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物聯網將具備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的網絡接入
連接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物聯網作為信息系統向物理世界的延伸,拓展了人類認知和控制物理世界的能力,已經被稱為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近幾年,隨著網絡通信、無線傳感網絡和無線射頻識別等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物聯網技術突飛猛進,應用日新月異。國際著名研究咨詢機構高德納(Gartner)的報告顯示,全球通過物聯網連接的設備總數在2020年前將達260億臺,年均復合增速達到35%,其中無線傳感器及其他網絡節點約占總數的60%。物聯網在未來一旦大面積部署,將是很具顛覆性的創新技術。
物聯網的發展令人鼓舞,其未來前景廣闊。但是,物聯網距離其萬物相連、無處不在的初衷還相去甚遠。雖然發展了近二十年,至今尚未出現大規模的普適應用,進入了舉步維艱的階段。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即將或者已經進入了萬物互聯的時代,連接,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媒介。有人說,連接像氧氣一樣無處不在,因為傳統的以TCP/IP為基礎的連接具有“同構性”,即使考慮到軟件定義網絡(SDN)和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等新型的網絡技術,其差異性也遠不如物聯網。物聯網中形形色色的連接具有異構性和泛在性的特點。而在這一切形形色色的連接背后,卻有著一個看不見的敵人”,那就是時間。
說到這個“敵人”,一部愛情電影《喜歡你》里面,由金城武扮演的男主人公在煮泡面時說“時間是面的敵人”,對于物聯網的發展而言,時間也是能量的敵人。長時間穩定的能量供應是維系物聯網生存和擴張的一個重要因素。物聯網的核心任務是提供連接和感知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數據傳輸和智能化的信息處理。感知、連接、傳輸和計算這幾個關鍵任務,都依賴于穩定的能量供給。
在大多數應用中,物聯網的數據感知、無線傳輸和分布式計算均由網絡節點協同完成,而網絡節點的工作則依賴于自身攜帶的電池提供能量。這種工作方式需要頻繁地更換電池,以保持能量的持續供應,維持物聯網的工作壽命。在這種工作方式下隨著物聯網不斷地向廣度和深度發展,能量供應障礙問題日益突出,原因如下:
1. 隨著物聯網迅速地向廣度發展,即網絡規模迅速增大,必將導致網絡節點數量激增。按照高德現納的預測,2020年全球通過物聯網連接的各種網絡節點數將達到260億,并以35%的速度增加。如此大量的網絡節點,使得電池更換或能量維護(無論是人工更換電池還是移動充電)都成為非常昂貴和困難的工作,能量供應障礙問題隨之而來。
2. 隨著物聯網迅速地向深度發展,即全方位地向物理世界延伸,必將導致大量的網絡節點進入人類和充電裝置不能接近的位置(如戰場、含毒害物質的空間)。這些網絡節點的電池更換或能量維護成為不可能,能量供應障礙問題不可避免。
綜上所述,物聯網發展舉步維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能量供應障礙。如何解決能量問題,保證網絡能夠持久、穩定地運行,是物聯網實現普適應用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