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Hyper-V cloud”詮釋
隨著云計算演變成幾個不同的“類型”,使得我們越來越難以全面地理解云計算。自從云計算問世以來,“云計算”的概念已擴展至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多個模型。而在這些云計算模型中,不同的供應商和專家們均提出了不同的定義,而這些都似乎是專為滿足他們特定需求而特別設計的。
私有云:用合適的硬件搭建的可擴展虛擬基礎設施。這里,我如此來描述它:“當虛擬機提供IT服務提供的機制時,私有云基礎設施是對那些虛擬機以商業速度進行創建和管理的平臺。”
某些IT專業人士看到這一定義可能會想,“那幾乎就是我們虛擬環境的現狀了。”根據現實配置,他們所言不虛。在我的腦海中,那就是私有云定義混亂的主要原因:它在很多方面沒有人們想象中那樣具有革命性。
這里有著另外一個定義:“私有云的核心充其量也就是一種虛擬化技術、一些很好的管理工具以及對硬件和商業流程集成的正確設置。”
當然,這也意味著私有云需要虛擬化、硬件來綜合業務流程需求和計算機資源,并運行虛擬化和管理工具。
我把以上這個冗長的介紹作為微軟公司涉足私有云領域的起點,這主要是因為Hyper-V cloud很好地詮釋了上述兩種定義。雖然軟件技術本身并不是嶄新的,是以更好地結合虛擬活動和業務流程的方式而進行的。
詮釋Hyper-V cloud
那么微軟公司的Hyper-V cloud到底為何物呢?有一種說法,它是結合微軟公司虛擬與虛擬管理軟件和一套專用硬件的綜合體,我只能將其形容為“專為虛擬化而設計”的產品。但是將業務流程與虛擬化相聯系的管理往往是個難題。對于眾多的專業IT認識來說,這些概念都很難掌握,但是微軟必須讓了解業務的人真正理解。
更多的用戶應該考慮到這樣的情況:虛擬化是一種技術。使用虛擬化技術管理虛擬機和分配資源,然后在不適用時不再進行管理。但同時也有定義何時創建、或與那些虛擬機交互的業務規則。有些業務驅動決定何時需要一個新的SQL服務器、Exchange服務器或其他的服務器。另外的業務驅動決定何時增加更多資源以增強現有的虛擬環境。
傳統的虛擬化從來就不擅長于將那些業務驅動轉化為其虛擬管理平臺中的實際操作。這一轉化是私有云的目標之一,也是微軟公司Hyper-V cloud實施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在,暫時不要將此概念認為是虛幻的,又或者“只是微軟公司的又一個營銷噱頭”,與之相反,這是一些綜合技術專家和以業務為導向類型人員的真正技術。其中有些,如驅動虛擬化的硬件,在如今正以激動人心的方式改變著我們的看法。其他,如微軟公司在系統中心虛擬機管理仍保持不變,但在不久的將來將發生變化。
私有云代表了在虛擬環境中重新考慮資源的一種新方法。通過將在設計之初就將虛擬化作為其精髓的硬件收集起來,就應運而生了一種“資源經濟學”。無論是應用技術,還是經濟學本身,都將是接下來的兩大主題。
在此之前,需要通過微軟公司對Hyper-V cloud的介紹進行了解。其中有用的資源也包括了您如何入手的信息。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