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學王潔:打造物流教學科研應用云平臺生態系統
王潔是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研究所信息技術總監,他的工作就是要保證供校內師生、合作伙伴使用的實驗環境或應用環境穩定、可用。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實驗室IT基礎平臺進行改造,師生不再需要到實驗室進行實驗,只要有一根網線,就可以遠程調用實驗室的資源,***限度為師生提供便利。
然而回顧起在大學做實驗的經歷,王潔表示,20多年的變化翻天覆地。“我1990年上大學,那時PC機剛進入X86時代。計算機還非常神秘,大學機房使用的IBM PC只有4M硬盤,還需要經過很多關系才接觸到”,王潔表示。
圖:王潔
到了1998年,王潔選擇回到大學讀研,那正是國內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階段,“上機需要的實驗環境,是通過專人處理驗證,專機專用。即使現在有些實驗室也是這樣管理的。這種方式限制了學習效果”,王潔告訴記者,“而且當時接觸的應用環境很單一,Novell、Solaris的環境都沒有,作為學生這是很大的損失。”
20多年來,硬件性能、應用環境、資源申請流程、實驗的空間和時間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通過FusionCube融合一體機提供的一站式云平臺,讓實驗資源分時復用,也方便了學生”,王潔表示,“由于將網絡設置、計算資源、應用集中管理,讓開通實驗環境變得非常迅速。部門并沒有專職的系統管理員,我也經常不在實驗室,FusionCube的自動化特性和存儲免維護特性,分布式和橫向擴展架構進一步加強了整個平臺的穩定性,大幅降低了整個平臺運維復雜度。”
良好的生態圈
在王潔看來,無論實驗室中應用運行的多么穩定、高效,也不能證明在企業生產環境中同樣出色。“運作優化算法是不是合理,能否解決問題,必須在企業中實際使用后才能得到答案,我們非常愿意與企業進行合作”,王潔表示,“我們把國內和國際上獲得認可的前沿性的研究成果,根據企業實際場景制訂方案實施。不但企業應用的效率提升,我們也得到了在企業應用場景的需求和相應的優化經驗。”
不僅如此,王潔和他們的團隊還建設了實驗室環境下的SaaS平臺,以期更大規模的分享科研成果和大型物流企業的經驗,并進一步獲取用戶反饋。
王潔告訴記者:“許多中小企業很少使用(物流)應用軟件。一方面購買應用的成本很高,另一方面運營人員成本也比較高。高昂的成本給中小企業設置了門檻。”
“我們嘗試把物聯網、數據分析、流程管理、運作優化等物流行業相關技術放到云平臺上面,向中小企業租用。這樣就降低了使用物聯網技術的門檻,中小物流企業也可以和大企業打交道,與上游廠商對接,直接參與市場競爭”,王潔表示。
王潔透露,目前實驗室物流SaaS平臺正在合作伙伴和物流企業中試用。待正式上線后,將擴大服務用戶群,應用的種類也會增加。
海運物流應用的挑戰和趨勢
“航運物流系統需要對船舶運行狀況和港口口岸物流服務情況進行監控分析,這兩部分的數據量都是海量的”,王潔表示,“由于物流系統是網絡狀,節點多,這就導致計算復雜度較高。另外,類似于碼頭管理等業務需要24小時不間斷運營,實時的收集和計算流式數據,這對航運物流系統的技術平臺的挑戰非常大。”
談到物流領域發展的趨勢,王潔提到了管理的可視化。“可視化會用到虛擬現實、三維建模,都對GPU和三維引擎軟件要求很高,一般的桌面虛擬化平臺無法滿足需求,對網絡也要進行大幅優化”,王潔告訴記者。
FusionCube產品總監王豐在接受記者采訪曾表示:“無論是計算密集型,還是IO密集型的高性能計算,FusionCube都有非常好的表現。”
寫在***
在采訪過程中,王潔提到最多的詞就是“交流”、“開放”。作為國內重要的航運物流研究機構,王潔和他們的團隊不斷的與全球同行交流,在物流企業中獲取一手信息。并將科研與企業應用的經驗開放出來,讓更多中小企業有了與大型物流企業同臺競爭的機會。
***,王潔對華為深度的技術分享表示感謝,“通過了解了華為底層技術的設計理念,我們就能更好的使用華為的技術,更好的搭建應用,***化發揮平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