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回購手機的故事:冒關聯交易風險
6月7日凌晨消息,聯想樂Phone正在國內銷售,聯想為部署移動互聯網戰略曾以兩倍的價格(2億美元)回購手機業務(聯想移動)。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近日在一個公開場合講述了回購手機業務的幕后故事:他與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在極不情愿的情況下,因洋CEO(阿梅里奧)堅持而出售了手機業務,之后又冒著被指責關聯交易的風險堅持要回購。
5月31日,聯想之星創業大講堂在無錫舉辦,聯想控股董事長兼總裁、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在會上向創業者們分享了他的“創業經”。在回答創業者提出的聯想的手機業務戰略時,柳傳志講述了回購手機業務的諸多內幕,其中的很多細節都是首次公開。
洋CEO堅持要賣虧損的手機業務
在聯想集團出售手機業務以前,它的業務一直是有占營收98%的PC業務及2%的手機業務組成。手機業務對聯想的收入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且還在虧損階段,這對于“毛巾里擰水”的PC行業來說,對凈利潤的負面影響很大。那么,曾經多元化失敗、砍掉大部分業務的聯想,為何一直保留有手機業務呢?
柳傳志回憶說,聯想在2003年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以前,曾開過一個月的高層戰略研討會,當時決定把其他業務全砍了,但保留下手機業務,因為他和楊元慶都認為,未來無線通訊和手機會有結合點。聯想手機業務(聯想移動)就作為一個戰略業務被保留了下來。
國產手機在隨后的幾年被諾基亞及山寨機打的節節敗退,聯想移動也不例外,成為聯想集團的包袱。“國際的CEO(指阿梅里奧)對這個一直有看法,不能給予手機更多的資金支持,他們在研發上就沒有更大的投入,最后的結果就不樂觀,眼看著就要虧損了,CEO想把這個業務賣出去。”
但柳傳志和楊元慶,正如同他們當年保留手機業務的理由一樣,他們并不想賣掉手機業務。柳楊和阿梅里奧的矛盾就發生了。在當時的聯想集團董事會中,楊元慶是董事局主席,柳傳志是董事,聯想控股又是聯想的大股東,但他們依然不能阻止手機業務的出售。
其原因是,手機業務是阿梅里奧分管的業務,按照聯想的公司治理結構,董事長和大股東的職權是可以更換CEO,但不能直接干預CEO的決定。盡管柳楊非常不愿意,和阿梅里奧也發生了些矛盾,但最終只能尊重過阿梅里奧的意見,決定賣掉聯想移動。
2008年1月31日,聯想集團宣布出售手機業務。聯想不僅甩掉了虧損的手機業務,還通過出售手機業務獲得了6600萬美元的收益。
聯想在當時宣布出售聯想移動時給出的原因是,專注核心業務PC。其中真正的原委未對外披露,只到兩年后柳傳志重新講述這段故事,外界方才知曉一二。
“自家人”弘毅投資接盤
不愿賣手機業務的柳傳志留了一手,他為聯想移動找了一個“自家人”接盤,他就是聯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資。聯想控股是弘毅最大的LP(有限合伙人,即基金出資人),占有他20%的股份,柳傳志是弘毅的董事長,是它的實際控制人。
“我跟弘毅的老板趙令歡談了(接盤聯想移動),趙令歡調查后認為,手機業務即使單獨出來也會做的更好。”柳傳志回憶,“我還和他說,你一定要挖一個人過來,聯想集團的呂巖當時在國外,是個帥才,但沒用好(當時負責聯想全球臺式業務)”。
在2008年1月18日,在宣布手機業務出售前半個月,媒體爆出,呂巖調任聯想移動CEO,原CEO劉志軍離任學習。當時外界還不知道,這正是聯想移動出售并由弘毅接盤的一個先兆。
2008年1月31日一大早,聯想集團在港交所披露,以1億美元的價格出售手機業務,接盤者為弘毅投資(60%股權)及一名為楊向陽的投資家控制的兩家殼公司(40%股權)。
聯想集團買回手機:迫不得已的“出爾反爾”
聯想移動出售后,在呂巖及其團隊的帶領下,越做越好。而就在此時,聯想的樂Phone業務已經開始部署了。
“在整個樂Phone的部署系統里,怎樣把技術做好,怎樣跟運營商合作,怎樣和內容服務商合作,接下來怎么推廣,想來想去,還是決定把手機業務買回來。”柳傳志回憶了當時的一些思考。
2009年11月27日,聯想集團宣布以翻倍,即2億美元的價格回購聯想移動。22個月的時間,隨著聯想移動業績的好轉,其估值也升了一倍(具體原因后文詳細介紹)。
在聯想回購手機業務的公告里,外界發現聯想移動的股權在這兩年間又發生了變化,之前由于不是非上市公司,未對外披露。
其中,聯想移動CEO呂巖及管理層控制的新邁公司,在2008年以公司估值8000萬美元的優惠價格,從弘毅手中購買了20%的股份。聯想后來表示,弘毅折價出讓股份的原因是考慮到管理層對公司的貢獻,此舉是為了對管理層進行激勵。在聯想集團回購手機業務時,當年花費1600萬美元買下的20%股份升值為4000萬美元,獲利2400萬美元。這被柳傳志描述為“原來團隊的激勵沒有收到任何影響”。
曾擔任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的聯想“老將”俞兵,也通過其控制的“深圳投資”持股移動30%股權,他在回購中套現6000萬美元。
柳傳志:冒著被指責關聯交易的風險
正如上文所寫道的,聯想老將俞兵套現6000萬美元,呂巖等高管獲利2400萬美元,而從60%減持為30%的弘毅投資也獲益不菲,整個交易使得聯想集團這個上市的公眾公司在22個月內損失1億美元,而聯想系的其他成員有損獲益。
“如果要是一個職業經理人,他就一定不會把聯想移動買回來,因為這里面涉及到關聯交易。”柳傳志說,關聯交易本身是個“很討厭的事情”,最大的關聯方就是他,一方面是他控制的非上市的弘毅,另外一方面是上市的公眾公司聯想集團。回購手機一事讓柳傳志冒著被指責關聯交易的風險。
柳傳志又想了一個辦法來讓說服董事會。“我向董事會說明,聯想控股在弘毅這期基金(指出面收購聯想移動的基金)只占了20%,弘毅又在聯想移動里占了30%”。他的意思是,聯想控股并非是全部受益方。
除此之外,聯想集團董事會還邀請了獨立的投資銀行瑞銀來估算聯想移動的價格,他和楊元慶退出回購的談判,由董事會的其他成員來決定談判,“最后這個事談的價格比較合適,原來團隊的股權激勵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這個事情就做成了。”
通過一系列的運作,聯想集團成功回購手機業務。聯想回購手機業務后,股市反應很正面,股價有所上漲。
柳傳志最后總結說,“這個事情的經驗教訓有兩點,一個是企業真的要有主人,沒有主人的話,這種事誰都要躲,沒有人愿意做;第二,個人聲譽很重要,我來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在公司董事會內部、員工內部、甚至到媒體,沒有人懷疑我的個人動機,是因為我前面確實聲譽還是比較好的,如果以前我為這個事搗過鬼,今天再做這個事就會很麻煩。”(牛立雄)
以下為柳傳志講述回購手機幕后故事的實錄:
柳傳志:
聯想在03年并購IBM以前,開過有一個月的高層的戰略研討會,當時決定把其他業務全砍了,主要集中力量做PC機上,但是決定留下手機業務,因為楊元慶和我都認為,在未來手機業務,就是無線通訊會跟電腦最后會有結合點,時間還看不清楚,但是就把這個留下了,所以在并購IBMPC以后,這塊業務是跟PC這個業務一起進到里邊去的,進去以后,剛才我講了,國際的CEO對這個實際是有看法的,因此在這個手機業務上,就不能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使得他們在研發方面有更大的投入,因此原來那塊成果就會出了問題,眼看著手機的業務就變成了虧損,在這種情況下,CEO希望要把這塊賣出去,因為他在負責,其他人應該不予以干涉的,在我理念里面,我有不同看法以后,我當著他們董事長,我會提出一些想法和看法,但是絕不干預,最后把你換了,董事長的能耐是換人,而不是上去替你戰。當時其實是發生一些矛盾,但是還是尊重CEO的意見,要賣就賣了。但是在我的心里邊一直認為這塊業務將來還是有重要作用的,于是我就利用了我是控股下邊弘毅投資的這個機會,跟弘毅的老板趙令歡談了,趙令歡調查以后,認為手機業務本身即使單出來,也會做得好,但是我告訴他,你一定要挖一個人過來,聯想里邊呂巖現在在聯想集團里面,當時是國外,并沒有用好,這個人是帥才,他來一定能做好,這塊弘毅參加,再加上賠了一塊買了過來,果然手機做起來了,這塊實際上聯想樂phone這塊業務已經開始部署了,在整個部署系統里面,怎么樣把技術做好,怎么樣跟運營商關系管好,怎么和內容服務商,這些都考慮完了以后,再下來怎么去推廣,這里面需要有一個系統,想來想去認為,手機這家叫聯想移動,想到最后決定還是把它買回來,而在這件事情上,如果要是一個真的職業經理人的話,他就一定不會干的,為什么不會干呢?因為這件事情關聯交易本身是很討厭的事情,而這個關聯交易最大關聯就是我,這邊是弘毅,這邊是聯想集團,但是由于這件事情和聯想關系太大,我向董事會說明,其實我們在弘毅這期基金里面只占了20%,弘毅在聯想移動又占30%,能不能想辦法把事情做得很漂亮呢,董事會認為是可以的,我們當時請了一家當時瑞銀,做價格確定的人,我們退出,由董事會來決定談判,最后這件事情就是把他價格談得比較合適,對原來的團隊的激勵本身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這個事情就做成了。做成以后,股市的反映是很正面的,非常正面,股價也上來了,現在這個團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這件事情一個主要的經驗教訓,而且有兩點,一個就是這個企業真的要有主人,沒有主人的話,這種事誰都要躲,沒有人會愿意做。第二、個人的聲譽也很重要,我來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在公司董事會內部,員工內部,甚至到媒體,沒有人懷疑我的個人動機,是因為你前面確實聲譽還是比較好,以前我為這個事搗過鬼,今天再做這個事就會很麻煩,謝謝。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