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 修改價格計劃,引發用戶不滿,CEO 公開致歉
Cursor 最近陷入了一場自我制造的風波。
在沒有任何正式通知的情況下,它悄悄修改了付費計劃。許多原本訂閱的用戶很快就發現,自己被限制了使用次數,甚至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被額外扣費。
現在,無論是在 X、Reddit,還是官方社區,都可以看到大量用戶表達憤怒和失望。包括我在內的許多用戶都覺得,Cursor 這次操作就像是毫無征兆地“拔地毯”,讓人措手不及。
事情是怎么發生的?
6 月 16 日之前: Cursor 的 Pro 計劃每月 $20,用戶可以無限次使用 Claude 4 Sonnet、Gemini 2.5 Pro 等高級模型。當時我也在使用這個計劃,不管一天請求多少次,體驗一直很順暢。
6 月 16 日起: Cursor 推出 Ultra 訂閱,并將原有 Pro 計劃從“請求次數限制”改為“按計算量計費”。雖然定價頁面仍然寫著“無限請求”,但實際使用卻是有額度的,許多用戶因此感到困惑。
6 月 30 日: Cursor 修改了定價頁面上的文案,將“無限請求”改成了“擴展請求額度”。然而,這種修改僅體現在網站和文檔里,并未通過郵件或公告通知用戶。
此時,用戶體驗已經開始崩盤:額度用得比想象中快,有人被自動多扣了幾十美元,還有人反復遭遇請求超限,根本搞不清楚發生了什么。
Cursor pricing description change. Image by Jim Clyde Monge
更糟的是:費用還可能無限上漲
雖然 Cursor 后來新增了“消費上限”功能,允許用戶設置一個最多扣費的額度,但并沒有任何提示。默認是沒有上限的,你不手動設置,它就會一直扣錢。
我自己設置了 上限,結果剛請求兩個功能,就花了2。以我每天幾百次請求的頻率,這種消耗完全無法接受。
圖片
有位用戶曬出了截圖,一天就被扣了 $71。也就是說,他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付出了三倍月費的成本,只為使用一天。
用戶炸鍋,Reddit 和社群評論爆炸
在社區和社交平臺上,已經有大量用戶表達不滿。一些人表示準備取消訂閱,另一些人已經取消了。
我從 Cursor 剛上線起就開始使用 Pro 計劃,如今每天都多次遭遇 “rate limit exceeded” 的報錯。花了錢卻像是用免費版文本編輯器,體驗極差。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比喻:就像你付費訂閱了流媒體平臺,結果還是要看廣告 —— 那我為什么不直接看盜版呢?現在的 Cursor 給人的感覺是:它不是在激勵程序員寫代碼,而是在阻止我們寫代碼。
當前 Cursor 的訂閱方案變成了這樣:
- Pro($20/月):適合偶爾用 AI 編程的用戶,約等于:
Claude Sonnet:225 次
Gemini:550 次
GPT-4.1:650 次
- Pro+($60/月):適合幾乎每天用 AI 輔助寫代碼的人,額度為:
Claude Sonnet:675 次
Gemini:1650 次
GPT-4.1:1950 次
- Ultra($200/月):適合重度依賴 AI 編碼的團隊或開發者:
Claude Sonnet:4500 次
Gemini:11000 次
GPT-4.1:13000 次
超過額度后,可以進入“自動模式”,系統會嘗試提供低速使用權限,恢復周期 5–24 小時。但模型速度極慢,質量也明顯下降。
Cursor rate limit hit. Image by Jim Clyde Monge
此外,在設置頁面里,還有一個幾乎沒人知道的“舊版 Pro 計劃”切換開關 —— 打開后可恢復每月 500 次“慢速請求”額度。但這個設置藏得太深,很多人壓根沒看到。
Cursor opt out of the new pricing. Image by Jim Clyde Monge
為什么 Cursor 要改價格模型?
Cursor 本身使用的是多個模型供應商(OpenAI、Anthropic、Google、xAI 等)的 API。舊模式下,不同模型的調用成本差距不大,用戶只看“請求次數”。
但隨著新模型變得更復雜,每一次請求實際調用的 token 數量大幅提升。例如 Claude 4 Sonnet 的長上下文請求成本遠高于普通模型。
因此,Cursor 改成了“按計算資源收費”,即你花的 $20 對應的是一筆“API 調用預算”。
理論上這是更公平的計費方式,但他們最大的問題在于沒講清楚 —— 用戶以為“無限”是全面無限,其實只是“自動模式”下無限。于是,誤解和憤怒隨之而來。
CEO 道歉:承認溝通失敗,承諾退款
面對鋪天蓋地的用戶怒火,Cursor CEO Michael Truell 發文致歉,承認溝通做得非常不到位。他寫道:
Cursor pricing issue apology on X. Image by Jim Clyde Monge
我們沒有清楚說明新的價格結構,給用戶造成了困擾,我們對此負全部責任。
他解釋了新的使用邏輯,并承諾:
- 對 6 月 16 日至 7 月 4 日之間被多扣費的用戶,可以全額退款
- 郵件聯系地址為:pro-pricing@cursor.com
他還表示,團隊將改進未來所有價格調整的通知機制,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件。
一些反思:價格改了,信任沒了
作為長期用戶,我曾無數次在博客中推薦 Cursor。它確實提升了我的開發效率,幫我解決過很多難題。
但這次,讓我徹底重新思考對它的信任。
當你連寫個 if else 都要擔心“是不是要被多扣一刀”,就很難繼續依賴這款工具了。而升級到更高套餐,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是讓你“死得慢一點”而已。最終,它會把你一步步推到 $200/月 的 Ultra 計劃上。
說白了,這不是升級,而是定價的陷阱。
有沒有替代品?我在關注這些產品:
- WindSurf:免費開放的 SWE-1 模型,速度快,代碼質量也不錯
- Cline:據說是目前最便宜的可用方案
- Claude Code / Gemini CLI:命令行方式使用,體驗極快但對技術要求較高
Cursor 團隊此時能做的,只有退款 + 好好反思。如果還想保留忠實用戶,就必須徹底改進透明度和使用體驗。
總結
定價可以漲,成本也可以優化,但“把變化藏起來”這種做法,真的太不厚道。希望 Cursor 能吸取這次教訓,把注意力重新放在產品本身上。
漲價不是原罪,缺乏透明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