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LK-99作者發布新視頻,樣本室溫25度懸浮,已有網友估算磁化率
本文經AI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家人們,韓國團隊這邊又整活了!
剛剛,論文作者之一金賢德(Hyun-Tak Kim)放出一段新視頻,展示了懸浮的LK-99樣本。
這是最新的視頻:
這是之前的視頻:
可以看到,視頻中的LK-99樣本呈半均勻的矩形棱柱,與之前論文的這塊有明顯不同。
而且更重要的是,樣本在室溫25.8°C成功懸浮了。
對此,網友驚呼:我勒個去!
也有細心的網友發現:
這似乎不是論文中的樣品,難道他們已經復現了好幾塊?
還有網友質疑視頻拍的不行,直接表示:
這就不是超導體,如果是,簡單傾斜磁鐵就能證明。
網友上手估算磁化率
當然除了一眾驚呼“王德發”和質疑的網友,也有一些網友手癢坐不住,已經上手測算了視頻LK-99樣品的磁化率。
Reddit上的這位老哥,就給出了自己的測試過程。
磁鐵大概1英寸寬,0.25英寸厚(也就是6毫米),假設樣品漂浮在距離磁鐵厚度相同的位置上。
基于樣本大小和浮起的高度,根據網上的磁場計算工具,樣本磁場強度應該在0.2-0.25 T之間。
根據維基百科,這個材料的密度是6.699克/立方厘米,用等效磁能和勢能的方法估算,磁化率約為2.5 x10^-3,
如果用已知的超導體YBCO(鑭釔鋇銅氧化物)來比較,由于其磁化率為-1,所以只需要較小的磁鐵或磁場就能懸浮。
而對于石墨烯來說,作為普通材料其磁化率非常小,大約是-40 x10^-5,所以磁鐵上方的懸浮高度也會很低。
通過對比,視頻樣本材料的磁化率更接近石墨烯,而不是已知超導體YBCO。
按照理想超導體的磁化率-1,最終網友得出結論:
視頻中樣本有較強抗磁性,但不是超導體。
當然,這也只是網友基于視頻做的一個粗略估算,具體情況如何還需等上那么一會兒。
省流:LK-99韓國進展
現在,韓國室溫超導LK-99這件事已經成了一個網絡社會學嵌套事件。
世界各地高校、實驗室抓緊“土法煉丹”,韓國團隊這邊也是drama不斷,不僅被質疑內訌搶諾貝爾,還被韓國學會稱“LK-99常溫超導證據不足”。
總之用一句話就是:
因吹斯汀!
根據時間線,咱們簡單回顧下LK-99韓國團隊的一些情況。
2023年7月22日,一篇名為“首個室溫常壓超導體”的論文出現在了arXiv上,引發巨大討論開始在網上發酵。
2023年7月27日,論文協作者之一金賢德(Hyun-Tak Kim)回應《首個室溫常壓超導體》論文內容有很多缺陷,未經過他的允許情況下就被傳到了arXiv上。
2023年8月1日,韓國團隊在arxiv平臺重新上傳了他們修改后的常溫常壓超導體論文。除了修正格式轉換產生的小錯誤外,還新增了另一個樣本的測試結果。
2023年8月2日,韓國超導學會宣布成立LK-99驗證委員會, 并表示如果Q-center提供樣品,將會進行第二輪驗證。
韓國室溫超導一作李碩裴(Sukbae Lee)表示論文未經允許上傳,而且內容有缺陷,團隊已向arXiv申請撤稿,完善后轉投正規期刊。
2023年8月3日,韓國超導低溫學會(KSSC)沒有拿到樣本,僅根據論文內容得出結論,樣本不存在邁斯納效應,因此不是超導體。
2023年8月4日,論文作者金賢德(Hyun-Tak Kim)提供了一段新視頻,展示了懸浮的LK-99樣本。
除了上面這些官方爆出的消息,還有很多小道消息流傳,比如質疑論文作者是不是錯把抗磁性當做了超導,其意義可遠小于常溫超導。
One More Thing
韓國團隊一作李碩裴(Sukbae Lee)最近接受韓國經濟日報采訪,表示:
團隊目前正在進行LK-99后續研究,很快會出來解釋一切。
并強調已經公開 LK-99的制造方法,一個月后世界各地復現團隊應該就能有所收獲,讓大家拭目以待。
并且,金賢德教授(Hyun-Tak Kim)很快也會對韓國超導低溫學會(KSSC)要求的樣品做出回應。
此外,韓國媒體這邊又爆出新消息。
韓國能源技術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of Energy Technology)已經拿到LK-99超導體樣品,并研究了一個月。
研究所表示目前還處于初期階段,沒有達到向外界公開數據的水平,預計分析還需要6個月左右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