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瑞平
審校 | 云昭
51CTO讀者成長計劃社群招募,咨詢小助手(微信號:CTOjishuzhan)
很久沒看到谷歌這么緊張了,上一次,可能還是iPhone問世后,緊急開源安卓的局面。
現在,OpenAI一記左勾拳,引燃全球范圍內AGI競賽,微軟這個昔日王者,更是使出連環組合拳,把GPT-4與自家全套產品結合個遍,甚至將Bing改造成了首個跟ChatGPT結合的“對話搜索”產品。
面對緊迫的局勢,谷歌即便提早就拉響了緊急警鐘,推出Bard,近日更是計劃推出全新的AI搜索,但應戰的姿勢很難說是優雅。
不過,ChatGPT問世即將五個月,谷歌開始意識到:組織架構該好好調下了!
當地時間4月20日,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宣布,將DeepMind與Google Brain合并,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命名為Google DeepMind,用來加速通用人工智能的發展。
Demis Hassabis將擔任新部門的首席執行官,Jeff Dean將擔任首席科學家一職,直接向皮查伊匯報。
Hassabis還在DeepMind官網上還發布了一封公開信公布了這一喜訊。信中明確指出:“將我們的才能和努力結合起來,加速奔向人工智能新世界,幫助解決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我非常高興能夠領導這個部門,并與你們所有人一起建設它。”
1、新部門的定位:AGI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合并的兩個主體,全是AI領域的尖子生!
首先是大名如雷貫耳的DeepMind。過去10年中,DeepMind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成就體現在推出AlphaGo、Transformers、word2vec、WaveNet、AlphaFold等模型以及用于表達、訓練和部署大規模機器學習模型的分布式系統和軟件框架,如,TensorFlow和JAX。
Google Brain目前以開發為世界各地的大型人工智能系統提供動力的流行轉換器架構、TensorFlow機器學習軟件庫以及訓練和擴展大型語言模型的新技術而聞名。
而關于新部門Google DeepMind的第一個項目,也將延續此前的成就,制定谷歌AI研究方向,領導與AI相關的關鍵項目,研發一系列功能強大的多模態人工智能模型,用AGI打敗微軟。
2、為時已晚?
群眾的眼睛在此刻非常雪亮。有網友認為,這對皮查伊來說可能有點晚了!因為數百萬用戶已經涌向微軟Bing。這款聊天機器人憑借滑稽動作和閃亮功能引起了用戶的廣泛關注。
甚至網友質疑谷歌在該領域大規模執行的能力。“我相信DeepMind,也相信谷歌研究團隊,但谷歌的執行力和產品推向市場的能力一直很弱。”
這一印象,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前不久發布的谷歌Bard。許多人認為Bard挺失敗的。在微軟將ChatGPT模型融進微軟搜索引擎Bing的同一天,谷歌火速將在內測的Bard進行線上+線下的產品演示。
而Bard連連出錯,它在演示中錯誤地回答了關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問題,這導致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股價大跌。
換句話說,谷歌與微軟的競爭之路一點也不平坦。路透社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3月,微軟Bing APP下載量翻了8倍,谷歌APP則下跌了2%。
3、兩大AI傳奇團隊的合并
真的可以拯救谷歌于水火之中嗎?
支持者認為,DeepMind以AI下棋、輔助科學在業界擁有不小的知名度,在大語言模型方面的研究也處于領先地位。尤其是計算優化的模型縮放公式,指導著各大語言模型的訓練,被業界稱為龍貓定律。兩大部門的合并在技術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能夠創造出更新穎的AI產品,從而與競爭對手抗衡。
也有人對谷歌部門合并不看好,覺得這就是CEO做給股東看的,也許過幾年就會解散。
還有人提出,部門整合之前,兩個團隊就都比OpenAI人才資源多,但合并沒帶來本質改變。同時,Deepmind此前都是純搞學術產品研發,沒有專注于將AI產品落地盈利。
為此,谷歌幾年前也采取行動,將DeepMind研究成果應用到實處,利用其在醫療領域的AI產品單獨成立了一個部門,并設立了一個團隊,將成果應用于自家業務的開展。
4、谷歌計劃利用AI技術生成新穎廣告
隨著AI產品的不斷涌入,谷歌在搜索引擎和廣告方面真的面臨太多的競爭和壓力。為使AI產品真正落地盈利,谷歌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基于客戶材料,生成新穎的廣告。
通過這種方式,廣告主能夠針對特定宣傳策略提供相關的圖像、視頻和文本等“創造性”內容,之后由人工智能對這些資料進行混搭,從而基于目標受眾或銷售目標制作廣告。
同時,基于Bard的最新技術,這些廣告的效果甚至能夠媲美專業廣告公司制作的內容。這意味著,谷歌將能夠做到,讓AI根據每個用戶的信息畫像“量身定制”專業度極高的廣告推廣,從而吸引新用戶。
不過,也有用戶對人工智能生成廣告時能否保持內容真實性提出了質疑。對此,谷歌表示,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個月推出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時,附帶一些保障措施來避免這種錯誤。
目前,谷歌已經在其廣告業務中使用AI技術來生成簡單的提示,從而鼓勵用戶購買其產品。
5、太依賴以往成熟產品,缺乏創新
眾所周知,AI創新者所展現出的產品、商業和公司組織特質都是“反傳統互聯網”的。
具體來講,AI產業可以分為三層:基礎層(負責提供算力)、模型層和應用層(主要關注計算美學)。在以上底層能力的基礎上,開發者需要創新性提升產品的應用能力,而不是做前期投入較高的基礎性研究。
就商業模式本身來講,AI應用落地需要能夠整合公司現有問題,融入優勢產品,提供足夠的新體驗,用實力留存住長期用戶。
作為科技界創新的先驅,過去的十幾年,谷歌一直不斷推進其內部創新,大家對谷歌在AI的應用層、平臺層和基礎層進行的建設和取得的進展報以更高的期待。只不過,一直以來,谷歌的成果都太依賴以往成熟產品,缺乏創新,讓人不免有些失望。
具體表現在AI與谷歌產品的結合上,不管是能使機器準確識別圖像的Google Lens,還是能夠升級交互體驗的Google Assistant,亦或集成語音交互與智能家居的Google Home,市面上的濺起的水花不大,沒有出現突破性的創新。
事實也是如此,在人工智能領域,不管是圖像識別,還是智能助理的應用、智能音箱布局家庭入口等方面,谷歌都落后于競爭對手。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此前谷歌對于人工智能的戰略意義的預判出現了偏差。盡管在2010年谷歌就組建了谷歌大腦團隊,但是對于AI并沒有那么重視。
6、祝好,兩個世界級AI研究團隊
自去年11月起ChatGPT面世并火爆全球之后,微軟在AI產品的推出中已經趕超了谷歌。谷歌想要趕超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皮查伊2月就在公司內部要求谷歌旗下產品盡快接入生成式AI,谷歌公司上下也進入了戰備狀態。
針對部門合并一事,皮查伊在Google官方Blog中這樣寫道:“一路走來,我們很幸運擁有兩個世界級的研究團隊,以基礎性突破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開創了人工智能的新時代。通過與谷歌產品領域出色的同事密切合作,我們有真正的機會提供人工智能研究和產品,極大地改善數十億人的生活,改變行業、推進科學,并為不同的社區服務。”
祝好,給創造了許多興奮時刻的兩個世界級的AI團隊,加油!
參考資料:
??https://blog.google/technology/ai/april-ai-update/??
??https://www.deepmind.com/blog/announcing-google-deepmind??
??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3/04/20/google_brain_deep_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