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流浪地球》同款黑科技?看這里就對了
截至2019年3月19日,《流浪地球》的國內票房成功突破46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流浪地球》的海外票房也接近4500萬人民幣,成為近年來海外票房***的國產電影。該片在海內外獲得高票房的背后,不只體現了市場對國產科幻電影、國產重工業產品的熱切企盼,更令人激動的是影片展現出的諸多震撼場景,特效畫面絲毫不輸好萊塢大片。洪水淹沒冰封的上海,木星周圍徘徊的地球,異常氣候的變化……大劉筆下的未來景象被真實帶到觀影者眼前,這是如何做到的?
據了解,影片導演郭帆對特效制作有著極高要求,曾參與《紅海行動》、《美人魚》等高票房電影特效制作的韓國特效公司Macrograph,在合作方中國特效公司MOREVFX的邀約下,參與了《流浪地球》浩大的“造夢”工程,僅耗時9個月,就完成了片中6大場景、近500個高難度鏡頭的后期特效工作。
以往,一部影片一秒鐘24幀,普通渲染1幀需要半個小時,僅靠特效公司自身的渲染設備,一部電影的渲染時間往往需要數萬小時,花費幾年的時間。為了提升渲染效率、降低成本,Macrograph開始尋求云服務商的幫助,華為云憑借其穩定的產品、專業的技術以及優質的服務,贏得了Macrograph的信任。Macrograph將素材上傳至華為云的云端服務器進行遠程渲染,無論特效師在哪,渲染都可以進行。由于擁有海量計算和彈性使用的特性,云服務被視作特效行業的一次技術革命。不僅是Macrograph,中國西安的秦渲云公司也與華為云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
華為云近乎***的CPU海量資源,具有高存儲以及快捷網絡環境的優勢,可以短時間內擴容至1000個節點,并且能夠根據工作的負荷量快速地增加或減少虛擬機的數量。特效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的渲染需要來調節使用節點量,彈性使用,保證高效。物理機100臺需要10個小時的渲染作業,在使用1000臺云虛擬機的情況下,僅需一小時就可以完成。
華為表示,云服務已廣泛應用于網站、電商、中小企業業務系統甚至大型企業的核心系統,雖然云技術目前還僅局限于渲染這個環節上,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特效制作的所有工序都可以在云上實現。據悉,華為云開年采購季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本次活動放出了S3、C3等多款云服務器的限時折扣,無論新注冊、還是老用戶,都可以以低價享受到《流浪地球》同款黑科技云服務器。
開年采購季地址:http://t.cn/ExH94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