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睿發布網絡評測:騰訊云第一阿里云第二
一、評測背景
近年來,全球IT公司紛紛向云計算轉型,云計算市場的競爭逐漸升溫。價格戰平息之后,技術與差異化的服務將成為拉開與競爭對手差距的關鍵切入點。網絡作為云計算最基礎的服務之一,對云計算的服務質量影響重大,而目前國內網絡普遍存在跨運營商、跨地域等問題。
為了讓廣大客戶更加了解國內主要云廠商的真實網絡質量,博睿Bonree一直致力于對國內主流云廠商進行測評,以公開透明的評測數據為客戶決策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二、評測說明
1、評測工具:Bonree NET產品基于全球監控網絡,模擬真實有效的客戶現場環境,分別創建傳輸任務和網絡任務,從真實用戶角度感知業務應用體驗。
2、評測對象:國內9家主流云廠商:騰訊云、阿里云、華為企業云、百度云、青云、金山云、美團云、UCloud、盛大云
3、評測周期:2017.02.21-2017.03.06
三、指標體系
所有云平臺基于相同硬件配置和同樣的網絡環境,從基礎網絡性能和傳輸性能兩大維度進行測評。監測節點同時包含了IDC節點和LM節點,145個監測節點(52個IDC節點,93個LM節點)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港澳臺除外)。運營商則選取了當前網絡流量占比***的三大運營商聯通、電信和移動。
四、綜合排行榜
此榜綜合了三大運營商,IDC及LM維度數據,反映了各云平臺在網絡穩定和傳輸質量綜合實力上的排行。其中,騰訊云-北京、阿里云-北京和華為企業云-北京位列前三,對比過往排名也較為穩定。
五、運營商分榜
1、電信排行榜
此榜主要反應在電信運營商覆蓋下,各云平臺在網絡穩定和傳輸質量上的表現。
2、聯通排行榜
此榜主要反應在聯通運營商覆蓋下,各云平臺在網絡穩定和傳輸質量上的表現。

3、移動排行榜
此榜主要反應在移動運營商覆蓋下,各云平臺在網絡穩定和傳輸質量上的表現。

4、時延IDC質量TOP5趨勢圖
時延是評價網絡效率的重要指標,上圖展示了監測期間時延IDC表現***的5個平臺(排名不分先后),隨機7天的趨勢情況。16個云平臺的時延IDC平均值為37.98ms,前五名則在30.10~32.99ms之間。
5、時延LM質量TOP5趨勢圖
時延是評價網絡效率的重要指標,上圖展示了監測期間時延LM表現***的5個平臺(排名不分先后),隨機7天的趨勢情況。16個云平臺的時延LM平均值為58.74ms,前五名則在50.17~53.00ms之間。
6、丟包率IDC質量TOP5趨勢圖
丟包率是評價網絡穩定性的重要指標,上圖展示了監測期間丟包率IDC表現***的5個平臺(排名不分先后),隨機7天的趨勢情況。16個云平臺的丟包率IDC平均值為0.38%,前五名則在0.21~0.34%之間。
7、丟包率LM質量TOP5趨勢圖

丟包率是評價網絡穩定性的重要指標,上圖展示了監測期間丟包率LM表現***的5個平臺(排名不分先后),隨機7天的趨勢情況。16個云平臺的丟包率LM平均值為1.51%,前五名則在0.76~0.84%之間。
六、詳細參數
七、涉及名詞
丟包率:丟包率是數據包丟失部分與所傳數據包總數的比值。丟包率一般由下述幾種原因造成:物理線路故障、設備故障、網絡擁塞、路由錯誤等。
時延:時延是指一個報文或分組從一個網絡的一端傳送到另一個端所需要的時間。傳送時延由Internet的路由情況決定,如果在低速信道或信道太擁擠時,可能會導致長時間時延或丟失數據包的情況。
下載可用性:傳輸正確次數占總傳輸監測次數比例。
下載速度:取瞬時速度(即為下載過程中某一時刻的下載速度)的平均值,計算得到下載速度的中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