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讀大學值不值”是社會發展在倒退
金秋9月,又見開學季。就在大一新生們忙著迎接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時,四川成都一女孩玲玲正在家中和不贊同其上大學的父親“談判”。雖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錄取通知書,但玲玲的父親固執地認為“讀書無用”,他寧愿出錢資助玲玲做點小生意,也不愿意玲玲浪費時間浪費錢讀大學。此事件一出,便立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話題“讀大學到底值不值”在網絡上也引發了網民們的熱議。
一家知名網站就此話題在網上做過調查,結果讓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驚呆了,70%的網友贊成讀大學沒有多大用處。理由是每年都會出現大學生畢業就業難的問題,而且工資還沒有農民工多,最后還得回家讓父母幫忙安排工作。大學4年學費約8萬,加上生活費一共15萬,還要花費4年的光陰。4年的時間15萬人民幣,自己完全可以先積累經驗然后做個小生意,也能夠發家致富。
就此話題,筆者采訪了賓至網CEO朱義祿先生。朱義祿1994年從天津商學院畢業后幾乎“每天”都在創業之中,后于2007年又創辦了賓至網,短短5年時間就讓其成為中國最大的商務社交網絡之一,想必在此話題上朱義祿先生有很多感慨,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他的看法。
朱義祿表示,不應該從功利主義的角度來算讀大學這筆賬,卻忽略了潛在收益。讀大學更多是為了開闊眼界、提高思想覺悟,明常人所不能明的道理、解常人之迷惑,沒有上過大學的人就像沒有生過孩子的女人一樣其人生是不完整的。在西方發達國家裝修最豪華的地方是教堂,因為知識是他們最大的信仰,而中國則不然。統計表面,在西方發達國家每個人一生平均會讀20—60本書,而在中國每個人一生平均讀書的數量不超過10本。在中國知識改變命運、學歷成就未來已經完全變成了“拼爹”的時代,中華名族上下5000年的文化很顯然要被被擱下了,這是社會發展在倒退的跡象。當人的追求只停留在物質層次上的時候,那只不過是金錢的奴隸而已。只有當文化變成我們最大的精神信仰,只有國名的整體文化水平了提高,中國才算是真正的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