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eam調查發現:勒索軟件阻礙了數字化轉型和IT現代化
大多數(83%)的IT領導者認為,他們需要的系統恢復速度與現實恢復速度之間存在“可用性方面的差距”。與此同時,有81%的IT領導者認為,在他們能夠承受的數據丟失量與數據保護頻率之間存在“保護上的差距”。
因此,大多數IT領導者對數據保護水平不太滿意,但同時他們也要與勒索軟件攻擊作斗爭。事實上,大多數接受調查的組織在2022年至少遭受過一次攻擊,其中很多組織曾經多次遭到勒索攻擊。
以上這些是《2023年Veeam數據保護趨勢報告》的部分調查結果,該報告對全球4200名IT決策者進行了調查。
Veeam的這份報告簡要地介紹了數據保護和備份情況,以及物理和虛擬服務器、本地和云端之間的平衡。
總體的背景是,內部部署和云服務器之間的比例幾乎持平,28%的受訪者使用數據中心的物理服務器,27%的受訪者使用的是數據中心虛擬服務器,45%的受訪者使用的是云托管服務器實例。與此同時,到2022年有65%的受訪者已經將容器用于生產中。
有32%的受訪者認為,數據處理和存儲位置的激增是一個關鍵驅動因素,他們表示,他們希望在2023年能夠把跨數據中心和托管工作負載的數據保護進行標準化,作為他們的一項IT戰略。
但是,隨著處理數據的位置和方法發生變化,網絡安全問題已經成為阻礙工作順利進行的一個巨大障礙。
在接受調查的組織中,有85%的組織表示,在過去12個月內他們至少遭受過一次攻擊,而去年這一比例為76%。
只有24%的受訪者表示,在2022年他們沒有遭受過勒索軟件攻擊。與此同時,有1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遭受過一次攻擊,36%的受訪者遭受過兩到三次攻擊,18%的受訪者遭受過四次或者更多次攻擊。
在受到攻擊的受訪者中,平均有39%的受訪者表示數據無法使用,只有55%的受訪者表示數據是可以恢復的。
有了以上這些數據,接下來,有38%的受訪者表示勒索軟件威脅已經成為數字化轉型和IT現代化最大障礙也就不足為奇了。
與此同時(甚至可能正因為如此),數據向云端遷移的長期變化正在持續下去。
報告顯示,現場托管的物理服務器和虛擬服務器比例有所下降,2020年這個部分的比例分別為38%和30%,而且這個比例還呈下降趨勢,預計到2025年分別為26%和24%。與此同時,報告顯示,到2025年云服務器托管的數據將從32%增加到50%。
在數據保護方面云化趨勢也很明顯,有81%的受訪者預計,將在未來兩年內使用云備份作為某些服務器的一項服務。
除此之外,受訪者表示,他們有56%的生產數據將在生命周期的某個時刻駐留在云中。更令人驚訝的是,磁帶也是企業數據的一個持久存儲位置,有4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數據在生命周期中曾有一段時間存儲在磁帶介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