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云而變 Office 365引領的全面轉型
原創在微軟2013年的財年中,Office 365的營收達到了15億美金,在過去12個月里,60%的全球500強公司已經購買了Office 365。Office365已經成為微軟歷史上成長最為迅速的業務,無論是從收入還是用戶數量、工作負載量等角度衡量,Office 365的數據都在刷新歷史。
這一基于云端的完整Office解決方案在4月15日也終于落地中國,中國的用戶可以直接使用由世紀互聯運營的Office 365云服務,其中包括Office應用、Exchange Online、SharePoint Online、Lync Online等服務。Office 365的落地,不僅給中國用戶帶來了便利和使用方式的轉變,同時,對于微軟亞太研發集團Office中國商務軟件部總經理陳正弘和他的團隊來說,也帶來了很大的轉變。
微軟亞太研發集團Office中國商務軟件部總經理陳正弘
2010年,Office 365開始籌備研發,而陳正弘的團隊也承擔了重要任務。陳正弘表示,云計算是微軟的核心戰略,而Office 365則是微軟云計算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在基于對市場發展的洞察,并與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美國總部溝通之后,Office中國商務軟件部全面向云服務研發轉型,并獲得了微軟Office 365的核心引擎研發任務,真正進入了全球商務軟件創新的核心。
業務模式的轉變
過去,大家使用Office應用都是需要購買盒裝軟件來使用,而如今Office 365卻改變了這一業務模式。陳正弘表示,過去都是license的模式,而Office 365采用了訂閱方式,用戶可以根據自身規模大小,量身定制選擇不同的方式。由世紀互聯運營的Office 365提供三種訂閱方式:Office 365小型企業高級版:960元每用戶/年,適用于1-10名員工。Office 365中型企業版:1140元每用戶/年,適用于11-250名員工的企業。Office 365企業版:1500元每用戶/年,適用于250名以上員工的企業。同時,個人用戶可購買399元每用戶/年的Office 365個人版,可以在一臺個人電腦或平板使用。
據了解,在中國,有兩種Office 365服務的運營模式,***是由微軟運營的Office 365全球版,其數據中心位于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不可以開具中國發票;另外一種就是由世紀互聯運營的Office 365服務,數據中心在北京和上海,可以開中國發票。對比于兩個版本,由世紀互聯運營的Officer 365有很多功能還暫不支持,例如,Office應用商店、SharePoint中的商業智能、本地Exchange和Office 365之間的混合部署等功能(更多功能支持請查看:http://office.microsoft.com/zh-cn/office365-suite-help/learn-about-office-365-operated-by-21vianet-HA104055198.aspx)。但是,微軟承諾在中國提供的服務會與全球的功能保持一致,相信更多功能也會陸續推出。
工作方式的轉變
過去,微軟在開發產品是兩、三年為一個產品周期,開發工程師很注重產品發布,因為發布后,他們就可以有很長時間來繼續思考下一步的工作內容。但是,隨著微軟全面向云計算轉型,工程師的工作模式也發生了轉變,他們不再只是關注產品發布的時刻,而是有關產品的研發、測試、服務所有內容都是他們所考慮的。
在云服務研發時代,每個人員的職責都會根據云服務產品的研發進度和用戶需求,隨時進行調整。一個測試人員也可以做開發,而一個開發人員也可以做測試,甚至Office 365的研發團隊還必須有工程師隨時待命 (On Call),以響應全球客戶需求。
陳正弘介紹說,以前大家分工很細,產品經理了解客戶需求,寫出開發文檔,開發人員在沒有和客戶討論的情況下進行編程,寫好程序后轉交給測試人員進行軟件測試。而如今向云方向轉變時,開發人員不只是要創造,而是要負責所有操作的部分,Office 365采用的就是全球7*24*365的開發-技術支持聯動的模式。簡單來說,開發人員要負責功能的質量,不只是要開發程序,而且還要負責測試,如果功能質量不好,就不能登記發布,若部署以后出現問題,也由這個開發者負責修復、維護等工作。
研發周期的轉變
眾所周知,Office每三年發布一個新版本,但在線云服務Office 365的發布徹底改變了這一節奏,用戶獲取的將永遠都是Office的***版本。
過去,微軟研發流程基本是先進行全球用戶需求調查,開發團隊的產品經理進行用戶需求調研,將得到的信息交給研發部門,研發團隊進行任務分解,反饋所需完成時間,設定功能優先級,研發后推向市場,繼而收集用戶反饋,然后修改添加功能,在兩三年后推出下一個版本。而如今,研發和升級的節奏變得很快。
從三年一次的版本發布到不斷更新的云服務,Office改變的遠不只是終端用戶所看到的產品形態變化,從戰略愿景到開發模式,乃至日常工作狀態,都發生了極大變化,從人員、產品更新節奏、測試和服務模式等,都要符合“云服務研發”的趨勢。
用戶體驗的轉變
在Office 365的研發設計上,小到按鈕的顏色、大到功能的設置,很多創新都是通過大數據來完成的。陳正弘告訴記者,數據可以說話,通過大數據的統計分析,研發人員能夠獲得客戶對產品功能的喜好,并判斷出未來需求,為云服務產品的完善提供數據支持。
過去,都是微軟的銷售拜訪客戶或者通過客服來得到用戶的反饋信息,從而改進產品,而如今,產品本身的數據就可以告訴研發人員用戶的喜好,而這種方式也被用在了不同的版本中。基于云服務的特點,微軟將不同的版本給一定范圍的客戶試用,通過用戶實時的反饋來決定讓哪個版本投入商用,讓用戶獲得更好的服務體驗,更大程度保證產品的成功。2014年3月,微軟推出了Office iPad版本,加上之前的Windows Phone和Android手機版本,Office已經實現了跨平臺、跨設備的體驗。而無論是手機還是平板,微軟在設計上的宗旨都是用戶體驗至上,并且要保證體驗的一致性。
當然,陳正弘也表示,目前移動端的用戶體驗仍然是***的難題,如何更好的理解用戶在移動平臺的需求,根據平臺的特性讓不同用戶有著一致的體驗效果,是微軟陳正弘團隊正在努力的方向。正如,在Office的iPad版本上用戶只能觀看,如果需要編輯需要訂閱Office 365,因為在平板電腦上,一般用戶基本上都是瀏覽觀看,而很少是要去編輯操作。陳正弘也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用戶反饋,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完善產品,從而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
自2013年8月公測以來,Office 365在中國已經擁有包括大型企業、政府機構及中小企業在內的20000多名試用用戶,20多家大型企業和政府用戶已經付費購買了由世紀互聯運營的Office 365服務。隨著Office 365在中國正式商用,微軟已經逐漸向云轉型,而這對于陳正弘和他的團隊來說,這將又是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