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安全廠商共同質疑瑞星誤攔微軟安全補丁
4月15日,瑞星“智能主動防御”將微軟安全補丁KB956572當做“中級威脅”攔截,在全球范圍創下了殺毒軟件攔截微軟補丁的首個記錄,此舉也引發了國內安全廠商的熱議。針對瑞星誤攔微軟安全補丁一事,360安全中心則是第一時間向其用戶進行了情況通報,提醒那些因此而沒有打上補丁的用戶要注意防范淪為“肉雞”的風險。360安全中心的監控數據表明,有大量用戶因為遭遇“攔截提示”而未能成功打上該補丁,并進一步導致系統出現異常甚至崩潰。
在最新一期的《現代計算機》雜志在《安全軟件攔截微軟補丁》一文中,金山、微點等國內主流安全廠商相關負責人對此事分別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金山:瑞星“智能主動防御”存在不完善之處
金山毒霸公關經理李小光在接受《現代計算機》采訪時,對瑞星攔截微軟補丁并要求用戶自行選擇“允許”或“拒絕”的做法表示了不屑,他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表示安全軟件應該減少對用戶的困擾和判斷難度,否則,像瑞星這樣誤攔誤報的“主動防御技術”肯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金山安全專家李鐵軍也在其博客中對瑞星的這一誤攔行為委婉地進行了評論,“就像這個月某安全軟件的智能主動防御把Windows自動更新攔截掉一樣,把這樣的一張圖(瑞星攔截的彈出框)放在你面前,你該怎樣處理”。顯然,就連安全專家都不知該如何處理的瑞星對話框,普通用戶就更加不知所措了。
微點:瑞星把風險拋給用戶是逃避責任!
微點公司副總裁田亞葵表示,按照行業慣例,對微軟官方的補丁,“不需要、也不應該”進行攔截提示。Windows已經誕生了24年,補丁也分發了24年,在補丁分發上,微軟已經和安全廠商有非常成熟的合作,這種判別機制非常初級。如果出現問題,表明這款安全產品是有瑕疵的,應該是一種誤報。
針對瑞星說明中只要“用戶選擇‘允許’,即可順利安裝該補丁程序”的說法,微點副總裁田亞葵以一個形象的比喻婉轉駁斥了這種狡辯。田亞葵說,這就好比去醫院看病,醫生給出一堆化驗單,讓病人自己去看到底得的是什么病,那用戶使用這款安全產品有何意義?對于一款安全軟件來說,將一切主動權都交給用戶,包括微軟補丁是否安裝等,任何動作都給出攔截提示,這其實也是將風險拋給用戶的一種逃避責任的方式。
如果以上安全廠商對瑞星誤攔微軟補丁事件的表態多少還有些顧及同行的臉面的話,那么一位業內資深人士的說法可能就揭露了瑞星此舉的真正意圖。該人士指出,用戶在安裝微軟補丁時,瑞星發出攔截警告,要么就是技術上出現了一個非常低級的Bug,要么就是刻意為之,以造成用戶對該補丁來源的質疑,從而在客觀上達到打擊競爭對手的目的。
據了解,4月15日誤攔事件發生后,瑞星很快發表聲明稱自己的行為沒錯,攔截是其“正常‘智能主動防御’功能的一部分”,并拒絕向用戶道歉。但兩天后,瑞星即不再攔截微軟發布的該安全補丁。瑞星此次種種舉止,更令業界人士難以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