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athan Davis:支持物聯網設備需要精心設計WLAN
物聯網(IoT)意味著,當你冰箱內沒有牛奶時,冰箱會訂購幫你訂購更多牛奶。但在這個問與答中,網絡專業人員解釋了他在企業內的工作以及設計WLAN支持IoT設備的問題。
在本期人物專訪中,我們采訪了全球汽車和商業制造公司高級網絡規劃分析師Jonathan Davis,他談到了從“為物聯網優化Wi-Fi面臨的挑戰”到“他作為養蜂人”的工作。
你最近在忙什么工作?
Jonathan Davis:我的工作主要涉及兩個主要領域:無線和數據中心。在無線方面,我們正在檢查所有北美的生產設施以及升級無線網絡。在每個位置都有很多非常不同的應用,所以我們正在努力提供標準水平的服務。
在數據中心方面,我正在替換北美地區的MPLS WAN核心,然后接下來會是數據中心網絡。我們正像其他人一樣遷移到思科的Nexus系列。
什么在推動無線升級?
Davis:思科使用了一個流行語—物聯網。我們現在真的開始看到物聯網在工廠中的應用,例如建筑物管理或照明控制,并且有很多生產線管理類型的應用需要無線連接。即使是工具(例如扭力扳手之類的東西)現在也有無線連接,讓你可以檢查每個螺絲固定在正確的扭矩,以及扳手使用的頻率看它是否需要校準。
所以現在對無線容量和無線覆蓋范圍有著巨大的需求,問題在于無線供應商本身非常不同,你需要知道他們是否支持5GHz--大多數企業領域的設備還不支持,或者他們是否有單一的天線。大多數設備仍然是使用單一天線的802.11g,通常是0 dB或者2 dB天線,但很少使用多個天線。這讓我們處于這樣的境地,即我們在為最小公分母構建無線網絡,并且,這個最小公分母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很低。這并不總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你做過最奇怪的工作是什么?
Davis:我們生產卡車,這些卡車需要經歷佛羅里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的冷熱天氣測試,那里有一個寒冷天氣測試設備。他們可以從外部環境控制溫度,我認為他們能夠達到-60°(華氏),但這個特殊的測試是-40°。車輛裝載有傳感器。很多傳感器位于機載計算機,還有幾百個添加到測試溫度、排氣、各種氣體和任何可測量的東西。
去年,我們使用思科1552s(接入點)構建了端點至端點解決方案,這種接入點允許查看這些數據的人與卡車保持相當遠的距離。上周,我們安裝了這些非常大的AP到卡車中,并進行一些配置更改來配合空軍允許使用的頻率,讓卡車準備好深入到-40°,同時,當卡車行進時獲取所有這些數據。從純技術的角度來看,這個網絡相當簡單,但復雜性在于這里涉及行進的車輛。
如果你有無限網絡預算,你會怎么花?
Davis:我不認為具有我們這么多站點的企業會滿意其WAN。如果我有很多預算,我一定會投入到WAN。
讓我們感到無奈的事情在于,為了獲取新的大的WAN管道,我們需要幾個月來配置。所以,當我們確定問題或者新的用例(該用例可能極大地改變我們的WAN利用率)時,我們可能需要六個月才能提供這種WAN鏈路。我愿意花大價錢來擺脫對主要WAN供應商的依賴,以及考慮Riverbed那樣的技術(WAN優化),還有一些WAN覆蓋(例如思科的IWAN—智能WAN)來看看我們可以如何改進響應時間,而不只是啟用便宜的鏈接,還有卸載更低優先級的流量到更便宜的鏈接。這樣,長期來看,我沒有花大量資金在大型MPLS WAN管道,而讓這60%的流量直接走向互聯網。
你職業生涯的早期目標是什么,什么讓你進入網絡行業?
Davis:我曾打算參軍,在我準備離開時,我傷了腳踝,休息了四個星期,錯過了參軍的日期。我不得不快速想別的出路,這使得我進入IT領域。在我進入網絡領域之前,我做過IT的各個方面,從系統到Web到.NET開發到數據庫管理(DBA)。在很多方面我對IT感到厭倦,當我在想離開IT后該做什么時,我發現了網絡。
在我其中一個崗位,我有機會在網絡方面發揮領導作用。我想,‘這是我還沒有接觸過的IT的一個領域,至少在我離開IT后,我知道我都嘗試過了。’然后我愛上了網絡,它剛好適合我的思維方式。在很多方面網絡,網絡是20,000-foot view。如果我能讓A和B之間的數據包按我的方式進行,我的工作就完成了。
你的Twitter資料說你是一個養蜂人,你是怎么開始那個工作的?
Davis:每個孩子都怕蜂蜜,對吧?你踩到一個,很快發現蜜蜂很痛苦。當我7、8歲時,我被蟄過幾次,在第二次還是第三次,我心想,‘好吧,這并沒有記憶中那么痛苦。’在經過最初的震驚后,這并沒有很可怕。我開始詢問大人這件事情,知道了蜜蜂也會死。我想,‘我不想踩蜂蜜,殺死蜂蜜。’
因此,這個工作可以追溯到我的童年。養蜂是我一直想嘗試的事情,后來熟人讓我有機會進入他的蜂箱,而這進一步提高了我的興趣。當我進入我的蜂箱時,一切都變得非常安靜。這與技術毫無關系。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技術世界,但我的養蜂工作完全是非技術性的。對于我來說,這是回歸自然的事情,這非常和平和平靜。
這真有意思——因為這聽起來非常像我最糟糕的噩夢。
Davis:其實,我進入蜂箱都不戴手套。大多數人都會說,‘哇,這太瘋狂了!你肯定被蟄了很多次。’但今年我進入蜂箱30次,而只被蟄了一次。如果蜜蜂蟄你,這可能會讓它失去生命,這意味著蜜蜂并沒有真正想要蟄你。為了保護蜂巢,它會蟄你,但這并不像馬蜂或者黃蜂,它們不會失去刺。
我開始意識到,當我戴著手套,我能夠碰到蜜蜂(只是輕點它們),它們會離開我的視線。它們沒有積極的反應;我會輕拍它們,然后會離開。這個時候,當蜜蜂飛走時,我想,‘我完全可以不戴手套。’它們其實挺溫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