自動訂購。例如,如果一臺設備的電機出現老化跡象,物聯網設備可以發送警報并發出更換電機的訂單。雖然這種類型的功能聽起來相對較弱,但在大規模應用時,它可以節省大量資金并提高效率。
工廠中的物聯網
設備故障的代價往往是連鎖級的,一臺設備的故障可能會使整條裝配線陷入停頓。生產每停止一個小時,就可能有數十萬美元的損失。生產中的小問題還可能導致無法履行合同、憤怒的客戶以及供應鏈的動蕩。
傳統上,這些類型的故障是通過專業技術人員的例行定期維護來預防的。但如前所述,定期維護并不完美。對設備故障的恐懼常常促使企業制定積極的預防性維護計劃,這當然會增加成本。
事實上,根據IBM最近的一篇論文,企業高達70%的預防性維護投資不會影響正常運行時間指標。這主要是因為只有 11% 的機器故障遵循老化模式,而高達 89% 的故障是隨機發生的。
如果有哪個統計數據最能突顯定期維護的效率低下,那就是它了。物聯網設備提供的實時狀態監測將使企業的維護模式更加靈活,并消除效率低下。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新的物聯網技術具有易于實施的額外好處。可以很容易地對舊設備進行改裝,而不需要購買或開發新的設備。
遠程位置中的物聯網
也許物聯網在預防性維護方面的最大潛力在于監測遠程資產。設備故障無論發生在哪里都是代價高昂的,但維護偏遠位置的資產往往更具挑戰性。
更重要的是,如今平均每家企業有31%的資產位于遠程位置。這使得有效的遠程維護非常重要,也極具挑戰性。維護遠程資產的傳統方法依賴于派遣技術人員到達現場。制定基于時間或使用情況的預防性維護計劃,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這些計劃前往資產所在地。
與所有定期維護相關的相同缺點顯然也適用于此。然而,主要區別在于額外的成本和后勤出行復雜性。跟蹤這些時間表、協調所有這些技術人員,并維護所有這些資產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物聯網技術將通過允許實時遠程監測來顯著減少這些挑戰和成本。無論設備的狀態如何,企業都無需派遣技術人員到達現場,而是在真正需要服務時保留現場檢查。
總結
由于所有這些原因,物聯網技術將極大地改變預防性維護的面貌。從許多方面來看,這種變化已經在進行中。在 Aruba Networks 最近的一項調查中,工業領域中 62% 的企業表示已經在其運營中使用了某種形式的物聯網。
鑒于物聯網在維護領域的巨大潛力,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比例將繼續增長。與幾乎所有行業一樣,隨著互聯互通的壁壘不斷降低,物聯網也將繼續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