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收購3COM始末:收編華三四道檻
我們猜得到故事的開頭,卻猜不中結尾……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華為和3Com經過戀愛后決定結婚,婚后他們很快就想要個孩子,2004年3Com出資,華為為其孕生了一個孩子——華為3Com。時間轉眼到了2006年,華為與3Com的婚姻因為分歧走到了盡頭,華為3Com經協商由3Com撫養,自此改名為H3C(華三通信)。再后來,3Com經濟日漸窘迫,華為就想把3Com和H3C花錢都買過來,結果被美國政府阻止了……
2009年11月12日,這場跨國IT情感大戲上演終極版本,全球最大IT企業惠普橫刀奪愛,宣布以27億美元現金收購3Com,正式進軍電信設備市場。由此,惠普將與思科在路由器和交換機等電信設備市場展開直接競爭。而華為回收H3C核心團隊并借道3Com殺入美國市場的圖謀不但被終結,惠普更是可借3Com和H3C在中國的高占有率,在這個全球增長最快的電信市場迅速擴張。
iSuppli高級分析師顧文軍指出,惠普斥資27億美元收購3Com可謂對思科的有力反擊,此舉使惠普成為數據中心客戶關鍵的端到端供應商,也為惠普遏制思科不斷增長的威脅向前邁出了實質一步。
“大規模數據中心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除了電信領域的創新和增長外,無線世界中服務器、數據庫和數據中心的巨大增長商機,對主流技術巨頭而言,無疑代表著最大、最有潛力的市場機遇。”顧文軍認為,先是思科進軍服務器市場,現在惠普收購3Com做出回應,或許接下來IBM會采取更大膽的舉措,相信這只是時間問題。
比拼“一站式”整合
此前市場傳言惠普嘗試收購博科通信系統公司,不過今天惠普宣布了一個令所有投資者都吃驚的消息。
惠普12日凌晨的公告顯示,公司將支付每股7.90美元收購3Com,對3Com的合計估值為27億美元。惠普表示,收購3Com的交易條件已得到雙方董事會的批準,但還需股東批準,預計該交易將于2010年上半年完成。
惠普ProCurve部門高級副總裁馬瑞爾斯·哈斯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與3Com的交易令惠普能更好地與思科競爭,“我們希望在網絡產業當中創造一個實力強大的公司,打造涵蓋計算機、網絡和存儲設備的一站式商店,未來能夠提供用戶所需的一切東西。”
“很明顯,此舉是為了支撐公司新生的網絡業務,去年CEO馬克·赫德就已經在公司內部對網絡業務的表現提出了特別的關注。”中國惠普企業計算及專業服務集團(TSG)相關高管在接受采訪時說,“況且年初思科推出其刀片服務器,而這本來是惠普的地盤,今天我們進入網絡設備是正確的回擊”。
“曾經風光一時的3Com已經逐漸沒落,市值僅22.3億美元,營收和收益一直在下滑。惠普現在收購它非常的合算,而且相比博科無疑是在網絡市場領域達成了一個更具經濟效益的交易。”上述惠普中國區高管說。
思科戰略結盟EMC大舉進軍刀片服務器市場,IBM聯手Juniper強化其在服務器、視頻業務和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上的提供能力,軟件巨人甲骨文更是以天價把Sun納入懷中構建起軟平臺上的硬實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產業大動蕩正在使得強者恒強,而市場中“一站式”解決方案巨擘的不斷出現,也正在把更大的壓力轉移給惠普、戴爾之類以販賣硬件見長的企業。
惠普在12日下午發表的聲明中也表示,此次并購將會大幅提升公司在IDC市場上的競爭力,因為IDC市場越來越看重整體解決方案能力的提供,而這也正是思科冒著“游戲規則破壞者”的風險插足服務器市場的初衷。
前述中國惠普企業計算及專業服務集團高管則認為,3Com的誘人之處在于其擁有全球最具競爭力、最完整的IP產品線和豐富的網絡解決方案,“未來的IT應用絕不僅僅是停留在硬件物理層面的結合,網絡將成為聯結起所有科技應用的基礎管道,收購3Com將幫助惠普在以太網特別是企業網市場上提升競爭力。”
“如果交易順利完成,惠普將建立起涵蓋計算、存儲、網絡、服務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能力,成為業內的第二個‘思科’。”顧文軍指出,惠普同日公布的2009財年第四財季初步財報顯示出,在其三大業務中,涵蓋存儲、服務器部門的企業計算及專業服務集團(TSG)更具有成長性,而覆蓋打印和PC的另兩個產品集團正在飽受市場慘烈價格競爭之苦。
不過顧文軍也指出,就如同思科推出自己的刀片服務器后,受到了惠普等廠商的廣泛指責一樣,惠普收購3Com同樣是破壞了原來共生共榮的游戲規則,接下來的問題就拋給了IBM和戴爾,可以預見的是,類似的并購還會繼續上演,更多的合作者將會因為市場競爭而最終兵戎相見。
“奶牛”H3C成整合關鍵
而作為3Com旗下最具盈利能力的子公司,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三、H3C)今后的命運也備受市場關注。2008年,H3C銷售收入凈額8.84億美元,繳納各項稅費近8億人民幣,占據了母公司半數以上的營收和利潤,堪稱3Com名副其實的利潤“奶牛”。
在H3C相關市場人士提供給記者的“致渠道商和客戶的公開信中”,H3C明確表示,對于母公司3Com和惠普公司達成被收購協議,這種變化將有利于H3C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進一步向全球市場進行更為廣泛的推廣和銷售,也將更有利于H3C為客戶提供更為完善的IToIP解決方案。
該H3C人士對記者表示,“此次并購是上市公司的資本層面,對H3C的具體營運沒有影響,H3C將繼續做好研發和市場拓展工作。”至于H3C的約4800名員工及國內31省市和海外多個國家或地區的分支機構,該人士表示去向待定。
一位對華為了解頗深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恩怨之后,H3C“遠嫁”惠普不失為一個雙贏的選擇,尤其在當初華為退出H3C時與3Com 達成的18個月“不競爭”協議已到期、雙方已經展開激勵競爭的情況下。將來,惠普在中國市場上強勢的渠道和服務能力將幫助H3C進一步拓展業務,而惠普則可強化國內企業網市場地位而挑戰思科。
不過該人士也指出,惠普收購3Com后,今后整合H3C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一是人員變動。H3C和華為糾葛頗深,集中體現在核心研發團隊上,是走是留,與新東家間彼此是否放心,每次收購伴隨而來的裁員是必過的一道檻。二是技術戰略不明朗。H3C有自己的解決方案戰略IToIP,但惠普目前的咨詢業主要依靠EDS,IToIP何去何從是個大問題。三是產品線沖突。惠普的Procurve network如何與H3C的產品線有效整合?四是渠道沖突。惠普進來后,其現有的企業網渠道和H3C的原渠道必然會在利益分配上產生沖突。五是控制權歸屬,原先3Com對H3C只有營收上的要求,不會過多干涉業務,而惠普作為整合一方,很可能會把H3C強勢整合到自己的企業網體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