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入深:從《“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看5G建網下一步
“有些人步伐與眾不同,那是因為他們聽見了遠方的鼓聲。”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在他的《瓦爾登湖》中寫道。
中國在5G時代的全面領跑,很大程度上有賴于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支持。比如獨到的頻譜分配和占用費優惠政策為5G網絡建設創造了最佳條件,從“雙千兆”行動計劃到“揚帆計劃”行動計劃促成了5G產業的蓬勃發展。
如今,中國5G日益進入“深水區”,隨著其與社會、經濟、民生融合的持續深入,來自消費者、家庭、行業市場的需求加速釋放,由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即將到來。接下來應沿著怎樣的路徑前進,突破口在哪里?工信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的出臺可謂正當其時,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中國5G領跑全球,政策功不可沒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5G商用發展,“超乎想象”或許恰如其分。GSA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球5G商用網絡數量達到180張,5G服務在各大洲都已可用;同時,有139個國家和地區的465家運營商投資于推出5G服務的相關舉措,包括測試、試驗、試點以及計劃和實際部署。
“全球看5G,5G看中國”,中國5G自2019年10月正式商用以來,始終引領著全球5G的發展步伐,在網絡建設、用戶規模、應用創新等維度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截至今年9月底,建成5G基站超過115萬個,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超過97%的縣城城區和40%的鄉鎮鎮區實現5G網絡覆蓋,5G SA網絡全球規模最大;截至10月底,5G手機終端連接數達到4.71億戶,比上年末凈增2.73億戶,5G SA月活用戶數亦達到約2億戶。
更重要的是,5G應用百花齊放下,其在改善大眾生活、促進行業轉型、助力脫貧攻堅、支撐疫情防控等方面展現出的價值與日俱增,“5G改變社會”正在神州大地上成為現實。對運營商來說,5G業務也成為了帶動營收和盈利正增長、扭轉ARPU下滑局面的重要因素,并且這種商業回報顯然早于市場預期。
探尋中國5G領跑全球背后的邏輯,離不開這幾大因素。首先,中國運營商的大力投入造就了高質量、優體驗的5G網絡,各大城市5G下行速率普遍接近千兆,為用戶帶來十倍于4G的跨代體驗;其次,中國5G終端與網絡同步發展,5G終端款型超過800款,售價也不斷下降,第一款5G千元機已于去年發布;最后,中國移動互聯網基礎良好,運營商亦通過靈活的套餐設計及營銷活動持續引導用戶向5G遷移,奠定了5G業務和流量快速發展的基礎。
然而究其根本,國家的產業政策功不可沒,且起到了最為核心和基礎的作用。以頻譜政策為例,中國不僅沒有頻譜拍賣,更是早在2018年4月就下發了降低部分無線電頻率占用費標準的通知文件,自發牌起的一至三年免收、四至六年減收頻率占用費,同時降低3GHz以上的頻率占用費標準。反觀“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美國,最初運營商由于缺乏可用中頻頻譜只能在毫米波上“一條路走到黑”,好不容易盼來C波段拍賣又背上了高達810億美元的龐大支出壓力,對建網節奏造成重大影響。
從《“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看5G建網下一步
今年是“十四五”時期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5G發展走向縱深的元年。盡管橫向比較其他市場中國5G商用進程遙遙領先,但伴隨應用場景的拓展、新業務新模式的涌現、國人期待值的拔高,以及為彌合可能的數字鴻溝,5G發展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并迎來了一個關鍵的節點。
“要想富,先修路”,無論5G本身的商業成功,還是服務于“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強國”建設,建好網絡都是根本所在。11月16日,工信部對外發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從總體方向、牽引指標和建網標準三方面對此作出了重大部署。
總體方向上,《“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提出未來五年全面推進5G網絡建設,“加快5G SA規模化部署,逐步構建多頻段協同發展的5G網絡體系,適時開展5G毫米波網絡建設。加快拓展5G網絡覆蓋范圍,優化城區室內5G網絡覆蓋,重點加強交通樞紐、大型體育場館、景點等流量密集區域深度覆蓋,推進5G網絡向鄉鎮和農村延伸”。牽引指標上,明確要求到2025年,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26個、5G用戶普及率達到56%、行政村5G通達率達到80%。建網標準上,也給出了“面向公眾用戶提供邊緣下行速率100Mbps、上行速率5Mbps的優質網絡”的界定。
可以說,《“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所提方向和目標切中了當前5G網絡普遍存在的問題,即室內覆蓋、場景化覆蓋亟需加強,鄉村追求5G同網同速。在城區中,目前仍有大量場景存在5G覆蓋和性能上的挑戰,有統計數據顯示,約25%的居民樓面臨弱覆蓋問題,寫字樓場景約34%的覆蓋區域存在5G流量高回落,地鐵隧道場景存量4G網絡平均資源利用率達70%。就鄉村而言,以某東部省份為例,在移動業務的需求和5G終端滲透率上與城市趨于一致,甚至視頻業務在移動流量中占比還猶有過之,迫切需要提升體驗;另一方面,國家近幾年多次出臺鄉村振興政策,在智慧農村、數字化鄉村治理等措施的推進中,以5G為代表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不可或缺。
同時,《“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中對5G上行速率作出要求也是一大突破,順應業務發展變化的趨勢。傳統移動通信業務以下行為主,在大多數人眼里也往往將體驗與下行速率劃上等號,而視頻直播等toC業務的興起改變了這一局面——年初山東臨沂“拉面哥”爆紅網絡,大量網紅聚集開啟實時直播,5G網絡忙時上行流量是下行流量的2.5倍。未來隨著4K/8K視頻和VR直播應用的流行,上行能力將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在5G領先區域已有所證明,全國首個5G分流比10%、20%、30%里程碑式連續突破的城市浙江杭州,當地運營商便是以“隨時隨地滿足2K高清視頻、1080P直播業務”為目標建網。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的出臺既具有先導性意義,亦覆蓋到信息通信業界的觀點與呼聲。比如在2021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期間,華為便提出打造5G泛在千兆,從一人千兆走向人人千兆、從城區千兆走向城鄉全千兆、從熱點千兆走向全場景千兆、從下行千兆走向上下行千兆,支撐中國5G更高質量發展。
當前,全球正在經歷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紛紛將5G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視作構筑社會經濟發展核心驅動力和贏得國家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技術。憑借前瞻布局、高效推進,中國5G已經奠定了優勢地位,而把握優勢并進一步強化5G賦能效應,信息通信業責無旁貸。《“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強調完善室內、場景化深度覆蓋,推進鄉村城市無差別覆蓋,以及將上行速率納入建網標準,牽引5G建設由廣入深,勢必推動中國5G持續領跑,讓每個國人都能獲取5G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