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交換機概念起源于Softswitch的翻譯
軟交換機概念起源于Softswitch的翻譯,交換技術:軟交換機的概念、特征和作用。軟交換機從外傳入中國也有些日子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概念的真正來源吧。
引言:隨著通信網絡技術的日益完善,特別是近來年IP技術的日益成熟,通過分組網絡實現端到端融合語音、數據、視頻的應用已經表現出在未來市場越來越強的競爭力。目前人們已認識到分離的語音、數據、視頻網絡必將逐漸融合演變成為集多種業務于一體的、分組IP的、開放的下一代通信網絡(NGN)。
近一年多來人們對NGN的關注與討論正順應了這種市場發展趨勢。可喜的是人們對NGN的表述盡管有所不同但在整體大的原則上已有了如下的共同認識:NGN將基于分組數據網絡和統一的IP協議,即使對IP分組技術持保守看法的人們也都同意在未來幾年里融合的數據網絡技術將成為電信運營商的核心網絡技術。
沒有人再對IP技術作為電信運營商NGN基礎骨干業務平臺提出異議。NGN將意味著各種業務和應用的傳輸技術完全向分組、寬帶IP邁進和融合,智能光技術、DWDM技術和高速路由與分組交換技術將被充分利用。
NGN將提供綜合開放的整體網絡構架體系,其發展目標是采用統一的網絡技術融合各個應用網并實現端到端多媒體業務融合。NGN網將使各業務網——無線網與有線網、固定網與移動網、話音網與數據網統一于共同的傳輸基礎和網絡應用平臺。
軟交換機概念作為基于商用硬件平臺,采用開放、標準、多協議和可運營管理的技術代表,將成為NGN中重要而關鍵的系統和設備技術之一。然而,必須看到,由于國內具有一定規模的軟交換機組網和實踐還不多見,有關軟交換機概念的討論和實踐還僅停留在局部和個體技術的概念層面上。
近一年來,隨著人們對軟交換機概念有了一些實踐,對其認識不斷加深了解以后,開始發現單用軟交換機技術來構建NGN會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和一些根本觀念上的沖突。筆者認為,其中一些關鍵問題的核心可能并不在于技術,而在于我們認識問題的觀念、角度和思維方式。因此,筆者認為目前非常有必要重新回到問題的基本面來再次審視軟交換機概念、特征以及在NGN中所扮演的角色。
基本的軟交換機概念
盡管軟交換機是目前關于NGN討論的熱點,然而人們對其概念仍有些似是而非。那么它究竟是設備概念﹖系統概念﹖體系概念﹖還是技術架構﹖軟交換機與IP電話和NGN的關系究竟是什么﹖
軟交換概念的起源
軟交換機概念這個術語可以說是從國外“Softswitch”翻譯而得,其概念基本上是伴隨著IP電話技術體系的功能分層和控制分離思想的發展而形成的。大家知道,在傳統的PSTN交換網絡中,業務控制與呼叫控制以及傳輸承載都集中在交換機里,PSTN的各項業務必須通過TDM交換機進行實現。
為滿足用戶對新業務的不斷需求,PSTN網絡中出現了公共的業務生成平臺即智能網。PSTN的智能網首次提出并實現了一些全網性業務生成與呼叫控制相分離,并因此改善了PSTN全網性業務的開展提高了網絡集中提供業務的能力,縮短了全網性新業務提供的周期。
IP電話技術體系不僅進一步強化了業務生成與呼叫控制分離的思想而且更進一步期待實現呼叫控制與媒體傳輸承載相分離。這種分離的目標是使IP電話業務的控制和生成真正獨立于媒體傳輸網絡設施,從而更加靈活有效地實現IP電話及其相關業務和多媒體應用的融合。
更重要的是這種分離還有利于電信運營商能在分組網上實施集中的運營、管理、維護和配制OAMP 。電信運營商和用戶可以通過IP連接在局端系統自行定義配置和管理自己的業務特征,而不必擔心用戶終端的類型和配置,從而使業務和應用的提供有較大的可能性、靈活性和可運營管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