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諾骨牌效應?美國硅谷銀行倒閉后簽名銀行也倒閉
據外媒報道,美國聯邦監管機構在3月12日宣布,在硅谷銀行倒閉之后,總部位于紐約市的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也將關閉,以保護消費者和金融系統的利益。
一名員工進入簽名銀行總部
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宣布了這一消息。
這些監管機構表示,硅谷銀行的客戶從3月13日開始能夠動用他們在該銀行存儲的資金,美國納稅人不會因此有任何損失。
而簽名銀行也在實施類似的計劃,“簽名銀行的所有儲戶都將得到補償,就像對硅谷銀行的決議一樣,納稅人不會承擔任何損失。” 而在3月12日,該州特許機構關閉了簽名銀行。
簽名銀行發言人拒絕對此置評。
簽名銀行成立于2001年,總部位于紐約,在加密貨幣公司中很受歡迎。該機構主要為客戶的數字資產提供存款服務,但不提供貸款抵押。
在硅谷銀行在破產之前表示,一直在努力減少客戶的損失。就在3月9日,簽名銀行還表示,該銀行處于多元化的財務狀況,并且隨著行業發展,與數字資產相關的存款余額有限。
簽名銀行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oseph J.DePaolo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再次明確指出,簽名銀行是一家多元化、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商業銀行,擁有20多年的歷史,在中等市場業務方面表現穩健。我們通過9條業務線為商業客戶提供服務,建立了良好的聲譽,通過持續執行我們的單點聯系、基于關系的模式,我們的團隊能夠滿足所有客戶的需求,我們現在的資產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
硅谷銀行在加州圣克拉拉總部的員工通知客戶,該銀行于2023年3月10日倒閉
簽名銀行由于前民主黨國會議員巴尼·弗蘭克擔任其董事會成員而引人注目。弗蘭克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聯合起草了《多德-弗蘭克法案》,該法案旨在提高金融體系的問責制和透明度。
根據該法案,資產超過500億美元的銀行可能被認為 “太大而不能倒閉”,因此必須接受監控機構的一系列嚴格的測試和監管。
而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批準了《經濟增長、監管救濟和消費者保護法案》,該法案撤銷了《多德-弗蘭克法案》中的關鍵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