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 新定價方案引發用戶強烈不滿
最近,Cursor 的開發商 nysphere 推出了每月 200 美元的高端訂閱計劃,但這不僅僅是新增了昂貴套餐,還在悄悄削弱了現有的 Pro 計劃。
曾經承諾的 500 次請求保障,如今被標榜為“無限請求”卻伴隨著隨意的限流規則。
據 Cursor 用戶反饋,新推出的 “Ultra” 計劃提供了比 20 美元的 Pro 方案高 20 倍的 AI 模型使用額度,但 Pro 用戶的體驗卻大打折扣,甚至被描述為“完全無法生成內容”。
雖然 Pro 方案宣稱“慷慨的無限請求”,但實際上用戶會遭遇限流,就像 ChatGPT 和 Claude 在高峰時段限制請求一樣。
用戶紛紛吐槽:“這是一種任意的限制,沒有任何我們付費應有的保障?!?/span>
這直接打破了 Cursor 曾經以透明和穩定著稱的賣點。用戶花錢買的是 500 次請求的穩定體驗,現在卻變成了隨時可能被限流的“無限制”。
Cursor 確實與大型 LLM 供應商簽訂了專屬資源協議,但他們并沒有把優惠傳遞給現有客戶,反而通過設立高價新檔位,同時降低已付費用戶的服務質量。就像你買了健身房會員,結果器械突然被限定只有高端會員能用。
從商業角度看,這樣的調整并非偶然。
Cursor 年收入已突破 5 億美元,拿下了 Nvidia、Uber 和 Adobe 等大客戶。當利潤達到這個規模,自然會試探核心客戶能承受多少價格。
這股趨勢并非孤立事件。
OpenAI、Anthropic 和 Google 也陸續推出了 100 美元至 250 美元不等的高價訂閱,大家都在摸索 AI 領域企業客戶的支付極限。
但問題是,支持 Cursor 背后的這些大廠都在開發自家的 AI 編碼工具。OpenAI 收購了 Windsurf(Cursor 競爭對手),Anthropic 擁有 Claude Code。這就像供應商變成了你的競爭對手。
商業關系愈發緊張。Anthropic 曾封殺 Windsurf 的 API,旨在打擊 OpenAI。這已經不是友好競爭了。
如今,Cursor 用戶的吐槽聲不斷。
Reddit 上,開發者們抱怨新版更新后出現頻繁死鎖、寫入時文件凍結、代碼被重復覆蓋丟失,以及請求無響應的狀況。嘗試了六次,每次都失敗,代碼更改毫無進展。
另一位用戶說:“我也遇到這個問題,已經抓狂 12 個小時了?!庇腥吮硎咀约焊緵]意識到更新,結果輸出結果就錯了。
更糟糕的是價格也遭到詬病。
用戶 martinni39 直言:
“太瘋狂了,每周換一個新的定價方案,拼命榨取用戶的錢??伤麄兊母偁帉κ謨r格便宜一半,質量也一樣好。Cursor 是在自毀前程?!?/span>
這已經不是單次漲價的問題,用戶對頻繁變更收費方案早已疲憊不堪。
Reddit 上一個名為“讓 Cursor 變得更好”的帖子,道出了大家心聲。
用戶 Zayadur 寫道:
“大家都想知道限流情況,哪怕只是一個估算數字。Cursor 以前提供穩定的請求基線,現在卻退步了。雖然能理解盈利需求,甚至可能是為了生存,但不應該以犧牲透明度為代價。”
對新定價規則的疑惑和不滿非常明顯。
有用戶坦言:
“誰能解釋一下這新定價方案到底是怎么運作的?我完全迷糊了。到底能用什么,限不限制,什么時候限……感覺我得用 AI 才能理解你們的價格。你們這是故意想弄暈并激怒付費用戶嗎?”
更糟糕的是,客服幾乎失聯。很多用戶的提問無人回應,價格調整、技術問題、服務變動都得不到解釋。交了高額費用,卻得不到任何支持,實在讓人失望。
用戶開始付諸行動。
LillyPlayer 宣布取消訂閱:
“我剛取消了。太難受了,動輒兩周就改一次規則,我沒時間玩這個貓捉老鼠游戲。最懷念的還是自動補全功能?!?/span>
還有人直指 Cursor 是“誘餌加切換”的套路。
當你標價 200 美元時,這樣的體驗絕對是自毀招牌。沒有什么比昂貴的 AI 工具頻繁出錯更毀品牌了。
這時機也很糟糕。
功能穩定性下降和 10 倍漲價同時發生,讓用戶懷疑自己是否在為殘破的軟件買單。
盡管 Cursor 自 4 月以來收入激增 2 億美元,需求明顯,但他們能否在 OpenAI、Google 等巨頭競逐 AI 編碼市場時保持優勢?當基礎功能都頻繁崩潰,昂貴的價格又如何自圓其說?
真正的考驗不是開發者愿不愿意掏 200 美元,而是 Cursor 能否在供應商變成競爭者、軟件變得不可靠的困境中,依舊交付相匹配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