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為什么能如此火爆?
到目前為止區塊鏈擁有四大核心技術,分別是——分布式賬本,共識機制,密碼學以及智能合約。在區塊鏈中各有各的作用,共同構建了區塊鏈的基礎。
一、分布式賬本——存儲作用
分布式賬本構建了區塊鏈的框架,它的本質是一個分布式數據庫。當一筆數據產生后,經大家處理就會儲存在這個數據庫里面,所以分布式賬本在區塊鏈中起到了數據存儲的作用;
區塊鏈由眾多節點共同組成一個端到端的網絡,不存在中心化的設備和管理機構,節點間數據交換通過數字簽名技術進行驗證,無需人為式的互相信任,只要按照既定的規則進行。節點間也無法欺騙其他節點。因為整個網絡都是去中心化的,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每個人都有話語權。

二、共識機制——統籌節點,數據處理
為了保證節點愿意主動去記賬,區塊鏈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共識機制,這種共識機制也被成為區塊鏈的靈魂。
Pow算法是最初的一種共識機制,所以參與的節點通過比拼算力來競爭記賬權,這是相對比較公平和去中心化的一種方式,但是所以人都參與,卻只能選一個節點,會浪費大量資源和時間成本;

因此后面又出現了Pos共識機制,持有數字貨幣時間越長,資產越多,就越有可能獲得記賬權和獎勵,節省了時間,但有人說這違背了去中心化的初衷,容易出現馬太效應;
再后來出現了DPos,節點選出代表節點來代理驗證和記賬,更加簡單和高效,但也有人說這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一些去中心化。

三、密碼學——數據的安全,驗證數據的歸屬,不可篡改可追溯
作為一個可以傳輸價值的區塊鏈,如果安全僅靠節點取勝,當然令人難以置信。因此區塊鏈運用了一個殺手锏——密碼學。
密碼學中的非對稱加密技術是保障安全的重要部分。對稱加密就相當于開門和鎖門用來同一把鑰匙;非對稱加密加密相當于鎖門用了兩把鑰匙,一個叫公鑰,一個叫私鑰。公鑰鎖門,只有私鑰可以開。而用私鑰鎖門也只有公鑰可以開門。這兩種密鑰一般都儲存在錢包里,私鑰一旦丟失,資產也就蕩然無存。
在區塊鏈中,公鑰和私鑰的形成都要經過哈希算法和橢圓曲線算法等多重轉化而成,字符都比較長和復雜,因此比較安全。
四、智能合約——執行,應用
智能合約,是一種旨在以信息化方式傳遞、驗證或執行合同的的計算機協議。有點像大家把規則都制定好,由機器自動去執行的技術。因為網絡中存儲和維護好的數據,總需要有人去執行的。而智能合約正好可以在沒有第三方的情況下,也能進行可信的交易,而且這些交易可追蹤卻不可逆轉。
所以,智能合約在系統中,主要起到了數據的執行作用。
五、小結
以上就是區塊鏈如此火爆的原因,當然區塊鏈還運用到了別的很多學科和技術,如數學、經濟學、計算機學科等等,它們共同構建了區塊鏈這項神奇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