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郭可尊:中國未來十年或成世界IT中心
AMD全球高級副總裁、AMD大中華區總裁及AMD全球戰略發展委員會委員郭可尊
3月17日消息,AMD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郭可尊女士兩會期間接受了新華社的采訪,采訪中郭可尊表示,中國是AMD全球唯一的一個最大單一市場,未來十年,可能世界IT中心是在中國,這是AMD希望得更遠的愿景。
采訪全文如下:
主持:非常高興您能參加我們這個訪問,首先第一個問題從02年開始,AMD大中華區的總裁,您從一個科研轉型到一種管理,負責大中華團隊的時候,您當時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郭可尊:其實當時我們在這個行業里面,最大的困難是我們比競爭對手已經晚了十年。就是說在晚了整整十年的情況下,AMD要開始進軍中國市場,下決心要投資這個市場就等于,一切要從一片空白開始。還有一個困難就是我們美國總部當時對中國市場并不是很理解,當我們制定了一個成功的發展一個戰略的時候,如何讓遠隔重洋的總部理解中國市場的情況,尤其是如何能夠適應使得這個市場發展起來,能夠很好的理解這個市場的需要,也是一個非常艱巨的工作。我們當初為此做了非常多的工作。
主持:像您介紹的情況,您當時屬于像臨危授命一樣,是不是壓力很大,對于您來說,最大的壓力在哪些方面。
郭可尊:當時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做成的一個事,但是我們覺得,如果大家認為不可能的事我們就不去做它,將是很遺憾的一件事情。因為雖然當時全球實際就兩家廠商能夠生產計算機的微處理器,但在中國市場,卻只有一家廠商提供的解決方案。中國市場那么大,又在那么高速發展的階段,我覺得如果丟失了一家,會為整個國家的信息化的發展,帶來很多的困難,所以盡管有很多困難,我們仍然認為這是必須要去做的事。所以我當時下決心,要把這件不可能的事情做可能。
主持:從您的角度來講,您接受這個職務以后,你最先做的幾件事情是什么。
郭可尊:首先,我花了很多時間拜會國內的各個計算機廠商,了解他們的需要,最需要的東西是什么,我們如何才能給他提供我們有價值的東西,幫助他們有發展,實現新的增長。第二個事情就是制定符合中國市場特點的發展戰略。我們當時相信中國市場這么大,假如我們能夠制定一個很好的中國市場的發展戰略,就一定能夠把這個事情做成的。所以當時一個是了解市場的需要,第二是制定一個好的戰略,這是我做的兩件很重要的事情。
主持:我了解到在IT業,有很多人把您比喻成IT界的鏗鏘玫瑰,您在整個的行業里面是非常閃耀的一個人物,一個是了解您的職業生涯的轉換過程,這種轉型,在一個跨國企業里,而您又是中國人,這一點讓我們特別自豪。那么您在在整個的過程中,有沒有覺得女性的這個角色給您帶來的一些獨有的優勢?
郭可尊:就我個人而言,我想有兩方面比較獨特的因素成就了我的事業。首先是以前的研究工作:我原來是做科學研究的,在做科研的階段培養了樂于創新的精神和能夠創新的能力,再我后來做管理,以及做企業領導人的時候,這種創新能力的發揮和應用起了很大作用。談到女性,我想女性的優勢也是很明顯的,比如剛才講了進入中國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是不可能成功的一件事,而正因為女性本身具有更強的韌性,我才能夠扛下這個壓力,冷靜的面對這些壓力,再用比較細膩的,細致的思維,慢慢的把這件事情做成。
主持:您在AMD的幾年的職業生涯中,您最堅守的是什么。
郭可尊:我最堅守的是,一定要把我們的客戶作為我們所有工作的中心,因為我很信仰這種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理念,所以我們一定要很好的聆聽我們的客戶需要什么,盡量的用我們有的幫助他們、支持他們,我想把客戶做成功,我自己才能成功,如果你的客戶不成功,企業也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我也不是一個成功的總裁。
主持:這個期待是很好的,可以反過來說,較之您上任之前這樣一個十年的差距,AMD之所以這么短的時間里實現這樣跨越式增長,其實大家都認為您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領導者。
面對這樣很強大的競爭對手,尤其像您說的有一個十年的差距,在短短七年的時間里,AMD的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您覺得在整個滿足客戶需要,整個的經營上,您的策略成功在什么地方?
郭可尊:我覺得策略,一是我們真正把一個企業的發展,企業的戰略,和我們整個國家的戰略的發展結合起來。比如我們中國近年來非常重視推動信息化的發展和科技領域的自主創新,那么我們就把我們在中國的發展和這個結合起來,而因為我們積極融入、參與,因為我們是其中的一個部分,所以中國整個的發展進程也帶動了AMD的成長,AMD從中獲益匪淺。
主持:那么從經營的這個角度上來講呢?
郭可尊:這也是我想說的第二點,就是我們樂于幫助客戶,把這個理念帶到我們的客戶里頭。中國的客戶這幾年都在快速的成長,所以他們很需要真正的理解他們需要,并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東西。我舉個例子,幾年前,城市市場還很繁榮,很多廠商還都集中在城市里做,有一個很大的廠商,很有遠見得準備擴展農村市場,他很需要有一個解決方案,他們的產品能夠滿足農村和偏遠的山區的需求。當時我們就很主動地承諾幫助他們拓展這個市場,我們認為不能只是考慮利潤,寧可不賺錢,也要盡可能滿足他們擴展市場的需要,當時我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令他們非常滿意的方案,后來這個廠商能在四級到六級的市場做的非常出色。這不僅僅對那個企業是非常重要的,對我們也非常重要。正是由于它們的快速成長,我們的解決方案也能夠真正的為中國的市場和中國的普通百姓服務。
主持:您以客戶為中心的想法讓我很受益。就是說中國一直說擴大內需和促進增長,正如您說的,可能并不是完全著眼于利益,有些企業可能也一樣,他們可能會在一些時期將利益弱化,而這其實是一種市場開拓。那么您覺得現在來說,AMD在市場上競爭最大的優勢是什么。
郭可尊:競爭優勢我想應該是對未來需求的預盼吧。我們一直都是最早考慮未來需要些什么技術的公司。就現在而言,我們的競爭力在于:我們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時具有微處理器技術、以及圖形處理器技術的廠商。大家都知道在微處理器這個領域,全世界就兩家能夠提供這個產品,一家是INTEL,一家是AMD,在圖形技術也只有兩家,一家是NAVDIA,一家是AMD,而同時擁有微處理器技術和圖形技術就是我們一家?,F在互聯網和PC的應用,已經完全跟傳統不太一樣,現在的使用非常重視在視覺上的表現,比如像你們媒體的傳播里面需要很多視覺,此外大家還需要在一些家庭娛樂等方面得到更多的視覺享受。所以我們希望通過微處理器技術和圖形技術的融合,開拓出能夠更好滿足這種需求的產品,這樣我們的競爭性將不僅僅表現在這個領域,也會延展到更多更新的領域中去,使用到更多的消費終端產品中去,從大型的到非常精細的領域,都能使大家擁有優越的視頻解決方案。我想未來我們在這個領域一直會保持非常好的競爭優勢。
#p#
主持:AMD接下來的發展戰略是什么。
郭可尊:指的是中國還是全球。
主持:先說中國吧。
郭可尊:我們這幾年在中國取得非常大的成功,很多人都認為AMD在中國創造了一個神話,創造了一個奇跡。正是由于這個成功,也使得AMD整個公司的戰略的中心逐漸轉移到中國市場,這為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帶來很多新的增長點?,F在,我們不再把中國只當做一個營銷的區域。我們認為跨國公司的全球化進程中,中國應該是全球的中心,這個全球中心包括:當地產品的開發。我們現在有非常多的、主要的產品,其實都是在中國開發,中國實驗室做的,甚至未來,我們會有很多產品管理部門的中心會從美國總部遷移到中國。我相信,未來,隨著大量的資源和運營逐漸轉入到國內,我們就能夠更好的幫助中國自主創新,推動中國信息化的發展。
其實我們AMD這幾年也嘗試著做了很多,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在推廣教育信息化,在農村電腦下鄉,以及在一些國家項目上,像一些大的超級計算機的研發等項目中,都積累很多很成功的案例。所以未來我們非??春?,不僅由于中國有這么好的市場機會,同時也因為這里是我們全球唯一的一個最大單一市場,它會帶領我們迎接一個又一個新的增長點。
主持:全球AMD來說,它以前的戰略可能一開始,七年以前也是決定要開始開發中國,而當全球AMD發現中國的市場能做得像現在一樣的時候,全球的策略可能也會有所轉變,您在這個方面,您覺得全球AMD的策略是什么?
郭可尊:現在AMD的全球化里面有很大的業務是來自美國本土之外的,所以整個AMD公司的商業模式也在改,而由于中國市場的帶動,所以它現在用一種很新的觀念來看全球化的發展,而且把中國作為一個全球化的重要中心,那是一個非常大的動作,這是等于戰略性的改變了。對中國區來說,這個時候任務已經不再是一個區域的管理運營,而可能是一個能夠指導全球業務發展的,指揮部和中心。所以今天從IT這個產業來看,很多跨國公司都在進行一系列戰略性的轉移,我認為這些戰略性的轉移將使我們整個中國IT的未來發展也發生很大的轉折和變化,那就是說如果我們看未來十年,可能世界IT中心是在我們中國,這是我們希望得更遠的愿景。
主持:從您的角度來說現在AMD中國經營的策略和模式是怎樣的?
郭可尊:現在策略的模式就是我們從原來的sales office,已經完全轉換成是一個公司的模式,在未來,我認為我們還會逐漸轉變為一個全球的管理中心。比如說我們有一些產品部門、研發部門可能就不再只是個部門,不再只是服務于中國,它可能負責全球的相關業務,包括我們的一些管理人員,可能那時候他們就要負責全球業務,不再只是一個大中華區的。我覺得從產品,技術開發到管理層面,這些現在已經都是超越區域的了,視野已經逐步轉化為全球的視野。
主持:我覺得從您的話里面我感覺到中國由于這個市場的特殊性,包括從前一直到未來,不僅僅是市場,以后還可能會成為一個智慧的一個中心。
郭可尊:對。
主持:那在您在AMD這么一段時間,您怎么看AMD公司的理念?
郭可尊:我們AMD一直推行的就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理念。近幾年,我們把這個理念又做了進一步的延伸和發展,提出了一個叫“融聚未來”的企業理念。這個“融聚未來”,我剛才講的因為我們有計算微處理器技術,加上我們有圖形處理技術,我們希望從產品和技術的層次把它進一步融合,為未來推動信息化、娛樂技術的發展,為數字時代能夠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提供幫助,這是一個。
第二個“融聚未來”的意義,是我們和國家的融合,充分融入到國家的發展中去。我們已經和中國建立了這種戰略的合作,將會在融聚未來這個理念下進一步的發展。
主持:我聽您剛才也說到進入四級、六級城鎮市場,一方面是市場開拓,另外一方面也是企業除了運營,所承載著的社會價值的實現。我自己的心里感到特別溫暖,從您的角度上來講,您作為一個企業的核心或者說指引的人物,您怎么看待企業的這種社會價值的實現。
郭可尊:我覺得一個好的企業它應當要承擔起社會的責任,這個社會責任要超越我們賣給消費者什么東西,比如說我們是做CPU計算機芯片的公司,我們還更注重讓普通的百姓,讓我們的用戶知道怎么用它,并能夠使他用這個東西以后他的發展帶來價值。所以這幾年我們在承擔我們的社會責任,在對整個信息化的推廣下做很多工作:比如在教育上,我們幫助很多偏遠山區建了電子教室,希望那里的孩子可以從小能夠學會用電腦,用這種信息化幫助他們成長。最近幾年,特別在中國政府加大推動農村信息化力度以后,我們積極配合政府,在全國很多省、市建立AMD的農村培訓中心,這個培訓中心就是讓農民不僅是能夠買得起一臺電腦,更注重讓他們知道怎么用,讓他們知道這個東西真的會給他們帶來知識和信息,用信息化幫助他們插上致富的翅膀,希望他們跟我們信息化的時代一起前進。前不久我到貴州一個很偏遠的山區去,那個地方是一個很貧窮的,少數民族積聚的地方,我們資助那里建了個培訓中心,我到那去,看到很多農民在那學習,特別很多茶農,因為連上互聯網,他們了解了很多知識和信息,我們看到這些的時候很興奮。對我們做科研的人,做科技公司來說,我們不僅創造了這個技術,創造了這個產品,還能讓老百姓買得起,更主要是他們真的在用,而且對他們來說,由于應用我們的產品,改善了他們的生活,這是讓我們很興奮的!所以企業的社會責任很重要,并且,我覺得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做,以前所作的其實還僅僅是個開始。
主持:未來有沒有一些新的想法?
郭可尊:未來我們是希望在這塊能夠更好的配合政府部門,像工信部、教育部等等,能夠把我們現在做的好的經驗進一步推廣下去。同時我們還希望為信息化的核心技術,為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方面能夠做更多的事,比如說我們現在到各省市,幫助他們培養很多芯片設計的人才,希望我們的培訓能夠讓當地的設計人才隊伍迅速成長起來,另外也可以幫助他們參與到整個中國的自主創新的大潮中去。我們非常重視培養地方人才的創新能力,也希望進一步推動中國擁有一些核心技術。比如說我們做過的技術轉移這一塊,原來做的X86核心技術轉讓等等,我們希望在有可能的條件下,我們盡量地多做這方面的工作。幫助中國擁有核心技術,培養有創新力的人才,有了這兩個,我相信中國信息化的發展的速度會更快。
主持:那么我們在從一個企業,放大到一個企業和一個行業之間的關系,那您覺得AMD在進入中國這段時間,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那AMD在整個IT的行業中扮演著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郭可尊:我剛才講過,我們是芯片的制造廠商,其實在這個行業里面,我們是處在上游的,像上游的供應商,在這個行業里上游供應商有個很大的責任,就是要幫助產業鏈實現良性的健康的發展。所以作為一個上游廠商,對我們有責任幫助下游廠商成功,而不能把一個上游廠商的資源當做一個可以控制別人的手段,所以AMD一直希望在產業中引入競爭機制,實現公平競爭。AMD一直強調一個上游廠商應該如何幫助下游廠商成功,并把他們的成功作為自己的成功,這是整個行業良性健康發展的需要。在這方面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我們自己感到很自豪。所以今天在中關村你可以看到,很多廠商都已經是有很多不同的選擇,市場上既有Intel CPU的計算機,又有AMD的,用戶在產品上可以有很多選擇,在價格上也可以買到自己希望的高性價比的東西,這就是一個非常良性的市場環境。當然這種環境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市場,然而最大獲益者還是我們的用戶。
主持:那您在AMD這些年中,對中國的IT業的變化有一個什么樣的感受?
郭可尊:我覺得這幾年真的變化非??欤卜浅8吲d。開始我們說我們丟了十年,但是我們開始做以后的這幾年,變化還是非常快速的。我們看到IT業現在逐步走向一個非常成熟的階段,看到我們的客戶高速的成長,現在已經不再只是一個國內的廠商,已經有很多廠商都走向世界,走向全球。我看到這些我們民族品牌的企業在快速的成長,變成一個全球的公司,不再僅僅是一個局部的公司,這點我感覺也是很欣慰的。第三個,我覺得看到很多企業現在真的能夠做出很多在全球有競爭性的產品,這個產品、這個品牌在全球,都受到大家的關注和認可。在IT業我覺得中國的發展非常大,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我覺得現在大家都一致認為,中國是IT業的大國,而且正在從一個大國走向一個強國,這是全球都公認的,都看好的。所以我想我們整個國內IT的未來,就是要從一個大國走向一個強國,是一個長足的過程,要逐漸完成成為一個世界的IT中心的角色轉變。
主持:我覺得聽到您剛才說的,就是您很強調創新這一點,無論是人才,還是企業對客戶服務的需求,我覺得從大國變成一個強國過程中,其實我也感受到您強調的這個創新的重要性,您覺得AMD是通過怎樣一種創新的形式來去滿足客戶的這種需要?
郭可尊:我覺得第一個,我們很關注客戶到底需要什么,其實AMD很得益于這一點的創新,很多技術的廠商,歷史上都有一種很慣有的弊病,就是從來都是我研制什么技術,這就是產品,然后去賣,很少有人認真的聽我們的客戶他們需要什么東西,那我們廠商應該如何把自己創新的東西跟他們的需求聯合起來。而這點正是AMD的成功之處,就因為我們很清楚客戶的需要,比如說在很多年以前,你們都知道,就是當時我們有領先的技術,就是64位,X86跟32位兼容的64位這個技術的誕生,當時對業界整個是一個非常大的轉變,因為過去X86都是集中在32位,我們唯一提出64位技術,所以一個32到64的兼容是個很大的成功,也就是因為這個成功,使得我們從一個行業的追隨者,挑戰者,到最后成為一個領先者。現在我們在繼續保持這個領先的地位,我們在多核的設計上也做了很多創新,讓客戶得到了很多的好處。現在,我剛才講了我們很重視融合,就是把CPU的技術和GPU的技術融合,可以看到今天互聯網在視覺的需求應用是非常廣的,所以我們會提出一個異構CPU這個時代的到來,我們在這方面正在努力嘗試很多創新,希望研制一種最好的產品,通過兩個系統很好的統一,讓我們的客戶從過去只是關心PC的這些技術參數,比如里頭到底裝的什么東西,轉化到真正他們關心這個系統能給我帶來什么,是不是我所需要的。我們現在正在成為一個創新的引導者,推動社會向更新更好地應用PC時代前行。
主持:可能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它必然是想讓它的產品走向市場的,但是就像您說的包括您認為AMD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來傾聽客戶的需求,但是實際上很多企業做不到。我想, AMD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做了很多功課。那么,從您的這個角度來講,當時有沒有一些方法,怎么樣能夠真正知道市場的需求?
郭可尊:我們現在跟客戶有一個非常緊密的關系,我們公司里頭跟我們的下游廠商都是有很多定期的交流,另外我們公司跟客戶有很順暢的溝通渠道,我們有專門負責產品的人跟客戶保持溝通,他們經常會把我們未來要做的一些東西告訴客戶,有他們的反饋以后,我們再回來做一些修改,所以在整個研發這些產品和技術的過程中,客戶的需求就在里面,是完全融合了他們的想法的。現在我們也很重視中國市場的這些反饋,所以我們中國現在也有這種做產品的人。這部分人在中國市場,跟我們國內客戶完全像一個團隊似的,使得他們在很靠近市場和靠近客戶的地方,來完成我們產品的設計研發,這也是非常大的一個轉變。
主持:您剛才說創新是特別重要的,要是按比例講,您覺得創新對于一個企業在這個市場上的影響它能夠占多少的比例?
郭可尊:我覺得創新太重要了,因為這是一個企業要發展的最基本的一個動力。只有擁有一顆創新靈魂的企業,才能不斷地發展;相反,如果沒有創新,企業就會停留在一個地方不能往前走。尤其我們做的這個半導體行業,是一個非常非??焖僮兓?,用戶的需求也是在飛速得變化,所以我們要想符合這些用戶的需求,符合這些發展的需要,就要不斷地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這一切。
去年我們剛剛慶祝了AMD的40歲生日,我想翻開AMD整個40年的歷史史,你去可意看到那完全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也正是得益于我們不斷的堅持,不斷的創新,所以我們從一個追隨者成長為一個行業的挑戰者,最后由于創新,我們有一些產品在競爭中處于了領先的地位,成為一個領導者。一旦成為這些,我們還是要不斷的創新,要不斷的考慮未來,像我們現在考慮的都是未來需要的是什么。
另外,一個企業他一定需要好的創新人才,所以通過技術創新對人才的培養,我自己個人也是很受益。我過去是做科研出身,培養很多創新能力,那這個技術創新培養起來的創新能力,也會幫助這些人才培養,他可能未來就是做管理,或者是企業的領導者,那這個創新能力會進一步推廣到這些企業的成功,所以,創新真的是企業的最基本的生命線。
主持:您剛才其實提到了創新人才對企業的這種重要性,從這個過程中能夠感覺到個人,比如說您是一個企業的領袖,和一個企業,和一個產業,再到國家,這個連帶關系是非常非常密切的,所以有時候覺得能夠感受到作為企業的領導人,我覺得您心里應該是承載著很多對于國家的這種期盼,包括您剛才說的希望,我覺得很多時候都在談及中國的整個產業,包括它以后的這種道路,從企業的角度上來講,顯得特別有胸懷。
郭可尊:謝謝。
主持:最近剛好召開兩會,在兩會的過程中有沒有您特別關注的一些話題?
郭可尊:兩會是非常大的事,我們全中國人民都很關注,由于現在中國整個在全球地位的轉化,所以其實全世界其實都很關注中國的兩會。我們身處這個IT行業,是非常關注中國在未來如何推動這個信息化的整個發展,希望中國的自己的IT行業,有一些自主創新的核心的技術的產生,能夠使中國真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是一個IT的強國,能夠在世界的整個IT的發展進程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我們很關注整個政府的在政策的導向,尤其是我特別關注如何幫助這些信息化產業,培養這些創新的人才,這一塊希望政府能夠出臺一些更好的政策,幫助實現這些人才的誕生。當然,我們是外資企業,我自己還是擔任中關村外資企業協會的會長,所以我也很關心整個中國政府未來對整個對外資企業,對進一步吸引外商的投資,進一步支持他們在中國的發展,整個在政策方面有哪些新的方向。因為我剛才講到,中國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全球中心,扮演一個跨國企業的全球化過程中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很需要政府要有一個非常好的政策,來進一步地吸引他們更快地把一個全球的中心建在中國,能夠對我們中國進一步的信息化的發展發揮一些重要的作用。
主持:您特別注重這個創新的地方,而且其實兩會特別熱的一個話題,就是說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其實對于中國制造現在不管是學界,還是社會各界都對中國制造有一種反思,那么您是不是也很關注這個話題,那么您怎么看從中國的制造到中國的創造?
郭可尊:我覺得中國制造也是一個很自然的一個歷史的發展的過程,當然,我們中國制造現在真的已經走向一個非常成熟的階段,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考慮如何提升到一個中國創造的這個過程。最根本的區別,我覺得中國創造是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它的區別就在這個地方,要能夠有一些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才能夠真正地完成一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過程。我自己覺得我們一定要努力地做這個事,因為我覺得現在應該整個IT界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時間,我們要來發展這一方面,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在融合各方面的資源來幫助把這個非常大的一個任務完成,這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尤其是核心技術,要能夠創新要有獨立自主的這種核心技術,這個需要很多的勞動,很多艱苦奮斗來完成的。
主持:那么從您的角度看,AMD在實踐,其實是一個實踐從中國制造到創造的這樣一個過程,您能不能簡單地給大家舉一兩個例子?
郭可尊:比如說我們剛進入中國的時候,當時我們初期開始就是我們設廠,就很簡單,因為那時候設廠比較容易,所以我當時剛進入中國的時候提出要跟中國建立一種戰略的合作的伙伴關系,使得我們企業不是只是到這邊銷售增長,而是真的是長期承諾在這兒,和這個國家一起發展。當時用什么來表達,最快的就是我們當時在蘇州成立一個我們封裝測試廠,那是非??斓模院髞磉@個廠搬進來,很快他就變成是一個供應全球的一個工廠,做的非常的成功。那這個過程也讓我們美國的總部看到中國的潛力,中國擁有的這種能力,他看到這個。那現在這個階段,我們就提出要把更多的核心設計的東西搬到中國,而且提出中國的戰略需要在自主創新、需要有核心技術,所以我們希望把設計的部分搬進來,而且不完全是AMD自己做,還需要跟中國的合作伙伴一起做,那在跟他們一起合作的過程,幫助中國培養這種創新的能力,在這個芯片設計方面。所以,現在我們下一步的整個考慮,就是沿著這個思路在做。我覺得如果把這個在設計上的合作項目做成的話,會對中國在芯片設計的能力這方面有非常大的推動。
主持:那您最需要政府做的是什么?
郭可尊:我覺得政府來說,最需要做的就是說要對這些,一個當然我們經濟要繼續地保持增長,使得全球對這一塊的整個市場有非常大的信心,覺得中國還是不斷地在成長。第二個,我覺得政府也需要幫助這些跨國的企業,能夠很好地幫助他們成功,而不僅僅限制在只是他們進來了,就讓他們自己去做了,而是應該進一步地能夠給很多的引導和指導,使得他們做的事情可以更好地聯合我們所需要的東西,就是這個過程還是需要政府的一些指導和幫助。
主持:您在AMD職業生涯中最堅守的是什么?
郭可尊:最堅守的是(Make impossible possible)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編輯推薦】