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廠商的“小程序”來了,比微信更強大
微信小程序內測期間曾被萬眾期待,但上線后卻有眾多被開發者詬病的地方:
- 不開放線上流量,導致很多開發者撤出
- 體積受限1M以內,很多App只能做裁剪版
- 開放的API太少,很多原生功能無法實現
- 界面UI被框死,無法與原生一致
- 不能方便安裝到手機桌面
- 開發和運維工作只能單獨一條線為微信服務,投資大回報不佳
開發者的不滿,體現在小程序的應用上就是功能不全、體驗不佳、沒有維護運營,進而導致用戶不滿。
此外每次從微信里點擊數次才能啟動小程序,還是比在桌面啟動應用麻煩太多。
畢竟微信是一個社交軟件,而不是OS,很多事情做起來別扭,讓微信不限制小程序的體積和能力,也勉為其難,自動在桌面創建圖標也是場景不順。
那么手機廠商們的“小程序”是什么樣的?
3月20日下午,工信部下屬的HTML5中國產業聯盟,聯合7家手機制造商宣布,基于HTML5+開放標準推出即點即用的流應用。
眾多手機廠商表示,將在手機rom原生支持HTML5+規范,達到真正原生級體驗。
HTML5+規范是對HTML5的擴展,讓js可以調用到OS的各種能力,包括對體驗提升很重要的原生動畫、渲染能力。
基于HTML5+規范的即點即用應用叫流應用,也就是像流媒體的即點即看一樣,把App流式發行到手機上(并非在線web頁面,而是安裝到手機本地的js)
流應用和微信小程序一樣可以即點即用,但功能是全開放的,操作系統的API大多可以調用,也沒有體積和UI方面的各種限制,可以支撐開發者做出和原生功能體驗一致的App。
更重要的是手機廠商們設計的使用方式繼承了用戶現有的習慣,在應用市場里找一個應用,點一下直接啟動,然后在桌面創建圖標,下次可以在桌面二次使用。
會議現場大咖云集,精彩觀點紛呈。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所長王志勤、W3C中國技術負責人 北航計算機學院副院長胡春明在開場致辭。
中國信通院標準所所長王志勤致辭
W3C中國技術負責人胡春明致辭
HTML5中國產業聯盟秘書長、DCloud CEO王安講解了HTML5+即點即用應用的特點和優勢。
華為、唯品會等手機廠商和開發商代表分享了即點即用應用的現狀數據和未來計劃。
Csdn創始人蔣濤作為圓桌主持人,與華為消費者BG用戶經營開發部部長葉文武、vivo互聯網開發部部長張飛、金立的應用商店總經理楊駿慷及DCloud CEO王安,探討了后App時代的發展方向。
對于開發者而言,目前原生應用流量越來越貴。在應用市場里激活率也只有30-50%,也就是100個下載里只有40個人完整操作完了下載、安裝、權限確認、啟動并聯網等所有步驟,有60人在中間環節折損掉了。
在移動互聯網用戶總體量趨于飽和時,研究如何把折損掉的60人拉回來,成為產業的新增長點。
即點即用的流應用,把下載和激活的折損抹平,為開發商新增一倍多的激活用戶,這對開發者而言非常有吸引力。也大幅降低了投放時的CPA成本。
4月份,***批手機廠商支持流應用的應用商店將上線。目前聯盟正在鼓勵開發者積極提交應用,并計劃為前30個高品質應用提供充足流量扶持。
開發者開發流應用有2種開發方式:
1. 對于有H5站點的開發者,略加改造幾天內即可完成一個接近原生體驗的流應用。
2. 對于還沒開始做App的創業者,則使用js編程,大約3、4周可以完成,一套代碼即有了流應用版,又有了安卓、iOS原生版,還有了H5站點。也就是HTML5+規范的應用可以直接打包為apk和ipa正常發布到應用市場下載,實現了跨平臺開發。
詳細的開發指南見http://ask.dcloud.net.cn/article/406 。
記者現場體驗唯品會流應用,很難看出與原生應用的區別。可以訪問這里看唯品會流應用的操作視頻https://v.qq.com/x/page/y03688y6p8y.html 。
根據唯品會代表演講提供的數據,流應用版本的唯品會付費轉化率高、新客成本低,成為唯品會很重視的項目。
對于開發者而言,通過跨平臺開發降低開發成本,通過即點即用降低獲客成本,是很好的事情。
對于用戶而言,應用可以隨用隨取,非常方便。尤其是安卓手機裝多了應用變卡的問題,終于可以解決了。流應用提供的打破原生App孤島,按需重組服務的理念也頗吸引人。
移動互聯網已經發展多年,遇到了瓶頸,流量向寡頭App集中。后App時代的開啟將重新激活產業,帶來更多新的想象空間。
可以在這里下載體驗流應用http://liuyingyo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