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基礎設施的發展趨勢
2020年,專家們對云在未來十年的發展方向做出了諸多預測,但誰也沒有想到,數字化轉型和云爆發來得如此之快。
雖然許多趨勢可能已經消退,但有些預測的趨勢仍然存在。
這十年已經過去了三年,很明顯,云計算已經并將繼續重塑主要業務運營的軌跡。雖然許多人都在預測未來云可能會發生什么,但Gartner Opens a new window表明,全球最終用戶公共云支出將在2023年飆升至6000億美元,而Forrester Opens a new window指出,經濟不確定性、云原生技術和對數據主權的需求是將在2023年重塑云環境的驅動因素。
讓我們深入了解這些趨勢如何影響企業,以及云服務提供商(CSP)、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如何響應和適應當今和未來的云變化。
企業在RFP中淘汰傳統SD-WAN,同時實現混合連接現代化
幾年前很少有遠見者預測到這一點,但現今我們看到企業終于從云戰略轉向執行。云已正式成為新常態,成為關鍵業務應用的重心。
展望未來,企業將繼續通過將現有的云運營模式擴展到分支機構、數據中心(DC)、零售店和邊緣位置來實現戰略現代化。許多企業已經在要求進行這種擴展,并且希望在大規模采用云的過程中始終擁有相同級別的關鍵路由控制、可見性工具和安全態勢。
這一趨勢背后的另一個驅動力是,許多現有的SD-WAN產品已被傳統企業收購,人才流失無法支持跟上快速發展的云世界步伐所需的創新。
更加重視供應商的云技能
構建現代云架構需要使用無數的云原生創新,同時集成云智能合作伙伴產品以提供企業應用與其用戶之間的最佳連接。靈活且面向未來的云網絡架構需要了解新的超大規模創新,例如Amazon Web Services(AWS)全球加速、Azure前門、Google云平臺(GCP)全球虛擬私有云(VPC)和網絡連接中心產品,以及Equinix Network Edge和Fabric產品等等。
考慮到這一點,在評估供應商的技術產品時,客戶開始更加關注供應商員工的云技能就不足為奇了。混合云供應商可能忽視了這一趨勢,而傳統供應商未能提升其員工的技能,使其無法滿足云智能和現代數字企業的期望。
SAP S/4HANA引領云基礎設施升級
SAP產品的本地架構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理解,并且已經有了成熟的最佳實踐,但云中的參考架構仍在不斷發展。SAP已經通過為客戶提供超大規模器的選擇而掀起了積極的浪潮,使客戶能夠使用同類最佳的擴展服務,而不管其在哪個云中可用。這種跨多個云和混合位置的新應用環境需要安全和高云、分支機構、數據中心和邊緣位置之間的性能連接。
隨著SAP S/4HANA和其他類似的業務關鍵型應用遷移到云端,云基礎設施和支持團隊將不得不同時應對挑戰,并將其“云游戲”升級到多個層面。云服務提供商已經在投資使其基礎設施更有利于托管SAP產品,但企業也需要跨SAP產品環境的統一網絡連接和智能網絡分析,以確保最長的正常運行時間。
奔向云端吸引了眾多用戶的注意
隨著企業推動將應用遷移到云端,其也在尋求撤離數據中心。因此,對于那些將中距離連接視為云旅程第一步的企業來說,中距離連接玩家已經變得非常重要。
以Equinix為例,其在托管服務和互連云連接方面擁有全球最大的數據中心足跡。Equinix在27個國家和5大洲擁有250多個數據中心,一直在慢慢享受云熱帶來的收入拉動機會。
展望未來,將Equinix的Edge和Fabric等中等連接產品與智能云平臺相集成,對于企業在云、分支機構和客戶數據中心之間提供經濟高效且安全的私有連接而言,將極具價值。
多云成本控制提供競爭優勢
三年前,大多數企業都是通過單一的云方法開始其云之旅。而到如今,幾乎所有人都在尋求現代化和構建多云戰略。雖然多云戰略可以帶來很多好處,但越來越受歡迎的一個優勢是能夠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多云戰略并不意味著企業的應用是平均分布的,而是允許其更明智地分配工作負載,以利用每個CSP的同類最佳服務,并為企業贏得競爭優勢。
通過多云獲得云安全的第二次機會
企業很快意識到,傳統的基于邊界的防火墻方法難以管理,而且在云中運行成本更高、更復雜。與此同時,保護應用和用戶數據的云安全要求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共享責任模型中的企業責任也變得更加清晰。
企業希望利用多云網絡平臺本身內置的更多云原生安全功能和嵌入式安全功能。因此,CSP正在引入自己的防火墻,而來自云獨立軟件供應商(ISV)的智能云網絡平臺產品正在加緊充當中央策略引擎,無縫地引入來自多個云提供商的云原生功能及其在一個安全保護傘下擁有嵌入式網絡安全和分析。
寫在最后
總而言之,企業正在全力推進云計算,而且大多數已經發現自己在多云環境中工作。多云戰略的現代化不僅為組織提供了優化成本和獲得競爭優勢的新方法,而且還提供了在未來幾年“正確”實現云安全的第二次機會。
隨著多云成為全球趨勢,CSP、關鍵業務應用提供商、中距離連接參與者和ISV必須找到新的方法來創新和適應客戶的多云需求。展望未來,技術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必須在其團隊中投資深厚的云知識,以打動客戶并獲得多云信任。中距離連接參與者應將其新認知視為云的第一步,并找到創新方法在云之旅的更多步驟中提供價值。
最后,CSP應繼續調整其基礎架構,使其更有利于關鍵業務應用,并改進云原生安全功能和ISV合作伙伴關系,以在不斷發展的多云世界中保持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