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成全球超70%5G基站,美國卻進度緩慢,厘米波技術被卡脖子
在華為等企業的助力下,我國在5G方面已經遙遙領先,掌握到先進技術之后,便開始進行大范圍5G基站的建設,根據相關信息,到今年9月份,我國已經建成了115萬座基站,在全球5G基站中的占比超70%,穩居世界第一的位置。
不僅如此在我國龐大人口的支持下,其終端用戶數量也已經超過了4.5億,在全球總用戶數量中的占比超過了80%,所以說現在無論是基站規模還是用戶數量,我國都妥妥的穩居全球首位。
按照當前的這種發展趨勢,我國也做出了明確的發展計劃,那就是在今后不僅需要始終保持領先之位,同時到2035年時,其境內的5G基站數量需要達到了360萬座,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國對于5G的發展還是充滿信心的。
而讓人比較意外的是,在我國保持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美國的進度卻尤為緩慢,連剩下30%的市場份額也沒有完全占據,這樣的實力也不禁讓人懷疑,美國還是世界科技大國嗎?
要知道在4G的時候,美國就搶先掌握了技術,在當時4G時代也是屬于美國的時代,但到了5G,美國卻呈現出了不一樣的發展狀態。
在5G的建設過程中,有兩個頻率選擇范圍,其分別是厘米波技術與毫米波技術,這兩個技術各有各的優勢,其中毫米波技術擁有不錯的傳輸速度,但是其覆蓋范圍有限。
厘米波技術雖然在傳輸效率方面稍差一些,但與此同時其網絡覆蓋范圍也會更加廣泛,憑借這項優勢,可以建設更多的5G基站,國內選擇了厘米波,美國則使用的是毫米波技術,這也是美國5G基站建設進度緩慢的一大原因。
國內技術的優勢全世界都有目共睹,到目前為止全球63家運營商中,也就只有4家選擇了毫米波技術,而美國運營商其實也是迫于無奈才選擇了該技術。

主要是因為現在美國境內大部分的厘米波頻率已經被占用了,而運營商可以使用的少之又少,在厘米波方面也算是被卡脖子了。
不過在毫米波技術不占優勢的情況下,美國還是想要拉攏更多的客戶,來鞏固自己在這方面的地位,試圖超越中國,在今年6月28日的時候,高通不僅推出了芯片,還表示將會和35家企業,一起推廣毫米波技術的使用。
在這35家企業當中,也不難發現中企的身影,其中有小米、榮耀、OPPO等,這些手機企業之所以會選擇與高通進行合作,其實也主要是因為高通現在掌握著至關重要的手機芯片,如果站在高通對立面的話,那手機廠商的發展也將會受到很大的威脅。
可即便高通聯合35家企業來推廣毫米波技術的使用,美國在5G方面落后的局面也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不僅體現在5G基站建設進度緩慢,其5G網速也較為落后。
根據相關信息,現在美國境內的5G網絡下載速度只有43.34Mbit/s,這樣一個網速甚至還不及部分國家內的4G下載速度,之所以會在網速方面,美國沒有占據優勢,是因為它在這之中選擇了非獨立網組(NSA)。
NSA確實也是建設5G基站的一種方式,它的建設需要建立在其他設施上,這樣一來的話也就相當于,美國可以直接在原本的4G基站上進行5G的建設,這種方式可以節約建設成本和時間。
但任何一項事物都有兩面性,NSA雖然看似具備多種優勢,但是它也存在一個致命傷——網速低,這也是美國網絡下載速度低的一個主要原因。
在這方面,我國再次選擇與美國不同的發展道路,我國在建設的過程中使用的是獨立網組SA的方式,雖然這種方式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資金,但是從用戶體驗感出發,我國還是堅持使用SA,這也屬于我國的一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