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幻覺擾亂法庭,美國律師被重罰
繼上月曝出律師團隊使用AI編造的“虛假判例”提交法庭引發風波后,美國法律界再曝同類丑聞——印第安納州南區聯邦治安法官馬克·丁斯莫爾上周裁定,律師拉斐爾·拉米雷斯因在多份法律文書中引用AI生成的虛構案例,需繳納1.5萬美元罰款。這一系列事件暴露AI技術濫用對司法嚴謹性的沖擊,也為法律從業者敲響“責任警鐘”。
律師稱“沒想到AI居然會造假”
案件緣起于一場勞資糾紛:工會組織“中中部運營工程師健康與福利基金”指控HoosierVac公司拒絕配合財務審計,拉米雷斯作為該公司代理律師,在2023年10月提交的辯護狀中引用了一則法官無法檢索到的判例。面對質疑,拉米雷斯承認引用錯誤并撤回相關段落,同時向法庭及對方律師致歉。然而,法官隨后對其經手的其他文件展開“徹底審查”,發現另兩份辯護狀中仍存在“虛構判例”。
根據法庭文件,拉米雷斯解釋稱,他此前曾使用AI處理法律事務(如起草協議),但“從未意識到AI可能生成虛假案例及引文”。他聲稱,這些由AI生成的“幻覺引用”包含看似可信的文本摘錄,因此未進一步核實案例真實性。拉米雷斯表示,事后已參加AI法律應用繼續教育課程,并改用“保證不會生成虛構案例”的AI工具。
然而,法官丁斯莫爾對“技術無知”的辯護并不買賬。他在裁決書中指出:“拉米雷斯顯然未對法律條文進行必要的基本調查。即便付出最微小的努力,他也能發現這些AI案例純屬虛構。AI生成內容看似可信,但無法免除律師合理核查的義務。”他最終建議對拉米雷斯處以1.5萬美元罰款,并警告此類行為可能引發更嚴厲處罰。
法官疾呼“謹慎使用AI工具”
此次事件并非孤例。今年1月,一起針對懸浮滑板制造商及沃爾瑪的鋰電池缺陷索賠案中,律師提交的法庭文件引用8個不存在判例。2月,美國地區法官凱利要求涉事律師解釋為何不應受罰。涉事律師承認“未察覺AI生成案例有誤”,并稱此案是“法律界的警示故事”。
上周,法官蘭金(Judge Rankin)對該案律師團隊作出處罰:一名律師被吊銷“臨時執業許可”,禁止參與案件;其余三人分別被罰款1000至3000美元。蘭金強調,AI工具的使用必須符合律師職業道德與職業責任,“換言之,使用人工智能必須輔以人類智慧的執行”。
丁斯莫爾法官在裁決書中特別澄清,其立場“并非否定AI技術價值或禁止律師使用AI”,他本人甚至是“法律科技應用的堅定支持者”。但他將AI比作“電鋸”——雖是有用工具卻具危險性,“使用者必須理解其特性并謹慎操作”。
法律行業技術倫理建設的轉折點
隨著生成式AI在法律檢索、文書起草等場景加速滲透,“虛構判例”爭議持續發酵。支持者認為AI可提升效率,但批評者指出,過度依賴技術可能導致“核查惰性”,危及司法嚴謹性。法律倫理專家指出,類似事件暴露出兩大問題:一是部分從業者對AI技術局限性的認知盲區;二是行業尚未建立AI輔助辦案的標準化審查流程。
“技術革新不能成為失職借口,”一名法律科技研究員表示,“律師需意識到,AI是‘助手’而非‘替代者’,任何技術應用必須置于職業責任的框架之下。”目前,美國多州律師協會已著手制定AI使用指南,要求從業者接受專項培訓,并對AI生成內容進行交叉驗證。這場由“AI幻覺”引發的司法信任危機,或將成為推動法律行業技術倫理建設的關鍵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