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集團副總裁沈建光:數字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器
作者:佚名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勵精圖治的2020的中國,在2021年終于迎來了新的發展藍圖。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勵精圖治的2020的中國,在2021年終于迎來了新的發展藍圖。過去的一年,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率先控制疫情、爭分奪秒復工復產,在二季度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同比增長 3.2%,三季度增速加快至 4.9%,前三季度累計同比增長0.7%。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世界經濟復蘇“領跑者”。
產業投資正在圍繞芯片半導體、CVC投資、生物醫藥、房地產、高端制造、碳中和、新消費、醫療大健康、數字生活等領域,推進創業型經濟、有效支持創新驅動、產業升級轉換。2021年7月28日-29日,融資中國 2021(第七屆)產業投資峰會盛大召開。
7月29日,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以《人工智能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
沈建光提出,數字經濟將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共同發展,從而釋放增長動力、推動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雙循環”的發展格局。
以下為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在融資中國 2021(第七屆)產業投資峰會上的精彩演講,由融資中國整理: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關于數字經濟的演講。
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在中國蓬勃發展,中國的數字經濟在全世界發展階段上越來越明顯取得了新的優勢。
首先看到中國數字經濟在農業、工業、服務業的比重這幾年都是大幅提高的。現在在服務業當中,數字經濟比重已經達到了40.7%,在制造業當中超過20%,這些數字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非常高的。
特別是數字經濟總規模和GDP占比逐年上升,現在接近40%,這在全世界也是非常高的,大家有目共睹。中國政府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把數據定義為生產要素的國家,把數據放到了跟勞動力、資本、土地同樣的高度。
在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固定資產投資是紅線。中國疫情后的恢復在世界上還是比較領先的,速度在5%左右。高新科技方面固定資產達到接近20%,與高新科技有關的投資也非常迅猛,工業產值增加也非常快。疫情下線上線下分化,有線上業務的企業發展還是不錯的。從收入、工業增加值、投資來看都體現了線上投資加速的趨勢,如果沒有線上業務、數字化業務,在疫情下受到的沖擊就會比較大;如果有了這個業務,受到的沖擊就會比較小。
在新發展格局中,數字經濟最重要的是高質量發展。提高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最主要的要求。
促進釋放增長動力、推動轉型升級、促進雙循環,這些都是國家最重視的幾個方面。數字政府治理也是一個新的提法,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新提法——包括新基建——極大地促進了整個數字經濟的發展。
這里面最核心的兩大支柱:技術創新,也是政府反復鼓勵的;數據流轉,現在很多工作都圍繞這個,包括數據保護、數據安全、數據立法,做這些事情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數據交易、數據流轉、數據更好成為生產要素,為中國新發展格局服務。北京成立數字交易所、海南各個城市都紛紛成立數據交易所,以后會成為重要的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
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發展重要的內核。
數字產業化,像現在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過去是單點技術突破,現在變成集群化、產業化。產業化之后為各個傳統行業,比如服務業、制造業、商店進行數字化改造,這就是把所有傳統行業包括傳統基建都變成數字化提升,就叫做產業數字化。
其實很多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都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
舉個例子,我所在的京東,其實就是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企業,現在已經明顯是實體經濟了。超算中心、數據中心等都關系到大量的基建、制造業、設備制造,明顯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
產業數字化也是為整個產業賦能,提升制造業水平。就像我剛才提到的京東,站在供應鏈基礎上,它是一個實體經濟,包括物流,智能物流系統,無人配送,無人機的研發和生產,整個供應鏈體系的再造和數字化完全是實體經濟,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模式。
現在數字經濟成為中國經濟重要的一個推進器,那么全球經濟是什么樣的情況?
中國在數字經濟引領下為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全世界現在面臨一個新的狀態——新貨幣理論。新貨幣理論在全世界基本上成為發達國家的經濟主流。這次疫情下,美國刺激力度財政刺激達到了25%的GDP,是2008年的五倍;歐洲、德國對財政赤字這么嚴厲,去年財政赤字也超過了10%;日本八年前央行持有日本央行國債,國債比重只超過10%,今天已經達到45%,馬上就要超過50%,財政發的債一半都是央行買的。美國也是,達到了25%.財政貨幣一體化是全新的經濟現象。
美國經濟現在來看屢創新高,經濟恢復的也相當不錯,甚至有美國投行預測今年經濟增長超過8%-10%。美國零售增速50%,美國儲蓄率又創新高,給老百姓發的錢太多了,不僅用不完,還買股票,美國散戶開戶率也創近年新高,還用不完。從表面來看,美國經濟的經濟復蘇速度是發達國家最快的。最大的問題是通脹,美國通脹率現在已經達到了5.4%。
另外一方面,加拿大對美國進口價格上升55%,歐盟7-8%,只有中國維持在3%,我們還有一個競爭對手東盟,東盟對美國出口的價格沒漲,亞太地區對美國控制通脹還是起到了比較大的貢獻作用。
美國就業市場非常好,問題是老百姓拿著錢不需要工作,現在非常多的崗位沒人工作,這就是美國的問題,現在供給比較少,需求很高,明顯供小于求。
中國正好是供大于求,中國出口大幅增長,這是對中國比較有利的情況。中國出口大幅上漲,美國股市大漲,美國需求非常旺盛,但他不生產,最后都靠中國來供應。
對中國來說出口大幅上升,去年出口漲了28%,是近年來非常少見的出口大幅增長。下半年疫情還在全球蔓延,對中國的需求還在上升。
中國面臨的最核心的問題是下游價格很難傳導出去。對美國出口的價格也就漲了3%。這種情況下企業利潤分化比較嚴重。上游非常好,下游價格不能傳導,利潤就受到影響,這是下半年需要注意的問題。
今天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人工智能經濟學監測體系。我們用全球各個方面的數據、衛星數據做了一站式“人工智能經濟學家”。我們可以提供大量數據,比如美國經濟、中國經濟、當前經濟活動、最新經濟動態,地區經濟發展,國別財政政策,供給和需求,還可以提供大數據預測、人工智能數據預測。我們二十多個人的團隊花了兩年時間打造這個體系。以后經濟學家和經濟分析都可以用人工智能替代。雖然最核心的判斷還是需要人腦來做出,但可以取代年輕的經濟學家。有些地方政府已經在使用我們的自動報告系統。因為時間關系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市場部
來源:
融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