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軟件創新中心” 推動地方信息產業騰飛
春之伊始,萬物更新,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微軟公司共同推進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微軟軟件創新中心”(以下簡稱軟件創新中心)也翻開了新的篇章。 在今天微軟公司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舉辦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微軟軟件創新中心”2011年創新年會上,成都、重慶、海南和云南等微軟技術中心正式成為第二批升級為軟件創新中心的分中心。微軟同時宣布正式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微軟軟件創新中心管理手冊”和云計算平臺提供給創新中心分中心,以加強軟件創新中心的管理和服務,幫助本土軟件公司發展。
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微軟公司,部分地方政府以及全國21個省市軟件創新中心或微軟技術中心的代表齊聚一堂,分享各地創新成果及經驗, 并就進一步推動創新中心未來的發展出謀劃策。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巡視員徐建平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微軟公司在軟件產業領域加強合作為中美信息技術交流和信息產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公共事業部總經理曾良發表演說
當前,創新中心建設備受各方面關注,下一步應進一步引入合理機制,通過加強規劃、加強創新網絡建設,以及加強與地方政府的聯系,促進各地分中心加速發展。”徐建平副巡視員也指出:“今年是中國‘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希望微軟公司在總結過去十幾年在華發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本著互惠互利、雙贏的原則,繼續加強與中國軟件產業和軟件企業實現共同發展。“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公共事業部總經理曾良對國家發展改革委領導給予“軟件創新中心”的支持與肯定,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地方企業的積極參與表示感謝。他說:“作為扎根中國的IT企業和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微軟一直致力于成為中國政府可信賴的合作伙伴,通過自身的技術優勢幫助解決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首要問題和社會需求,促進本地軟件經濟的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巡視員徐建平發表講話
今天的大會和成果介紹,充分顯示出微軟通過與政府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為推動本地軟件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取得了新的,可喜的成果, 同時也是我們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合作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他介紹說,微軟與國家發展與改革委的合作項目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硬件出口, 軟件外包, 學員師資政府官員培訓,對中國軟件企業投資,建設電子商務平臺,信息安全交流和合作以及軟件創新中心方面碩果累累。
據悉,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微軟公司2002年簽署的“關于加強軟件產業合作的第一期合作備忘錄”,第一家技術中心在2004年正式建立。2009年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微軟公司2006年簽署的“關于加強軟件產業合作的第二期合作備忘錄”, 雙方又開展了推動本地創新,促進中國軟件產業發展,包括將技術中心升級為“軟件創新中心”。 近7年來,微軟一直通過技術中心/軟件創新中心,幫助本地軟件經濟發展, 至今已經建成21家技術中心,其中8家成功升級成為創新中心,在過去的7年中,技術中心/創新中心為全國超過30個地區,2000多家政府和企業客戶提供了大量信息化解決方案。
國家發改委領導與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曾良為新升級的創新中心授牌
“經過三年的不斷磨合, 我們將微軟的管理經驗,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鼓勵創新,制定一整套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微軟軟件創新中心’管理實踐。我們還將基于這套管理方法論,提供有針對性的管理顧問,幫助本土軟件公司發展,”曾良說。他強調微軟將通過建立“云平臺”,集成微軟協同開發、網絡電視電話會議、統一溝通、知識庫等微軟最新產品、解決方案, 加速“技術中心”向“創新中心”過渡, 并用云的平臺管理和服務軟件創新中心。
國家發改委領導,微軟高層與創新或技術中心代表及地方政府代表合影
會上,各地創新中心代表及當地政府代表向大家展示了過去一年的創新成果,其中語音識別、RFID、企業級云平臺搭建產品等三個領域格外突出,充分體現了微軟公司大力支持中國“本土創新”的努力和成就。在語音識別技術上,合肥創新分中心創新推出全球首個基于Windows Phone 7的中文語音輸入技術,只要隨意說出你想發的內容,手機馬上就可以將你說的話變成文字,而且內容精準、反映迅速。走路、開車等情況下,不用再為要收發短信而煩惱,老人、孩子、甚至盲人等都可以輕松地收發短信。重慶創新中心推出的RFID技術創新在物流管理、交通管理應用中也成績斐然,實現更多發明專利及市場效益的雙產出。
在云計算領域,本次新升級的廣州創新分中心在微軟的大力支持下,自主研發了具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級云平臺搭建產品“Bingo Cloud”,它能“讓IT基礎設施更加智慧”, 產品在應用層面上主要體現 “應用生命周期管理”和“動態資源管理” 兩大功能。對于未來的發展,各地創新中心均充滿信心,正如廣州分中心主任周靜所說:“我們要做的就是降低技術平臺搭建的門檻、風險,通過與微軟合作共贏的渠道去幫助越來越多的企業建設一個符合標準的、開放的、易用的、可演進的云計算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