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百鏡大戰”進入最后讀秒,這個智能健身廠商已穩居行業前5
距離第13個雙十一還有半個月,天貓現已全面開啟商品預售活動。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運動健身品類今年非常活躍,并涌現出了如FITURE這樣的新興智能健身品牌。根據第三方監測平臺“魔鏡市場情報”所統計的雙十一預售榜顯示,FITURE憑借232萬的銷售額排在了運動用品/健身設備類目的前五,并攜旗下三款產品在眾多智能健身品牌中繼續保持領先。

史上最卷雙十一來了,“百鏡大戰”空前白熱化
自今年4月份完成B輪融資以來,FITURE就成為了國內乃至全球范圍內備受關注的科技創業公司,并帶動了整個智能健身賽道的快速崛起。據不完全統計,這個市場現在已經云集了包括咕咚FITMORE、悅動圈、萬達康、億健等在內的20余個品牌,所吸納的投資超過30億人民幣。據第三方機構預計,智能健身市場將在今年實現34%的大幅增長。在這個迅猛發展的賽道中,FITURE無疑是最快的那支“獨角獸”。憑借FITURE魔鏡尊享版、FITURE魔鏡旗艦版兩款不同定位的產品,FITURE的社區“沸活圈”已經擁有了來自超過300個城市的上萬會員。
上個周末,FUTURE在其會員活動FITURE FEST“沸場”對外公布了全新產品FITURE魔鏡MINI。昨晚,這款主打精致、小巧,擁有32英寸屏幕的新品正式啟動了預售。至發稿為止,已完成預售上百臺。在FITURE憑借旗下第三款產品初步完成差異化布局的同時,各個智能健身品牌也紛紛計劃在這個11月引爆市場,不僅有TIFIT、練練這樣即將上市的健身鏡新品,還有來自速境的Gym Monster、數字引力的ImBody等力量型產品。預計在今年底,智能健身鏡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將達到4萬臺以上,實現環比1000%的增長。

目前,盡管離雙十一大促的高潮還有一段時間,已經有部分品牌開始搞小動作,如JJ Mirror、YUPP這樣的廠商甚至試圖通過拉踩式的對比來影響消費者的決策。有業內人士表示,“雙十一”甚至都只會是“百鏡大戰”進入白熱化階段的開始。接下來,隨著包括華為、小米、百度這些早已在相關領域布局的科技巨頭加入戰局,智能健身賽道的競爭恐將達到空前激烈的程度。面對這樣的局面,FITURE作為市場領軍者勢必要通過本次雙十一來進一步擴大優勢,鞏固品牌護城河。
產品體驗優勢明顯,FITURE魔鏡有望保持領先
對于智能健身賽道不斷升級的競爭態勢,FITURE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張遠聲曾表示,智能健身并不是簡單的智能硬件+健身內容的組合,是硬件、軟件、AI、內容、運營、服務等多個方面的耦合,任何短板都將造成體驗上的缺失,也就使得這個全新品類產品存在難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這樣的挑戰無疑是非常艱巨的,甚至對于互聯網大廠來說也絕非易事。所以,FITURE選了“硬件+內容+服務+AI”的模式并一直在各個領域保持齊頭并進,逐步將產品體驗塑造成為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據介紹,FITURE通過自主研發智能運動追蹤系統打造具備AI交互功能的硬件產品基礎上,還組建了一支業界頂尖的FITURE FORCE“全明星教練”團隊,并打造了一個好萊塢影視制作規格的FCF內容工場。在包括研發、教練、影視、音樂、AI等多個團隊的協作下,FITURE的內容庫已經擁有14大類的超過2000節高品質課程,涵蓋有氧舞、瑜伽、HIIT等,可以滿足全年齡段人群的健身需求。除此之外,FITURE還面向付費會員提供了專屬健康管理師的服務,提供從計劃推薦、營養方案在內的完整健康管理服務。
憑借對產品體驗的全方位投入,FITURE魔鏡不僅是智能健身賽道的銷售冠軍,并且保持著用戶月均訓練14.6次的高活躍度,其付費會員的續費率也在行業保持領先。正是因為通過完整的智能健身服務降低大眾參與健身的門檻,FITURE連續得到了央視、新華網、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的報道和認可,并先后獲得了極客之選年度產品、FIBO AWARD產品技術創新獎、IWF年度科技創新獎、當代好設計獎、UDE產品創新獎等行業獎項,還入選了界面新聞評選的“REAL 100創新家”、藍鯊消費評選的“新消費品牌獨角獸30強”以及天貓“運動十大寶藏品牌”等,成為了公認的中國智能健身第一品牌。

按照第三方機構的預測,國內智能健身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達到820億以上,智能健身鏡的出貨量也就接近200萬臺,實現164%的年復合增長。面對這樣一個增量可觀的新興市場,互聯網巨頭選擇積極布局也就毫不意外了。對于FITURE這樣的領軍者來說,如何持續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將是其在全面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的關鍵。對于整個行業而言,在逐步兌現“千億紅利”的過程中,智能健身的王者席位也將最終揭曉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