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商業價值 思科雙活解決方案助力企業業務運行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化商業活動以來網絡,因此急需尋找一個強大的數據中心架構作為支撐,這種高可用結構能夠減少甚至消除正常和非正常停機對業務可用性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樣引發了一個深入問題,那就是關鍵任務應用系統都能夠不間斷的為企業創造并提升業務價值的持續性底線。
目前用戶建立多數據中心承載業務系統,其主要目的在于實現應用的高可用性,因此數據中心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分為三類:主數據中心/災備數據中心、雙運營數據中心、雙活數據中心。
讓我們來一起看看三類數據中心各自的特點吧。
主數據中心/災備數據中心:
用戶所有的業務系統在主數據中心中運行,而災備數據中心為業務系統提供冷備和熱備功能,當主數據中心出現應用故障時,可以將單個應用或數據中心整體切換至在被數據中心運行。
雙運營數據中心:
用一部分應用在***個數據中心運行,另一部分應用在第二個數據中心運行,同事兩個數據中心之間實現應用的相互備份,當某一應用出現故障時,對應的備用數據中心可接管服務。
雙活數據中心:
用戶將所有業務系統同時在兩個數據中心中運行,為用戶提供服務,當某個數據中心的應用系統出現故障時,另一個數據中心可持續提供服務保障。
通過上述類型描述,大家已經一目了然,對于主數據中心/災備數據中心和雙運營數據中心而言,優勢在于有充足的設備保障,但缺陷凸顯,當出現問題是需進行數據交互,并停止當前故障應用設備,在中間過程中造成一定的設備資源浪費及過度的維護成本。
而雙活數據中心則與之相反,在同等數量的服務器狀態下,相互間數據運行,降低單個設備常年處于閑置備用狀態,通過有效的資源整合,極大的降低了因故障停用而造成的用戶感知,不僅如此,當兩個數據中心同時運行時,其中某單一應用出現故障,另一設備依舊正常運行,降低了數據遷移所面對的風險,也降低了系統業務終端問題。
現今對于企業需求高可用數據中心相關解決方案類型眾多、種類繁雜,但大多建議無非圍繞著設備的更新或增加為基礎,讓本來承受巨大壓力的IT運維部門更是雪上加霜。
今天讓我們來一起看看思科雙活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是如何建議用戶保障重要業務運行的。
首先思科雙活解決方案中對于數據中心路徑優化采用DNS重定向,通過智能DNS技術,在多個數據中心之間實現負載分擔,采用域名方式進行訪問,實現數據中心雙活。利用LISP技術,提出表示Locator的IP(RLOC)和標識目的節點ID的IP(EID)進行分和疊加封裝在公網傳輸時只根據Locator IP轉發,到達站點邊緣時會剝離外層IP,是內部標識EID IP進行轉發,讓網絡識別應用在不同數據中心之間的流動,完成虛擬化應用。
思科雙活解決方案中應用網絡部分,則是將統一網絡擴展到多個數據中心,并且實現服務器和應用的虛擬化,通過服務器負載均衡技術,對訪問數據中心內服務器的負載進行分擔,在多數據中心建設中,達到與廣域負載分配系統聯動能力,從而支持與服務器虛擬化的整合,即感知服務器位置、CPU、內存利用率等,可以與OTV技術和虛擬化技術結合,實現應用在多個數據中心見的漂移。
通過上述技術簡述,大家對思科雙活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有了大概的了解,通過網絡對數據中心的連接,采用負載均衡技術分攤網絡流量壓力,并利用LISP技術進行IP地址的管控,從而保證數據見的安全運行與交互。
通過思科雙活解決方案對企業數據中心的建設與優化,既可以保證數據中心的高可用,同時保證服務器借助負載均衡緩解流量所造成的數據壓力沖擊,還對IP地址進行有效的剝離管控,最終讓企業輕松實現兩地三中心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