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IP RAN規模商用之“燈塔”,引領綜合業務承載
《電信技術》:臺州聯通的IP RAN綜合承載網建設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出于怎樣的考慮進行的,建設IP RAN綜合承載網的必要性有哪些?
金仙友:中國聯通的3G無線接入網以WCDMA R6的HSPA為起點,基站回傳普遍采用雙棧的模式,分組業務采用IP承載,電路業務采用ATM承載。分組業務回傳的IP承載均采用MSTP方式。采用MSTP方案進行接入可滿足3G業務回傳的需求,且維護經驗豐富,網絡覆蓋面廣。
然而在LTE/LTE+階段,移動業務飛速發展,基站回傳要求承載網絡不僅能夠提供Node B到RNC的接入,同時也應提供基站之間的三層互通。原來的MSTP網絡滿足不了未來業務的承載需求,需要具備多業務的綜合承載能力,需要完全引入高帶寬、具備三層功能以及面向未來發展與演進能力的承載技術。IP/MPLS 是應用廣泛、成熟的技術,技術上已經具備試點和規模商用條件,且在互聯網等領域已經過了商用驗證,具有良好的擴展性,適合承載大規模電信級業務,網絡應用前景良好,因此,建設IP RAN綜合承載網是網絡IP化及智能化發展的趨勢。
臺州聯通作為全業務運營商綜合考慮了網絡及業務的安全性、可靠性、業務質量、網絡的可持續發展和可擴展性、成本及投資保護、管理運維等因素,選擇IP RAN建設新一代移動承載網絡。
《電信技術》:IP RAN構建的面向未來的綜合承載能夠在哪些方面提升臺州聯通的核心競爭力?
金仙友:IP RAN綜合承載網建設成功后,首先在網絡能力方面,能夠大幅度提升網絡容量、網絡覆蓋,網絡架構的先進性能夠支撐網絡的平滑演進。
其次,利用基站站址建設的IP RAN綜合承載網,可以有效擴大固定網絡的網絡覆蓋和接入能力,提升運營商的業務接入速度。
第三,提升了業務承載能力,能夠滿足HSPA+大發展要求,可以支撐傳統業務的承載與遷移,可以高質量承載GSM/UMTS/LTE、IPTV、專線、高速上網等FMC的綜合業務承載,并滿足云承載、IPv6、物聯網等需求,構建面向未來的綜合承載網。
第四,通過合理的建設能夠降低運營成本,綜合承載可以節省機房、配套、機柜、光纜、電源、空間等資源,降低運營商的TCO。
《電信技術》:目前臺州聯通的IP RAN承載了哪些業務?這些業務的承載效果怎么樣?未來還可能承載哪些業務?
金仙友:目前IP RAN綜合承載網主要主要承載了HSPA+基站和LTE基站、NGN語音、大客戶專線、WLAN、寬帶用戶上網等業務,實現了多業務的綜合承載。
從臺州聯通近4個月的實際應用來看,經嚴格測試的IP RAN綜合承載網的各項指標達到預期,各項業務運行正常穩定,可以與原來的SDH承載相比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這充分驗證了以IP/MPLS為核心架構的三層分組網絡具備規模部署和成熟商用能力。
下一步等綜合承載網都建設好以后,可以考慮將所有固網業務、專線業務等切換到IP RAN網絡中,真正實現固定、移動綜合業務承載。
《電信技術》:業務和維護是互斥的,業務越多越靈活,維護起來就越難。IP RAN作為當前最為領先的承載技術和網絡架構,是否在運維上給臺州聯通提出了全新的挑戰?臺州聯通是如何應對的?
金仙友:移動承載網運維的關鍵點主要有:能夠快速建網、業務發放調整快捷、網絡業務質量可控可靠、故障定位快速準確。在移動承載網絡IP化后,對其運維提出了一些新的訴求。首先是要屏蔽技術差異,實現SDH-Like運維;其次能夠快速發放業務,提高運維效率,減少人力成本;第三是簡化運維場景,精確定位故障,可視化性能監控,運維人員快速上手。
IP RAN作為傳送網的新技術,目前由臺州聯通傳輸專業負責建設和維護。由于IP RAN產品形態、技術特點、維護模式等各方面與傳統MSTP差異較大,在建設初期確實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一方面,傳統的數據網絡運維存在業務路由不透明、網管配置復雜等弊端,維護的理念也與傳輸網絡截然不同;另一方面,從內部的組織結構上看,大量習慣于SDH網管簡單、直觀的運維工程師都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從事數據網絡的維護,如何把數據網管做得和傳輸網管十分接近,將直接影響運營商的運維成本。此次試點采用了華為最新的U2000統一網管,對試點網絡實現"SDHLike"的圖形化的業務配置和可視化的管理,具體表現為可以在網管界面上端到端的批量下發業務,包括端到端的動態Tunnel批量創建,端到端的PWE3的創建,支持CES、ATM、ETH等多種類型,從而給維護人員帶來類似SDH的業務創建體驗和習慣。實際上,采用這套網管系統后,數據的運維人員并沒有增加,開通一條業務比傳統的命令行方式更節省時間,整體運維效率提升30%。
在這半年多的建設維護過程中,我們通過加強內部培訓、牽引傳輸專業與數據專業的技術交流,在內部打破部門壁壘以此支撐IP RAN的建設和維護,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綜合接入時代,網絡逐步融合,我們也會繼續探索人力技能方面的融合模式,包括在運維體制、崗位分工上進行一些調整,引進、培養專業人員等。
和傳統的SDH承載時代相比,IP RAN綜合承載要求更高。原來數據專業和傳輸專業是分開的,現在我們也在考慮對這兩部門進行能力和人員的整合,這樣對業務專業上面的交叉以及對維護、運營、人員考核,有很大的幫助。
《電信技術》:本次臺州聯通IP RAN承載網的整體部署規模如何?
金仙友:本期工程選取臺州聯通HSPA+站點分布集中、且現有網絡資源條件良好的臺州市椒江黃巖路橋三個區域地區,采用華為IP-MPLS分組傳輸設備組建IP-MPLS分組傳送試商用網絡,主要完成LTE基站、HSPA+基站、TDM語音、NGN語音、大客戶專線、寬帶上網等業務的綜合承載和傳送,并規劃設計了未來可能出現的業務需求匹配場景。
臺州聯通IP RAN組網共分為三個層次:核心層由核心站點的市新大樓SR(NE40E-X16)以及各區縣匯聚SR(NE40E-X16)組成(每個區縣一對匯聚SR,共9個區縣),核心SR分別連接城域網和RAN-CE。匯聚層由CX600構成環形組網,接入層以ATN910/950/980為主。
臺州聯通的試商用網絡按照核心層、匯聚層、邊緣層端到端的方式即三層到邊緣進行建設,同時保證一定的應用規模。
由于HSPA+站點集中分布,臺州業務區共升級HSPA+站點601個,本次選擇的椒黃路三個區域有HSPA+ 站點296個,其中宏站為170,占總升級數量的50%。
試商用網絡邊緣層節點的選擇以2011年HSPA+升級站點為主,并考慮部分帶寬需求較大的3G站點,考慮到覆蓋區域的連貫性,便于網絡應用的測試與維護。匯聚節點的選擇按照現有的網絡結構式和發展布局,由邊緣層區域選擇確定。除考慮掛接接入環外,還考慮到分組設備的特性,盡量保證雙節點歸屬的匯聚點屬于同一個匯聚環。本階段IP RAN目標網絡規模計劃超過500個節點,未來基于IP RAN將規劃超過1000個。
《電信技術》:在IP RAN綜合承載網部署的過程中以及實際應用之后遇到了哪些困難?
金仙友:在部署過程中,主要的困難是自身的資源不足造成的,比如光纜資源不足、各設備電源供電要求不統一,需要進行改造擴容等。通過多方努力,我們克服了這些困難,所以綜合承載實驗網比較成功。
此外,IP RAN作為新技術,網絡的安全可靠非常重要,目前的承載網還沒有經過長期的帶業務運行考驗,穩定性等各項性能指標需要在實際應用之后等待時間驗證。
《電信技術》:通過臺州聯通此次部署,您認為有哪些可能的問題是還沒有暴露出來的?
金仙友:我認為穩定性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這兩方面可能會隱藏著一些問題,當然這需要我們持續地關注,因為網絡結構本身就是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的。
通過臺州聯通和華為公司不斷調整、優化,這些方面目前我們并沒有出現大的問題。根據前期的測試結果來看,對于2G、3G、LTE的移動回傳業務,普遍在20-30ms完成故障保護倒換,少數情況下接近但仍然低于50ms以內完成故障倒換,大部分情況下業務回切不丟包。對于L2、L3、TDM的集團大客戶專線業務,普遍在10-20ms完成故障保護倒換,少數情況下接近但仍然低于50ms以內完成故障倒換,業務回切不丟包。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前瞻性,就是網絡可以后續的平滑過渡和可持續的演進。
以上這幾點也是所有運營商最關注的。前期規劃的好,后期調整的就少,同時對應急響應、成本降低、系統安全都有很大的。
《電信技術》:在IP RAN綜合承載網的建設過程中,合作伙伴華為公司提供了哪些支撐?
金仙友:華為公司從上到下對這次項目非常重視,從網絡布局建設到后來的并網、數據配置等很多環節都給予了很大的支撐。
華為駐臺州辦事處有一個很強大的支持團隊,他們為此傾注了大量心血。根據臺州自身網絡現有的特點,臺州聯通的領導、技術人員和合作廠商華為公司從網絡規劃、區域選定、站點分配等方面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和部署。華為方面也對我們提出了一些資源方面的要求,我們積極配合滿足。
《電信技術》:中國聯通集團在其他很多省市都有IP RAN綜合承載的試點,和中國聯通在其他省市的部署情況相比,臺州的建設有哪些特點和意義?
金仙友:臺州聯通根據原有光纜網絡的資源進行規劃,臺州試點共涉及600多個基站,全路由器組網的規模在集團范圍來說算是比較大的。
此外,我們通過傳輸、數據、動力等不同專業的配合,提前進行了一些規劃。從網絡建設的層面來看,實驗網站點數多,業務承載多;從運營來看,整體比較穩定。
我們感覺臺州聯通的IP RAN實驗網是比較成功的。此項目的成功為中國聯通本地傳送網絡發展方向選擇、技術選擇提供重要的基礎試驗數據;同時也為未來的全網IP化以后的運營維護積累經驗,預見和解決在未來的技術融合和網絡融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
《電信技術》:在您看來,臺州聯通IP RAN網絡建設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可以分享?
金仙友:取得成功主要有3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們和華為公司雙方的密切配合;其次,我們制定了嚴密的計劃;第三,臺州聯通認識到這個項目的重要性,公司上下充分重視,我們嚴格按照中國聯通集團的要求來部署建設。
其他省份可能有不同的廠商,運營商選擇好的產品,確保今后網絡運營,站在技術制高點,同時成本低,產能高。運營商在進行建設時,我認為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第一,部署IP RAN,提升運營團隊的IP化運營能力,開始技能儲備,應對未來的網絡和業務的快速發展與轉型;第二,基于用戶與業務發展預測,梳理網絡發展思路,提前規劃網絡;第三,公司上下要非常重視,如安裝工藝、場景實施、標準規范等各個環節都必須要嚴格實施,方案審定要非常嚴格;第四,加快培訓,業務大量承載之后,承載網的壓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