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被裁的程序員,未來有什么方向呢?
做了一份程序員“失業”后的自救方向匯總:
接下來挨個聊聊。
產品經理
都說產品和技術總是相愛相殺,不過產品和技術的關系也是最近的。
無論是產品轉技術,還是技術轉產品,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容易的,很多底層邏輯是互通的。
產品的生命周期比技術更長一點,而技術的平均薪酬要比產品高一點,算是各有優劣,這些年產品轉技術,技術轉產品的都有不少。如果被裁員了,轉到產品茍著也是不錯的選擇。
個人開發者
個人開發者有兩種方式盈利:靠自研產品賺錢和通過外包接單賺錢。
通過自研產品盈利的話需要達到一定的用戶規模和找到正確的盈利方式,雖說任重道遠,但如果規模做大了還是很賺錢的。
外包接單是短平快的賺錢方式,只要完成項目,就拿到相應的報酬。而除了作為程序員失業以后的“候補”副業,外包接單也可以作為一種兼職的補充。
程序員轉行個人開發者,幾乎沒有學習成本和GAP成本,可以無縫切換,但是每個月的接單數量豐儉由人,看個人能力和效率,也要找到一些合適的接單平臺和渠道。
新能源
互聯網這條路走不通了,那就往別的新興行業沖刺。像是當前比較火的新能源和ai方向就開出了高薪搶人。
由于技術底層是互通的,所以互聯網老兵轉新能源/AI行業也是有機會的。
轉向新興行業的優點是可以繼續維持高薪甚至拿到更高的薪水,但是同樣面對的壓力也會更大,要不斷的在新賽道“卷”下去。
創業
身邊還有一些大佬選擇拿著目前的積蓄創業,有做實業的,也有開設互聯網公司的。創業有點像是一把梭哈,大佬能夠做到財富自由,菜鳥或是時運不好,可能賠的連底褲都不剩。
建議沒有家底的人就不要輕易創業了。
國企/事業編制
圖穩定的話,國企/事業編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雖說會經歷一波收入降級,但是起碼穩定,不會有中年失業危機,而且相對來說清閑、穩定。
高校老師
最后,如果對讀書育人感興趣,或是覺得考公考事業編太難,也可以考慮當高校老師或是培訓機構的輔導老師,寒暑假還是很香的。
條條大路通羅馬,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