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東北一起成長丨看營口港如何打造“互聯港+”
當前的社會與經濟發展熱詞中,“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一定位列前茅。東北在能源、制造、鋼鐵等領域的起步非常早,數十年產業積累奠定了其在我國重工業上的重要地位,今天的東北正在努力借助新的技術和發展理念煥發新活力。開埠于1861年的營口港,其大數據平臺建設就是這場東北振興運動中的一個縮影。
把握時代機遇 踐行“互聯港+”戰略
營口港不僅是東北的重要港口之一,也是我國一帶一路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東線在中國境內的最近出海口,其貨物吞吐量排名全國沿海港口前十位,資產規模在遼寧省屬國有企業中***。
在多股政策利好和***的時代發展機遇推動下,營口港也確定了“互聯港+”戰略,努力通過與國家戰略、互聯網、金融、人才及產業等的融合,實現港口由重資產管理向輕資產運營的轉變。
與眾多快速發展和業務擴張的企業類似,營口港日常運營中數據增長迅速,數據量越來越大,傳統數據處理平臺僅適合結構化數據處理,擴展性差,擴容成本高,無法滿足大數據時代要求。
此外,多個碼頭與用戶之間的數據互通問題凸顯,嚴重影響著港口的運營效率。要建設一個智慧港口,首先就要構建高效的大數據平臺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進而解決運營效率問題。
2017年底,營口港啟動智慧港口核心項目——智能運營中心(IOC)平臺建設工程,該項目底層為華為FusionInsight HD企業級大數據平臺,上層為定制開發的各類管理駕駛艙以及3D GIS圖形化可視界面。
FusionInsight以海量數據引擎FusionInsight Hadoop和實時數據處理引擎FusionInsight Streaming為核心,打造了高可靠、高安全、易使用的OM系統和建模中間件,高效實現在線歷史明細查詢,實時數據分析等功能。
除提供功能強大的大數據引擎之外,華為的售前和售后團隊為營口港設計了完整的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完成了大數據平臺的部署,通過了智能運營中心IOC項目一期測試,驗證了華為大數據平臺可以通過大數據實時寫入、數據存儲、查詢分析等功能滿足港口大腦一期建設的需求。
大數據引擎驅動營口港科學升級
通過華為FusionInsight大數據平臺,營口港務集團可以更快、更準、更穩的從各類繁雜無序的海量數據中發現價值,提升業務效率。從倉儲到上層業務中產生的各類數據也不再是營口港難以控制的成本,而是其決策和運營的重要依據來源。
通過大數據平臺的建設,以及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構建模型算法,加強對港口運營預警預測、應急處理、時間管理及智能決策支持,合理協調甚至自動調配港區資源,從而加強港區運行效率,實現港區精細化,安全環保和設備設施的智能化管理。
例如智能運營中心平臺可以提供箱、貨、放行、預錄和計劃等查詢,對營口港碼頭的集裝箱信息進行全程跟蹤。這樣,就全面掌控了貨物及運輸等信息,幫助營口港的調度工作以及最終用戶設定等后續工作實現全面智能化。
智能運營中心未來將實現“人可視、財可視、物可視”,逐步建成港口生態圈的大數據資源中心、運營監測中心、指揮調度中心和輔助決策中心,達到現狀可視、問題可察、風險可辨、未來可測的目標,打造營口港智慧大腦。
每次航運業的升級都會開啟一個新的貿易時代,營口港的大數據平臺及智慧港口的建設也將為東北高速發展打造一個高效的貨物流轉引擎。作為FusionInsight大數據平臺在全球港口領域首秀,華為將助力營口港在戰略機遇期謀求數字化轉型升級,成為一帶一路上不可或缺的一大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