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會替代分析師嗎?
作為一名數據分析師,我們的主要責任是洞察業務,給出有效可執行的解決方案。
可現實是,數據的整理、工具的操作成本、編碼時間等占據了我們太多的時間,反而在思考數據價值上面能用的時間有限,畢竟一個分析項目的時間是一定的,往往都是“很著急的分析項目”,你懂?
用28原則來解釋,就是我們80%的時間干了自己覺得很有用,而領導和業務覺得只有20%的價值的事情。
數據分析中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去從數據中探索尋找業務發生了什么?為什么發生?這種狀況會持續多久?我能給出的方案是什么?如何來衡量價值呢?
先說說我的看法:
1、不完全替代型
工作中以解決問題為主的分析師,他們重要的作用是給出的解讀、觀點、方案,而不是各種數據圖表、模型、代碼,這個GPT做不到。
2、完全替代型
工作中以工具為生的分析師,比如只會用SQL、python、tableau等來做數據的提取、處理、呈現,很少做需求溝通、業務匯報討論,與業務和領導都離得比較遠的人。
當然有人擔心數據安全,但記住現在只是GPT時代的雛形,以后肯定要去解決,這都不是問題。
接下來看看GPT能幫分析師哪些事情?我們先問問GPT吧
看完之后我下了一身冷汗,太強大了!心里想我還是問你哪些不能做吧?那它到底能做哪些呢?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
注意:以下只是簡單的舉例,其實可以做的更好
第一:當面臨新的業務或者分析需求時,GPT可以給出我們初步的想法,讓我們可以進一步做一些創新、可落地的分析體系和框架
比如問它:
假如你是一名互聯網行業的數據分析專家,我想做一個抖音的分析體系,請幫我建立一下,詳細描述
人間10年,GPT一秒
第二:分析項目規劃和啟動時,可以輔助我們做一些項目的規劃,比如人員的分工、項目進展以及需求排序等等
比如問它:
假如你是一名優秀的項目經理,現在要做一個關于用戶增長的分析項目,團隊有3個人,要求一周完成,請幫我做一個項目詳細的計劃
可以讓輸出表格,做細致精確,舉例而已
第三:幫我們做一些報告、數據的解讀和提煉,也常被大家稱為桌面研究或者案頭研究,畢竟讀取大量的報告和數據,才能讓自己更好的看到行業、看到商業的邏輯和要素
這個之前演示過,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用GPT幫你分析文檔,爬網站,據說還基于Chat GPT4.0模型
第四:GPT可以幫助我們寫常用的編程代碼,比如SQL、Python
比如問它:
現有一張用戶行為表user_log,主要字段如下,記錄了用戶在app上的所有行為日志,即何人user_id在何時event_time進行了什么操作event_id 幫我計算該app每天的訪客數以及每天人均行為次數,分別用sql和python
你服不服?
第五:GPT可以協助、引導我們使用Excel中的常用的函數、透視表以及VBA等
比如問它:
模擬一組數據,幫我輸出excel中條件格式、自定義排序、數據驗證制作下拉菜單、查找引用類函數、文本提取函數等等技能。
怕了嗎?會自我學習應用
最后我們回到主題,相信大家會有自己的判斷,它雖然不能直接替代分析師,然而卻讓很多初級分析師生存空間變得越來愈小,競爭越來越大,更可怕的是它會讓使用它的人變得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