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算云融合產業大會-聚焦首評!首批算力服務評估成果即將揭曉
近年來,算力已經成為新時代的生產力,全球戰略競爭的新焦點。算力經濟的發展,除了依靠算力基礎設施規模不斷擴大,更依賴于云計算提供算力資源、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門檻,提升算力服務水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發改委在《關于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中要求“構建一體化算力服務體系,加快建立完善云資源接入和一體化調度機制,以云服務方式提供算力資源,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門檻。”市場上,多樣算力需求激發專用算力資源高速發展。在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如何將算力資源高效轉化為計算能力賦能產業數字化成為了當今算力發展的重要命題。
在政策支撐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由算力資源提供商、云服務商、芯片廠商向算力服務提供商發展,并陸續推出多種形態的算力服務產品。但我國算力服務的水平和算力應用的能力尚處發展初期,對于算力服務發展路徑、相關產品建設方案、能力解決方案尚未達成一致,亟需通過相應的標準牽引產業形成共識,合力建設算力服務生態。
經過前期調研、研究工作的積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于2022年正式開展算力服務相關標準編制及評測工作,并率先在算力調度、算力平臺、算網大腦展開研究,同時建立了算力交易、算力網絡等標準體系。未來可信算力服務也將長期作為中國信通院重點打造的品牌之一,為產業持續輸出算力服務趨勢研究報告、技術能力標準規范,與產業各方共建算力服務生態繁榮。
2023算云融合產業大會啟幕在即
首批算力服務標準和評估結果待揭曉
為促進我國算力服務生態發展,中國信通院牽頭創建可信算力服務體系,并率先在算力調度、智能計算、算網大腦等領域開展評估測試工作,相關評估成果將在2023年3月29日-30日舉行的“2023算云融合產業大會”上正式揭曉。
評估介紹
《面向資源的算力調度技術能力要求》
本評估依托算力調度過程當中涉及的各環節,分別從基礎能力、控制與轉發能力、算力管理能力、安全性能力四部分,對算力調度技術能力進行整體評估。
評估價值:當前產業各界正積極探索算力調度管理在特定場景下的應用方式,但有關算力調度中需要涉及的環節、能力、定義、方式等尚無統一規范,導致算力資源在調度過程中存在資源適配復雜、資源利用率低、排障困難等問題。本評估規范調度過程中各能力層的關鍵技術及基本要求,為算力調度能力供給方提供能力自查參考,同時為算力需求方提供算力調度能力使用參考,助力資源供需雙方高效管理和利用資源,實現算力資源高質量調度。
評估對象:具備面向資源的算力調度能力的系統/平臺。
《可信算力服務 平臺技術能力要求 第3部分:智算平臺》
本評估圍繞智算平臺的基礎資源、平臺、應用三層核心能力,監控運維、安全性、高可用與災備三大跨層能力共六部分進行評估,涉及基礎資源管理、數據管理、框架管理、算法管理、監控告警、日志審計、權限管理等能力項。
評估價值: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對計算資源的規模、性能要求日益增長,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一站式服務平臺訴求日益強烈。在此背景下衍生出的智能計算平臺旨在解決高性能計算資源分布不均、運行維護難度大、成本高的問題,實現統一管理調度海量的計算存儲資源、人工智能軟硬件的協同、應用場景快速落地。本評估面向智算平臺供給方提供全面、客觀的建設指引,同時面向企業、個人用戶在實際應用中的智算平臺選型提供參考。
評估對象:提供智能計算相關基礎資源,具備智能計算相關算法管理、框架管理、模型訓練推理等功能的智算平臺。
《算網大腦基礎能力要求 第2部分:算網自智》
算網大腦擬成系列標準形式推進,其中算網大腦基礎能力要求包含算網感知接入、算網自智、算網可視三大部分,三者相互協作又可相對獨立的提供服務。算網自智作為算網大腦智慧能力的核心,承載著算網大腦智能任務分析、智能編排、算網調度等能力。
本評估圍繞算網大腦的自智能力,對算網大腦計算任務解析、管理,算網資源編排,算網資源調度三部分展開評估。
評估價值:隨著云服務加速向算力服務演進,算力將深度賦能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最終變成普惠、泛在的基礎性服務,助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全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對算網一體化基礎設施和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多要素融合服務能力的要求日益提升。在政策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衍生下的算力服務能力的一體供給和智能匹配的算網大腦產品,通過算網數據感知獲取全域實時動態數據,結合算網智能化、多要素融合編排實現計算需求高效支撐。本評估面向算網大腦及具備算力、網絡資源一體編排調度能力的平臺提供建設參考,同時為算網大腦平臺集成方提供能力選型目錄。
評估對象:算網大腦及具備類似算力、網絡一體化編排調度功能的平臺/產品。
《可信算力服務平臺技術能力要求第1部分高性能計算云(HPC)平臺》
本評估考察高性能計算(HPC)云平臺應具備的服務能力,覆蓋基礎資源管理能力、平臺能力、應用能力、平臺性能要求及運維管理能力。
《可信算力服務平臺技術能力要求第2部分超算平臺》
本評估面向可提供超算能力或服務的平臺,圍繞超算平臺以下幾個部分展開測試:超算資源管理能力,包括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等能力項;超算平臺功能,包括運行環境配置、作業調度、集群管理、數據存儲、數據備份/恢復等能力項;易用性,包括可視化、用戶體驗等能力項;超算性能,包括綜合性能與單項性能;安全與審計,包括平臺運維能力、計量計費、日志審計等能力項。
《可信算力能力要求第1部分:彈性算力》
從資源供給角度來看,需要采用更加智能自動化的方式提供算力服務支持;從資源需求角度來看,需要通過基礎設施代碼抽象和自動化配置等方式,提供富有彈性的算力服務保障。在此背景下,中國信通院牽頭聯合各家單位完成了《可信算力能力要求第1部分:彈性算力》標準的編制,內容聚焦算力資源配置、算力資源管理、算力資源服務等方面。
《可信算力服務第2部分:算力卸載技術能力要求》
本評估聚焦算力卸載技術展開評估,算力卸載是將虛擬網絡交換機、存儲協議棧等需要高速處理的軟件功能從主機側通用CPU上卸載到智能網卡/DPU硬件處理的虛擬化技術,從而釋放服務器算力資源,發揮算力服務最大價值。
系列標準
算網大腦系列標準
當前算網各自編排、分域管理,難以提供算網融合的產品。在政策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逐漸產生了通過算網數據感知獲取全域實時動態數據,結合算網智能化、多要素融合編排實現算力服務能力的一體供給和智能匹配的算網大腦產品。但算網大腦如何更好的實現算力感知、算網統一調度、算網智能編排等能力、還應覆蓋哪些領域以達到算力網絡的高度統一,業內仍沒有確定的規范。為更全面的規范算網大腦產品,覆蓋算網大腦產品建設、場景應用等方面,向產品建設和使用者提供參考,中國信通院在2022年初即開始了對其的研究,并在同年8月正式啟動了算網大腦系列標準的編制工作。
算力交易系列標準
隨著算力服務的發展,對算力種類數量、有效感知、高效利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東數西算”工程的實施,提升了跨區域算力資源調度與網絡傳輸的能力,進一步將算力資源通過網絡賦能給行業應用,形成了算力資源的供給方與需求方,結合商業實踐應用,誕生了算力交易場景。在前期算力服務相關工作的基礎上,中國信通院牽頭編制算力交易系列標準,將涵蓋算力交易中的各個環節,對于完善算力交易生態、引導產業健康發展、推動產業間的聯動具有極大的價值。
算力網絡系列標準
算力、網絡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需要有機結合以提供更高效的算力服務,算力網絡是實現算力和網絡融合的新手段、新理念,近一年,中國信通院在算網、云網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此背景下,信通院也將研究范圍逐漸擴展到算力網絡,并于2022年12月正式啟動了算力網絡系列標準的編制工作,優先對算力度量行業標準《算力網絡異構算力資源度量及計量指標》和《算力網絡算力節點能力度量及評估方法》展開編制工作,后續將圍繞算力度量、算力標識、確定性算力網絡逐步展開。
2023年,除繼續深入開展上述標準體系研究之外,中國信通院還將圍繞算力服務中算力交易、算力網絡、算網云一體化等多個方面繼續展開深入研究,與產業各方緊密合作,促進算力服務有序發展!
關于大會
2023算云融合產業大會將于2023年3月29日-3月30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以“云融萬物算啟未來”為主題,邀請產、學、研、用各界專家一起探討算力云服務產業趨勢,共話技術創新發展,交流優秀產品與解決方案,攜手產業共創算力云服務價值,開啟我國算力云服務新篇章!
大會還將發布國內首個算力云化指數、算智指數等研究成果,并發布算力服務領航者計劃評選結果,發布多本研究報告,涉及央國企上云、云網體驗、算力服務、多云基礎設施等多個熱點領域,同時啟動超算生態建設與央國企上云兩個創新計劃,為產業發展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