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成經濟推進器 IT業4大金剛助力
根據中央最新會議精神指示,新基建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助推新引擎。新基建主要包括5G網絡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其中。與IT相關的產業有4個,IT產業將大為受益。
5G按下加速鍵
作為當下最熱的產業,5G發展在新基建政策的助力下,將要按下加速鍵。5G加速的首要條件就是形成商業閉環,目前國內5G已經進入商業正循環,5G網絡建設和產業創新這兩個齒輪咬合的更加緊密。根據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中國5G市場從去年10月正式宣布商用以來,短短四個月的時間,5G用戶已經超過1000萬。
尤其是在企業級市場,5G率先在醫療、制造、媒資、制造等7個行業實現應用落地,在AR/VR、高清直播、安防、無人機等6大場景中形成了實踐。運營商在商業模式上已經推出專線、切片專網、集成服務等多樣化路徑,并已在國內擁有了幾百個商業收費的項目。
數據中心需求旺
數據中心作為關鍵的基礎設施,這是首次在基建投資領域被提到,這說明數據中心將在中國經濟升級中扮演重要角色。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彭震認為,“數據中心是計算力的存在方式,國家的新基建政策將帶動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進一步投資和發展,服務器、存儲等計算設備以及云計算軟件等平臺軟件的投入有望加大,對于整個產業是一個重大的利好。”。
根據IDC數據顯示,在2019年,全球企業和政府用于云基礎架構的投資正式超過傳統的非云IT基礎架構的支出。過去幾年全球IT基礎市場的增長主要來自創新應用,傳統的IT基礎設施沒有增長,甚至是出現了萎縮。國家的新基建投資也將保持這一特點,主要用于云服務器等創新產品的采購,加快服務器等IT基礎設施市場結構的調整,實現產業的升級換代。
此外,受到5G發展的助推,邊緣計算會獲得更快的發展。根據Gartner預測,到2020年,50%的大型企業將會把邊緣計算列入規劃,超過50%的工業物聯網分析將在邊緣進行。預計到2022年,50%以上的企業數據會在數據中心或者云之外產生或處理。
產業AI化
AI目前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場景已經日漸成熟,AI產業化正加速向產業AI化邁進。根據浪潮與IDC聯合發布的《2019-2020中國人工智能計算機發展評估報告》顯示,互聯網、智慧城市、金融行業產業AI化已經走在了前面,未來五年智造、零售等行業也將逐步實現智能化。
此外,計算力發展水平也和和地區經濟發展呈現正相關。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城市排名,北京、杭州、深圳、上海、廣州分列前五名,這些城市正是我國GDP排名領先的城市,這些城市對于AI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布局必將為新經濟發展帶來明顯效益。
工業互聯網已落地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是“智能制造2025”的基石,2019年工業互聯網就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目前已經進入落地階段。“生產、流通、服務”是工業互聯網的三大組成部分。可見工業互聯網的目的,首先在于提高生產效率;其次在于通過產業鏈流轉形成對應生產關系的產業互聯網,從而提升流轉效率;最后,為生產和流通需要提供專業的服務,針對不同產業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
結語
面對疫情防控的危局,新的機遇也從中孕育。比如,5G、人工智能等已經在本次疫情阻擊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IT業的四大金剛,在后疫情時代將會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