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RTX 5090功耗高達600W,32G顯存,核心比5080多一倍
英偉達的 RTX 50 系列會整出什么新活?
隨著芯片發布日期的臨近,人們的猜測也越來越密集起來。最近,海外知名爆料者 Kopite7kimi 放出了 GeForce RTX 5080 和 GeForce RTX 5090 顯卡的初步規格信息,讓我們對新 GPU 有了一些初步的概念。
如果消息正確,那么英偉達即將推出的 GeForce RTX 5090 將是一款擁有 600W 額定功率(TGP)的怪物。這些規格中的許多與之前的曝光內容一致,不過也有一些新的消息。
根據最新消息,用于臺式電腦的旗艦 Blackwell 架構 GPU RTX 5090 預計將基于 GB202 圖形處理器,配備 21760 個 CUDA 核心,使用 512 位接口與 32GB GDDR7 內存組合。如果消息準確,如此多的 FP32 核心將有大量功耗 —— 高達 600W(比 RTX 4090 高出 150W)。即使最終規格最終略遜一籌,這款顯卡在發布時肯定會躋身 GPU 性能金字塔頂端。只是不要問價格……
相比之下,由 GB203 GPU 驅動的 RTX 5080 性能就要差上很多,據說它將配備 10752 個 CUDA 核心,大約是頂級產品的一半。RTX 5080 顯卡預計將配備 16GB GDDR7 顯存和 256 位接口,TGP 額定功率為 400W(RTX 4080 是 320W)。借助 GDDR7 帶來的可觀帶寬提升,RTX 5080 在高分辨率下的表現應該會遠超其前代產品,也會是一款強大的顯卡。
Nvidia GeForce RTX 5000 系列顯卡的初步規格:
雖然 GeForce RTX 5090 潛在的巨大性能確實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但另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是旗艦 RTX 5090 與 RTX 5080 之間的巨大性能差距。就流處理器和內存接口的數量而言,80 的規格幾乎是 90 的一半。TGP 將是頂級卡的三分之二,因此 5080 時鐘頻率可能會更高以試圖縮小與 5090 的差距,這代表著比 40 系列 GPU 型號之間更大的差異。
這種性能差異看起來很奇怪,可能表明英偉達希望嘗試創造新的性能分層,或者限制某些消費卡作為人工智能計算替代品的吸引力。
紙面數據上,RTX 4090 比 RTX 4080 提供多 68% 的 GPU 核心、多 50% 的 VRAM、多 41% 的內存帶寬以及多 13% 的 L2 緩存,CPU 的限制使 4090 性能無法倍殺,但在 4K 時 ultra 畫面的任務上它最終會比第二級 40 系列 GPU 快了約 35%,而 RTX 3090 僅比 RTX 3080 快了約 15%。
而如果現在這些規格正確的話,RTX 5090 的性能可能高達 4080 的兩倍。
雖然不能確定英偉達為什么決定以這種方式構建其下一代產品線,但可能的技術解釋之一是英偉達的 GB202 處理器可能由兩個 GB203 芯片組成。Blackwell GPU 使用多芯片設計的傳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GB100/GB200 等數據中心 GPU 確實采用了這種架構。然而,使用 CoWoS-L 封裝來實現消費級芯片之間的高速(~10 TB/s)互連似乎是一個非常昂貴的想法。
構建多芯片 GPU 的另一種方法是采用臺積電 4 納米級工藝技術構建具有超過 21760 個 CUDA 核心的單片圖形處理器,這將產生約 650 mm^2 的芯片。
由于芯片尺寸較大,這種設計很難生產,這就是為什么通常會出現冗余的原因 —— 例如,4090 的 AD102 芯片最多有 144 個流多處理器 (SM),但僅啟用了 128 個。因此,如果英偉達愿意的話,走這條路也不是不可能的。然而,單片芯片也非常昂貴,而且 RTX 5080 和 RTX 5090 之間存在如此巨大的差距會很奇怪。不過,其他 GPU 可以嘗試填補這些漏洞,我們最終可能會看到后續型號可能有大約 18000 個可用的 CUDA 核心。
我們所能知道的是,英偉達在各種產品中使用相同的芯片:不論是臺式機、筆記本還是專業和數據中心 GPU 都基于相同的硅片設計。
由于 AI 產業目前如此火熱,英偉達很大程度上已將精力轉為主攻數據中心產品,然后以其作為基礎,面向消費者產品進行改款。如果是這樣的話,如果 RTX 5090 最終定價比已經很貴的 4090 高出不少,你也不要感到驚訝 —— 我們甚至可能會看到 AI 專用變體在消費者型號之前問世。
目前,我們掌握的 Blackwell 架構 PC 顯卡的所有信息都是非官方的。在英偉達直接發表任何言論之前,事情可能會發生變化。關于發布日期也存在相互矛盾的謠言,有人說 RTX 50 系列要到 2025 年初才會上市。如果這種說法正確的話,這將為在發布前繼續調整配置提供充足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