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首席運營官:企業數字化轉型,基礎和流程需先行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近年來,數字化轉型大潮已經席卷全球,各個行業都在探討數字化轉型。隨著數據資源的深度挖掘和應用,新的機會和價值正在不斷地被發現和被創造。普華永道在針對全球350位CEO的調研后發現,80%的CEO認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是***要務。
針對目前企業的轉型趨勢,VMware在成都舉辦“邁向數字化之巔”大中華區CIO高峰論壇,希望推動企業進入到數字化轉型的下一個演進階段,實現業務與IT的深度融合,助力企業實現成功。
VMware***運營官 Sanjay Poonen
聚焦三大核心方向,助力數字化轉型
VMware公司目前的年營收達到了80億美元,市值達到了550億美元,已經成為全球第五大軟件公司,并且保持了最快的增速。VMware***運營官Sanjay Poonen表示,作為***的基礎架構軟件公司,VMware正在聚焦三大核心方向:
首先,對數據中心不斷進行現代化改造,實現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未來的發展取決于軟件,現在軟件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當中。例如,雖然汽車仍然需要方向盤、車體結構等硬件,但是自動駕駛這樣的革命性變化是由軟件來實現的。
在企業級市場層面,越來越多的方面已經實現由軟件來定義。在數據中心中,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趨勢也在變的越來越明顯,這也是VMware的專注點之一。數據中心一般包括計算、存儲、網絡三個主要的模塊,在此之上,企業通過再疊加部署一個管理層,就能夠實現數據中心的軟件化,不僅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提升靈活敏捷性,與此同時也能夠降低能耗,更加綠色。
第二大專注點是混合云。VMware正在幫助企業自有數據中心的私有云和公有云協同起來,使得客戶能夠同時得益于私有云和公有云所帶來的優勢,也就是混合云。VMware最早提出了混合云的概念,目前已經與主流的公有云廠商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這也使得VMware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家公司,能夠由軟件定義數據中心帶來的私有云環境,實現了在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IBM以及BAT的公有云之間架設起一坐橋梁。
第三個重點就是Digital Workspace(數字化工作空間),主要是圍繞終端計算來進行的。對于一個終端用戶,無論他使用筆記本電腦、平板、手機等哪種類型的設備,VMware都能夠確保終端用戶在任何設備上獲得和運行任何應用。在Digital Workspace打造的過程當中,VMware大量借用了在消費領域的概念和技術。
VMware通過把以往在業務中需要登錄和訪問應用的復雜的IT流程,都進行了簡化,員工不再需要錄入用戶名、密碼、令牌以及臨時安裝插件程序才能使用。員工使用業務系統,訪問業務上的應用,能夠像用微信一樣的簡單,通過單一的一次性登錄就能夠訪問該員工所有的和工作有關的應用,這就是Digital Workspace所能做到的。
Sanjay Poonen表示,這些領域未來在中國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以Digital Workspace為例,在全球已經運行在數以千萬計的端點上,處在領先的地位。VMware也非常重視中國以及整個亞太區,希望通過“數字化工作空間”這一理念幫助擁有中國、印度等人口大國的企業更多的實現數字化轉型。
企業數字化轉型:基礎和流程需先行
無論哪個行業,現在每家公司都越來越像技術公司。農業、制造業、零售業、銀行業等傳統的非技術領域的企業,它們業務的核心越來越多的是技術,而其技術的核心往往是軟件。所以,對于一家企業的數字化而言,首先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企業必須要構建一個數字化的基礎。數字化的基礎,包括數據中心、云計算、終端計算共同形成一個數字化的基礎架構。
同時,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還要思考整個流程。VMware會幫助企業思考在整個過程中的每一個元素、每一個組成部分,如果能夠使用移動、云計算等新技術,會帶來怎樣的不同、怎樣的轉型。
Sanjay Poonen給記者舉例說到,亞洲一個國家的出入境管理局也在思考如何通過新技術讓出入境的流程變的更好。VMware通過分析得出,影響整個出入境流程的關鍵就在于排長隊,會給用戶帶來糟糕的體驗,因此就要盡量縮短或者減少排隊的現象。例如,人們在出入境的時候,不需要再去填紙質的入境卡,可以通過手機快速填寫。通過生物特征識別(Biometrics)技術,能夠及早的識別出入境的旅客,通過這些方式,都能夠縮短或者減少排隊。因此,通過這些數字化技術,就能夠讓用戶體驗變的更好。
在整個技術行業中,既有很多在技術的變化中能夠找到方向的公司,也有很多迷失了方向的公司,黑莓(BlackBerry)和柯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此,不創新就會死亡,通過招募聘用具備足夠聰明才智的人員來推動公司不停的創新。與此同時,企業還要隨時注意傾聽,來自于客戶的、來自于自己研發人員的想法。在創新上一定要竭盡全力做到比競爭對手好,而且要好到五倍、十倍。
但在創新的過程中,創新的想法有時是來源于客戶的反饋,有時要靠自己去思考、創造和***還未產生的趨勢,蘋果的史蒂夫·喬布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企業進行創新,有時候要傾聽客戶的想法,有時候要自己去發明。
金融、電信、醫療等IT密集型的行業高度依賴于信息,信息就能給這些公司帶來競爭優勢,因此它們是數字化轉型的***梯隊。第二梯隊的是能夠通過新技術帶動產生一些競爭優勢的傳統行業,例如制造業、零售業。典型的案例就是制造業通過物聯網等技術實現的智能制造,零售業能夠實現在消費者購買過程中進行一些精準的推送和推薦。***梯隊是傳統意義上信息化程度較低的行業,例如農業。但是今天無論是***梯隊還是***,都已經意識到了技術的重要性,都希望把數字化作為重要的競爭優勢。
VMware大中華區戰略發展副總裁李映博士談到,總體來講,中國在數字化轉型方面與全球是一致的。永遠是兩種情況,***是競爭最激烈的行業和最痛的行業是數字化轉型最快的。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例如移動設備、手機等高科技行業,它們在數字化轉型上有天然的動力。最痛的行業,例如電信運營商在基礎架構上需要非常快的提升自己的效率和敏捷性,所以它們對數字轉型發展的需求,其實是相對比較急切比較快的。
但是,這種市場的變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本以為沒有太多競爭性的行業,對數字化轉型不是那么敏感的行業,一旦有新的想法和新的動力之后,它對數字化轉型的動力會發展的無比之快,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出租車行業。幾十年來非常穩定,非常傳統的行業,在滴滴出現之后,整個出行行業對數字化轉型的壓力和動力都會非常高。
所以,歸根到底,哪個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快慢,其實關鍵就在于有沒有相對長遠、創新的業務遠景,進而用技術和遠景配合起來推動行業變革,從而為企業帶來新的差異化和增長點。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