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傳統產業借力云計算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
4月20日, 2017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在杭州召開,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官馬化騰在大會上就“互聯網+數字經濟”發表了演講。馬化騰表示,通過“互聯網+”的持續賦能,以云計算為代表的互聯網技術,推動數字經濟深入到中國經濟的各個領域,激發出強大的產業發展動能。
“互聯網+”持續深入,云計算賦能數字經濟
馬化騰在大會演講中指出,在過去幾年,“互聯網+”的持續快速發展,改變了用戶的交互方式,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信息的交互帶來效率的提升,也鑄就了數字經濟快速增長。在介紹騰訊過去一年的互聯網+案例時馬化騰特別提到,交通、醫療、郵政尤其是制造業等不同行業,與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進行了深度融合后,爆發出了全新的生命力。
目前,云計算和大數據已被廣泛應用到視頻、游戲、移動應用、O2O、電商等新興領域,下沉為底層應用和技術支柱,可以推動互聯網企業的快速成長,屬于數字經濟的增量市場部分。比如傳統行業和互聯網銜接之后,會產生大量轉型升級的機會,發揮企業各項要素潛力,盤活各種資源。
根據騰訊研究院***的“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報告數據,2016年全國數字經濟總體量接近23萬億,數字經濟已經占到中國GDP的31%,帶來280萬新增就業人數,占中國年新增就業人數的21%。數字經濟已經成為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領域。
服務深化,騰訊云助力企業云端力量爆發
馬化騰認為,“互聯網+”已經不再局限于政務、民生、醫療等服務業領域,中國經濟的核心——制造業也正在加速擁抱互聯網,數字制造和智能制造正成為新的關鍵詞。作為新興技術和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互聯網+正在由淺入深與更多不同經濟領域結合產生新的連接,而數字經濟呈現的則正是全面連接之后的產出和效益。
以三一集團為例,其搭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于騰訊云的云計算能力相結合,實現了工業設備運行的數據化管理,不僅能高效的完成設備分析、預測和運營支持,還實現了從設計、制造,到提供租賃和維護服務,再到大數據分析服務等一系列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從設備制造商轉型為綜合的工業設備服務商。
馬化騰指出,當“互聯網+”下沉到制造業,以及更多涉及國計民生的傳統行業之后,創新的主角已經不是互聯網公司,而是傳統行業本身;創新的動力來源是各行業多年對用戶需求的洞察和積累,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在其中更加體現出其工具屬性和價值。
針對數字經濟不同類型的發展特點,馬化騰認為,“在云端用AI處理大數據,是所有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方向。在貼近用戶側,數字經濟采用輕量級、小步快跑、高速迭代的發展模式,但與制造業的融合時,數字經濟應當有更加系統的規劃、從頂層設計開始改變,由需求引發供給,通過云計算、大數據、柔性制造,讓生產資料得到效率***的配置,真正讓數據提升效率、爆發力量。”
全面開放,支持中國企業走向數字經濟
馬化騰還表示在中國企業轉型數字化、走向數字經濟的過程中,騰訊仍將繼續堅守自己的定位,做好“連接器”的角色,將云計算、大數據、LBS、AI、支付、安全等互聯網+核心能力開放出來。與所有政府部門、合作伙伴一起,共享數字經濟紅利,創造更多數字經濟上的輝煌。
事實上,云服務在各領域的產業轉型升級中已經發揮了驅動器的作用。基于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騰訊通過騰訊云不斷輸出核心能力,致力于打造***的云生態圈,向用戶提供完善的騰訊云解決方案。目前,騰訊云已經推出了不同垂直領域的云服務,為政務、警務、醫療、金融、制造等領域提供堅實的云服務技術支撐。
就數字經濟發展中的安全問題,馬化騰還特別強調,“‘互聯網+’時代的安全問題,早已不是單一個體問題,而是結構化的系統問題,騰訊愿意開放過去積累的安全能力,包括個人終端到云計算的基礎安全能力,與政府、各行業合作伙伴能一起‘聯防共治’,形成‘互聯網+’的新安全標準,用產業鏈合作的方式解決大家的安全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