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卡車也可實現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女王”在中國重汽給出這樣答案
“人工智能女王”賈斯汀·卡塞爾在濟南中國重汽發表“人工智能與全球未來經濟”。
中國山東網2月28日 (記者 周玉森) 一個是國產卡車行業的“智能先鋒品牌”,一個是享譽國際的“人工智能女王”,當兩者相遇會迸現怎樣的科技“火花”?
2月27日下午, 世界經濟論壇未來計算理事會共同主席、世界經濟論壇人工智能委員會前主席、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賈斯汀·卡塞爾應應濟南市委、市政府邀請在濟南中國重汽營銷中心禮堂發表了一場主題為“人工智能與全球未來經濟”的精彩演講,并現場就商用車行業自動駕駛技術未來將如何發展等問題與中國重汽集團總經理蔡東、《金融世界》總編輯胡梅娟等國內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人工智能融入生活的未來什么樣?
不久前,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了“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做出了要積極發展人工智能、突破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和無人駕駛技術的指示。而濟南市委、市政府邀請卡塞爾教授來到重汽作有關人工智能技術的講座,正契合了這一要求。
在“人工智能與全球未來經濟”主體演講中,卡塞爾將以一名人工智能學家的角度入手,探討人工智能的現狀以及其發展前景,并預測人工智能在未來將對世界經濟以及人們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人工智能融入生活的未來什么樣?卡塞爾教授用了六個“新”來描述——新生產模式、新教育模式、新工作和交流模式、新傳感器模式、新城市模式、新出行模式。產品在客戶周邊一公里內進行3D打印并當天配送,智能建筑的修建減少能源消耗的同時,又能擴大工作產出,無人駕駛汽車為人們提供個性化旅行配送服務,這些觀點都讓在場的各位耳目一新。
人工智能是否會搶走人的工作?它如何模仿人類?針對這些疑問,賈斯汀·卡塞爾以山東大蔥為例,“你會建立怎樣一個體系讓計算機來認知大蔥?比如圓形的、長的、白的,外邊是黃色的。之后你給它一棵小蔥,計算機可能會說不是蔥。”
自動駕駛發展到第五階段還需多久?
去年底,首批中國重汽20輛Ⅰ代智能卡車正式交付用戶,這使得中國重汽成為了國內首家實現智能重卡批量化生產的企業,這也意味著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道路上,重汽已取得了豐厚的成果。
在此次交流中,中國重汽集團總經理蔡東提到,重汽現在正在做的是想讓汽車能夠自動轉向,估計今年能夠完成所有的實驗。這樣車就具備了自動轉向、自動剎車、自動換擋,只要駕駛員能干的事,車輛已經能夠干了。車輛也配置了很多激光雷達、攝像系統,為未來的自動駕駛車輛做好充分準備。
按照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智能卡車進入自動駕駛共分為五個階段。“自動駕駛發展到第五階段還需多久”?蔡東認為,要把車輛做到完全的自動駕駛,來適合這么復雜的道路狀況,可以自己做出決策,是非常遙遠的,甚至是不可實現的。但是只要有駕駛員,在需要干預時進行干預,5年10年時間就可以實現。蔡東認為,國家應該有頂層設計,統一標準,建設智慧化的基礎設施,比如信號發射器,輔助車輛進行安全駕駛。否則,未來可能亂成一團糟。
對此,賈斯汀提到,政府領導者不是計算機科學家,所以不希望他們去制定標準,而是那些打造執行系統的人打造具體的標準。而政府有責任來落實一些鼓勵政策,鼓勵創業企業建立出最好的標準,比如在10個創新企業中展開競爭,他們會在不同領域之間建立出最好的互動方式,其中最好的一個標準,就會成為城市的標準,而政府有責任去為他們提供好的資金支持。
據介紹,卡塞爾被業界認為是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權威,因其卓越貢獻2011年被任命為世界經濟論壇人工智能委員會主席,并連續7年(2012-2018)擔任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多次在達沃斯會面中國及世界政商學界領導。同時她還擔任未來計算理事會主席,也是雅虎-卡耐基梅隆大學未來私人助手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